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吕氏的思考
作者:我是小民   滚烫的精华注入仙女的体内最新章节     
    大明军队的展示让朱高炽对国家有了更深的理解,史书的描述确实过于片面。在前世,他对大明的认知仅停留在专制、落后和封闭上。
    如今看来,大明的武力威猛,国势如日中天,横扫全球似无难题。朱高炽想到此处,笑容愈发灿烂。点将台下,各路兵马展示完毕,恢复原状。此时,一阵疾风拂过,战旗猎猎作响。
    朱高炽踏上几步,点将台设计独特,他站在上面的言语会被放大数倍。“大明的勇士们,你们展示了大明的未来,你们皆是豪杰,去吧,载誉归来!”
    这简洁的言辞瞬间激发了士兵们的激情,他们眼中闪烁着豪情壮志,呐喊声震耳欲聋,仿佛此刻他们的血液都在沸腾。
    看着士兵们的热血被自己点燃,朱高炽内心激荡,恨不得褪去华丽的袍服,与他们并肩作战。
    蓝玉策马立于一旁,凝视着点将台上的身影,不知何故,竟生出一丝共鸣,忘却了彼此的立场差异。
    ……
    东宫内,吕氏坐在窗边,瞥了一眼窗外的青松,随即做出决定。“炆儿过于谨慎,让他去见陛下恐怕不合适,看来得由我亲自出面。”
    于是,她回到内室,让贴身侍女帮她整理装扮。
    坐在镜前,她淡淡妆容,吕氏微微抿嘴,乌黑的长发已盘起,仍是一袭素白的衣裙。
    “陛下不拘小节,生活简朴,我需独自前往。”
    吕氏审视镜中的自己,然后慢慢起身,取了几只白馒头,又带上自家腌制的咸菜,向奉天殿走去。
    “今天陛下会在点将台检阅军队,估计快回来了。陛下最爱咸菜馒头的午餐,用餐时也方便谈话。”
    她边思量边加快步伐,身为皇后的儿媳,自然深知皇上的口味偏好,用食物拉近关系,这一策略屡试不爽。这招也是从马皇后那里学到的,宫中的女子虽多,但都敬重马皇后,皇上崇尚简朴,很大程度上是受马皇后影响。
    亲自烹饪,亲自裁衣,甚至亲自耕田,吕氏对此深思熟虑。当年,正是抓住这一点,她才得以当选太子妃。
    正妃去世后,她能名正言顺地晋升,不仅因为朱允炆的降生,更在于她在宫中机智应对,多方周旋。
    边走边思考,不知不觉已来到奉天殿前。
    “奴婢参见娘娘!”
    见吕氏到来,一位太监立刻迎上前。
    “陛下应刚从校场归来,劳烦公公通报一声。”
    吕氏提起手中的食盒,表明自己的来意。太监先礼貌地微笑,接着露出疑惑的神色。
    \&皇后娘娘可有所不知,陛下已册封燕王世子为宫廷特使,令其代为前往演武场,此刻尚未归来呢。\&
    吕氏闻言,心中骤然一紧,那小子竟获此重权,再任由他如此,还能有什么好结果?
    况且,演武场上尽是真刀真枪的军队,让那小子早早接触,岂非在为他铺路?
    \&不行,我必须阻止这一切。先夫曾言,虽稳居太子之位,无兵权则无法安稳坐拥皇位。\&
    吕氏暗自深呼吸,平息内心的波动。
    \&公公,劳烦通报一声,我有要事需与陛下商议。\&
    太监见吕氏面色异样,眼珠一转,不敢多问,疾步踏入了奉天殿。
    朱元璋一如既往地审阅奏章,听闻太监禀报,心中微震,稍加思索便猜到吕氏的意图。
    \&让她在偏殿等候,我处理完奏章即刻过去。\&
    太监一听,立刻领会了陛下的意思,让人在偏殿等候,恐怕是无意相见了。
    朱元璋见太监消失在殿门口,脸上掠过一丝寒意。他对家人一向和蔼,以往儿媳送食前来,他必定笑容相迎。然而,太子之位未定,为避嫌疑,还是拒之门外为妙。
    朱元璋目光闪烁,旋即重新专注于眼前的奏章。
    \&怎么这么久还没回来!\&
    殿门外,吕氏焦虑等待,食盒中的馒头渐凉,她的心情也随之低落。
    太监揣摩着皇帝的心思,故意拖延了片刻,从柱子后探出头,见吕氏仍停留,只好快步走出。
    吕氏见太监匆忙走近,立刻换上笑容,迎上前去。
    \&娘娘,陛下请你到偏殿稍候,随奴才来吧。\&
    吕氏闻言,心情稍有缓和,至少陛下并未拒绝她,这已是不错的消息。
    太监说完,迅速转身,心中略带恼火,陛下明显不愿见你,为何还不走?
    然而,行进间吕氏渐渐明白了陛下偏殿接见的含义,但她仍存一丝期待,或许陛下只是表面意思?
    一路走来,吕氏思绪纷飞,陛下态度的转变让她愤慨,捏了捏大腿,终让自己平静下来。多年的察言观色告诉她,只要结果达成,过程如何并不重要。
    在冷清的偏殿坐下,望着食盒里冰冷的白馒头,吕氏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名字:朱高炽。
    全因这个可恶的家伙,她今日才会陷入这般困境。无名的燕王世子突然崭露头角,夺走了原本属于她儿子的宠爱。
    吕氏双手紧握成拳,恨意在她脸上翻腾,她把一切归咎于朱高炽。
    “我不能再在这里白白消磨时光了。”
    她猛地站起身,那些棘手的事,既然儿子无法处理,那就由她亲自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