第21章 承接了一桩美差
作者:王云迪   大宋小商圣最新章节     
    陈铭询问郑焕:“我们沿途所见,这些田地都有主人吗?”
    “哎哟,我家公子,这些田全是优质的灌溉田,且都归….”郑焕连忙回应,还抬手指向天空。
    这暗示显而易见,这些土地属于朱姓一族。
    未必是皇帝本人的,但也肯定是皇族成员或皇家庄园的,总之不是普通人敢招惹的。
    “呵,我问的不是地,我说的是路。”陈铭笑着补充。
    郑焕一听,心中稍安,暗想这位公子说话真是让人提心吊胆,但脸上却堆起笑容,回答:“这些路皆是官道,并非私人所有。”
    “官府方面不会有阻碍吧?”
    “公子多虑了,我这工坊接的便是官府的工程,自然无碍。”
    “那么,就得麻烦掌柜先告知官府一声,我们需要借用这些道路,当然不是全部,也不是长时间占用,每隔二三十步,占用几尺即可。”陈铭对郑焕说。
    郑焕听后,心中满是疑惑,这么点地能做何用?难道是拿来玩泥巴?
    当然,心中虽如此想,他却不便直言,当下恭敬领命,前往蓟镇管理衙门协调相关事务。
    陈铭原本以为富家小姐找他来,不过是新股东入资,考察他的能力和水行的专业水平罢了。
    这可真是冷锅里爆豆子——出乎意料。
    他还意外接到了一项大工程!
    既然工程丰厚,自然有许多事情要做,陈铭立即驱马回到工坊旁的小院。
    这里工具齐全,正好可以抓紧时间开始设计。
    刚进小院,看见芝兰打扮成小厮模样,与郑烁在院中侍立。
    “芝兰姐这是?”
    “小姐知道公子做事需要助手,商号那边脱不开身,就让我和郑烁过来帮忙。”芝兰脆声回答。
    “那真是太好了,这样,郑大哥…” 陈铭说道。
    “公子,我们担当不起!我们都比小姐低一辈,按辈分,芝兰姑娘我们都得叫姑姑呢!”郑烁连忙鞠躬道。
    “嗯?规矩这么大?不过不必在意,各论各的。”
    “郑大哥辛苦一下,带着我亲笔信去大王庄,召集水行的兄弟们过来协助…所需人力我已经写在信上了。”陈铭吩咐。
    郑烁领命,立刻动身,跨马疾驰而去……
    陈铭见人员安排妥当,便开始画图。
    这次,陈铭没用鹅毛笔,那东西写字漂亮,画图却不方便。
    只见他取出一支手指粗细的硬木笔,笔触清晰,非常干脆。
    \&公子的智慧犹如诸葛亮再世,这又是什么奇妙之物呢?\&芝兰满心好奇地询问。
    \&此物简单,乃是木条内夹着炭条,不妨称之为炭棒吧。\&陈铭含笑回答。
    芝兰深知目前工场最亟待解决的是水源问题,于是不再多打扰,端上茶水后悄然退下。
    大约两个时辰过去,夕阳西下,陈铭的图纸才终于完成。
    吸取上次绘制巽风水龙图的教训,陈铭不敢再画出完全工业化的设计,毕竟他前世专攻机械,对建筑图并不精通。
    于是这次他参考了大明朝那种略带写实风格的地图绘制方法。
    只见画上的线条如龙蛇飞舞,描绘的是工场至潮白河的山水地形,因为采用了写实手法,一目了然。
    图中河边有个土堆,土堆中竟有个水塘,最令人惊奇的是,从水塘延伸出几条如同长蛇般的管道直通郑家工场。
    郑子菲看完这幅画卷,陷入了深思,但不久后,她露出了笑容。
    那笑容让陈铭觉得整个房间都充满了香气,仿佛春天的花朵都绽放了一般。
    \&铭公子为工场费尽心思,小妹在此致以敬意!\&郑子菲对陈铭正色道。
    \&哎呀,姐姐,你也算是水行的合作伙伴,这不是共享荣光吗?\&陈铭连忙说,不敢接受这位富家千金的礼数。
    \&公子不仅献出飞廉泵这般鬼斧神工的发明,还为我们策划了这远程取水的大计,真是……\&
    \&千万不可如此说!我的就是姐姐的,当然,你的还是你的!\&陈铭闻言挑眉,急忙回应。
    \&呵……公子说话真有意思!\&芝兰在一旁打趣道。
    \&公子这么亲切,不如就认作弟弟如何?\&芝兰歪着头,笑着对他们说。
    \&你这丫头,总爱乱说话!\&郑子菲轻声责备。
    \&姐姐如同神仙般的人物,如此称呼岂不是把自己叫老了?如果不嫌弃,就如母亲一般叫我阿铭吧?\&陈铭对郑子菲提议。
    \&嗯,这个好。\&郑子菲点头赞同,双颊微红。
    三人正交谈间,郑焕匆忙来到小院,满脸喜悦。
    \&禀告小姐,铭公子,县衙和蓟镇的相关机构、卫所都已经打点妥当,我们可以直接借用道路了。\&
    \&太好了!等明天张五爹他们一到,我们就能动工,工场的水源问题就能解决。\&陈铭满怀信心地说。
    次日午后,张五爹和子痴带着十多位水行的木工与郑烁一起来到工场,郑焕、郑烨等人也一同在场。
    陈铭摊开展示图,详细解释了远程取水的原理。
    那个土台其实就是后来常见的水塔,水总是流向低处。
    由于土台的高度与工场地势形成了落差,水自然会顺着管道流过去。
    画上那些如同长蛇的东西,正是由竹木制成的自来水管道。
    不必惊讶,那时已有自来水系统,早在宋代,巴蜀自流井的先民便运用竹木管道输送天然气与盐卤。
    这些管道被称为“笕”或“枧”。它们由竹子或木材制成,外层缠绕竹篾,缝隙间涂抹桐油和石灰,用于连接、加固并防止泄漏。这样的管道,就连天然气和极具腐蚀性的盐卤都能输送,何况清澈的水呢!因此,当陈铭在大王庄提及此事,众人立刻心领神会。
    既然已知其用法,大家对这系统相当熟悉,照猫画虎即可。古代自来水工程的最大挑战在于水塔,或者说如何高效地将水提升至水塔。一旦水塔蓄满,其他步骤就轻而易举了。看过陈铭的图纸,听过他的通俗讲解,众人无不赞叹。
    “公子真乃博学之士!”铭吹子痴如是说。
    “公子的学识深不可测!”郑焕奉上赞美。
    “铭哥,厉害啊!”这质朴的称赞来自张五爹和木工们。
    “不过,有个大问题,这飞廉泵如何快速运转恐怕是个难题吧!”
    一句不合时宜的话打破了热烈的气氛,众人望去,说话的是面红耳赤的技术宅郑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