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南江主事是个娃儿
作者:爱吃烧鱼八幺九   丧尸末世,但是在大唐最新章节     
    程暮站在衙门口,看着一脸愤怒的刘东平。
    “你这王八蛋,还舍得回来!”
    刘东平抱着泰乐,几步冲到程暮面前:“你知道我今天有多烦……哎……她怎么了?”
    程暮转过头,看着被两个男人架着,眼眶红的发乌,面如死灰的苏瑾儿,他对刘东平道:“哦,我在青阳找到的。”
    “她怎么了?”刘东平抱着泰乐朝前走:“是受伤了吗?”
    “别管她!”
    程暮拦住刘东平,随后对着跟在刘东平身后的马老大说道:“这衙门里,有地牢吗?”
    马老大用力点头:“有!有地牢。”
    程暮道:“那就把他们几个,丢地牢去!”
    “啊?”刘东平走到程暮面前,抬眉问道:“怎么了?这么严重,还要丢地牢?”
    程暮弯下腰,逗着泰乐,对刘东平说道:“空了和你说。倒是你,怎么样?如今成为一城之主,很好玩吧?”
    “为什么要关我?为什么?”
    苏瑾儿的声音嘶哑。
    然而,还不等程暮说话,马老大便恢复了地痞恶霸的态度。
    “嘿,你这人,我大哥要关你还用想为什么?你们俩愣着干什么?帮忙呀!”
    “哦!来了!”
    两捕快走上前,一人帮着马老大押着苏瑾儿走进衙门。
    另外一人,则带着三个男人紧随其后。
    今日的南江,变化极大。
    以至于许多人都没有外出捡落。
    程暮扭头看了一眼站在衙门前广场的那些人,直起身对刘东平说道:“先进去喝口水,慢慢和你说。”
    ……
    衙门大堂内,程暮坐在县老爷审案的大桌后,心惊胆战的看着在桌上趴着玩的泰乐。
    “这么一个自私自利的货,你带回来干什么?”
    程暮已将自己在青阳的经历告诉了刘东平。
    刘东平站在大堂中央,叉着腰:“你是不是不舍得动手!?”
    “哎哟哟,我的小祖宗,你可小心一点!”程暮将欢脱的泰乐从桌边拉回中心后,对着刘东平道:“怎么?你帮我?”
    刘东平看着程暮。
    良久,小丫头转过身,背对着程暮说道:“算了,要不我去打她一顿吧!”
    “行了行了!”
    程暮说道:“那些人我自然知道怎么处理!现在来说说你的事儿吧?我怎么就王八蛋了?”
    刘东平转过身:“你还知道说!你知不知道我今天都快被烦死了!”
    随后刘东平将自己在南江遇到的问题,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程暮。
    程暮听完,笑道:“哈,我想的果然没错,做个一城之主,真的很麻烦!”
    玩笑开完,他对着刘东平正色道:
    “首先,给城里的老弱妇孺发一顿口粮,这安排就不妥当。”
    “为什么?”
    程暮又将泰乐从桌边拉回中心,道:“你给他们发了,那其他人会怎么想?这世间所有矛盾几乎都是从三个字‘不公平’开始的,你给老弱妇孺发了口粮,那么其他人就会觉得不公平。”
    “那怎么办?”刘东平似乎也察觉到了这个问题,对着程暮说道:“我刚才看见马老大已经让人担着半担麦面出去了!”
    程暮道:“这不用着急,晚上再给其他人补上就行。一顿口粮也不多,你清点了衙门库房之后,不是说库里的粮食足够南江人吃上四天的吗?”
    “是!”刘东平点点头:“那东门的大火呢?”
    “这事儿你还要问我?叫人灭了呗!”
    “好吧!那换物的事情呢?”
    程暮皱眉道:“换物这种事,以后就别做了。如今库里的东西已经没多少了,要是还和以前一样,拿衣服这些就能换点粮食,倒最后没换的了,城内有些人依然会闹事。”
    “对!对!是这个道理。”
    程暮道:“你不是说有一位捕头给你看过南江百姓的名录吗?在哪儿?”
    “哦,在这儿!”
    刘东平走到大堂书案前,从里面抽出一本线装书,翻开之后对着程暮说道:“你是不晓得!我今天差点死在这儿,柳捕头真是一个人一个人的给我介绍,说名字,说他们以前是干啥的,年纪多大!”
    听见刘东平的话,程暮挑眉道:“那不是挺好的吗?城里的所有百姓名录……哎……不对!”
    程暮发现了事情的华点,问道:“这名录上还记录着所有人活尸出现之前的工作?我记得我们进城的时候,没人问过我们呀!”
    刘东平道:“柳捕头知道呀!这人还真是个捕头呀,挨家挨户的问,然后记录呀!”
    随后刘东平按照书册上的名录,和程暮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南江城的情况。
    现在南江城内共有九百七十二人。
    其中男性有七百零二,女性二百七十。
    在这近千数人中,年纪在十二岁以下的二十人不到。
    五十岁以上的,不到百数。
    听到这儿,程暮微微点头。
    唐朝,作为华夏历史上最辉煌的王朝之一,共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程暮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根据对5100个确认为唐代的墓志铭进行统计,其平均寿命为59.3岁。
    同时,根据《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考,夏、商时期人平均寿命为18岁,周、秦大约为20岁,汉代22岁,唐代27岁。
    因此,当程暮听见刘东平特意提起五十岁以上的百姓数量时,他并没有太过惊讶。
    在程暮所生活的时代,五十岁可能人生才走过五分之三。
    而在大唐,五十岁已经能算作人生暮年。
    毕竟“五十而知天命”。
    程暮用手指关节敲着书案,道:“那你就这般安排。将全城百姓分为十组,老人和小孩混为一组,其他人按百人一组,分为九组。每组每日的工作都不一样。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解决吃什么,安排五组人,每日外出挖野芋头、抓野兔、网鱼,不过一定要告诉他们,这些东西要活的,要能够在城里养起来的!”
    “然后,再让三组人,在城内码头一线,弄出些塘子和湿地,把野芋头和抓来的鱼都养起来。然后城内的空屋,找出几间来养兔。老人和孩童,就负责照看喂食这些事吧。”
    “另外一组人,就每日在城内巡逻守护,守城巡逻组每日一换,不能让一组人独享。然后城内人的口粮,由衙门统一发放……嗯……外出组的想要拿到足额的口粮,就必须找到足额的东西,至于这个额是多少,你就和马老大还有柳捕头他们商量吧。”
    “哎……不是?”
    站在书案前的刘东平双手叉腰:“你让我来安排?那你干啥?”
    程暮抱起泰乐,道:“我要出去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