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人嘛,谁没几个亲信。
作者:活出第二世   大明:被剧透的老朱,一统全球!最新章节     
    难道,你不想试试自己的智谋吗。”
    李景隆的眼神闪烁,似乎在玩味着苏铭的反应。
    而苏铭,面对他的质疑,嘴角勾起一丝微妙的弧度,仿佛在说:“不相信吗。”
    “呵呵呵……”李景隆放声大笑,笑声中带着几分自得,仿佛在嘲讽朱棣的不堪一击。
    然而,老朱的眼神却瞬间变得犀利,不满于李景隆在自己面前的轻浮。
    笑声嘎然而止,李景隆立刻收敛笑容,尴尬地看向老朱,辩解道:“陛下,我只是觉得苏先生的故事太过离奇,实在难以置信。
    朱棣怎么可能有如此实力?这一定是夸大其词,想吓唬我们。”
    苏铭微微挑眉,嘴角挂着一丝淡淡的冷笑,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利用这个误会。
    他明白,此刻正是朱允炆削藩的关键时刻,各地藩王的日子并不好过,朱棣更是处在严密监控之下。
    北平燕王府内外,恐怕早已是危机四伏。
    老朱沉声道:“李景隆,你笑什么?难道你觉得朱棣不堪一击。”
    李景隆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急忙解释道:“我只是觉得苏先生的故事过于夸张,实在无法相信。
    燕王府的情况,据我所知,朝廷已经加强了控制,燕王的军权也被剥夺,而且……据说他精神状态有些问题。”
    听到这里,老朱的眼眸骤然收缩,心中那份不安愈发强烈。
    他知道,苏铭的话虽然荒诞,但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的阴谋。
    老朱深感自豪,毕竟那是他亲手播下的种子。
    他坚毅如磐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然而,命运的剧变令他瞠目结舌——朱允炆,那头狡猾的野兽,先是企图扼杀朱柏,旋即将朱棣推向疯狂的深渊。
    李景隆的神色满是不安与愧疚,偷偷瞄向老朱,只见他面色阴郁,仿佛雷云压顶。
    “我也是听闻……”他轻声低语,“朱棣如同一头狂奔的野猪,整日在市井间游荡,无视礼法,甚至当众亵渎女子,其行径令人发指。”
    瞬间,老朱内心如遭雷击,大明的未来似乎在他眼前崩塌。
    他的心脏剧烈跳动,犹如惊涛骇浪。
    曾期待朱棣能有所建树,却换来如此不堪的现实。
    老朱身躯摇晃,朱标惊愕之余,仍保持一丝镇定,连忙扶持住他。
    老朱的气息紊乱,如牛喘般粗重,仿佛预示着大明即将面临灭顶之灾。
    “父亲,您保重,老四不会有事的。”
    朱标眼中闪过求助的光芒,转向苏铭,“先生,您得想想办法,否则……”
    李景隆此刻惶恐不安,意识到局势危急。
    若真让老皇帝受此打击,后果不堪设想。
    今日的遭遇太过匪夷所思,重生的洪武和兴宗,这样的传奇如何让人置信?
    老朱毕竟是硬汉,稍作调整,他紧握牙关,目光转向苏铭,期待他的解答。
    朱标洞察父亲的期待,连忙问道:“先生,真的……朱棣已经疯了。”
    “并非如此。”
    苏铭坦诚直言,“他是在伪装,借猪食与街头调戏以混淆视听。
    毕竟,永乐帝并非圣贤,好色之心昭然若揭。”
    “他或许有意为之,以此挑起人们的怒火。”
    苏铭继续道,“永乐盛世并非偶然,而是他精心设计的表演。”
    李景隆闻言一震,难以接受:“这怎么可能?你没见过朱棣,怎敢断言。”
    “北平的官报每日详述,朱棣的行为确凿无疑。”
    苏铭坚定地说,“他公开凌辱良家女子,甚至与猪共餐,这些都是实情。”
    “别被他的狡猾蒙蔽,李景隆,你难道不想战胜他。”
    苏铭步步紧逼,“我透露这些,是希望你能够挖掘自己的潜力,证明你的实力。”
    李景隆闻言,脸庞扭曲,仿佛遭受无情鞭挞。
    老朱和朱标对视一眼,心中忧虑加深,苏铭的直白揭示,是否会成为压垮朱棣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朱棣真的败局已定,那么……
    朱帝的期待仿佛悬在半空中,全然依赖于朱棣的抉择。
    他凝视着苏铭,心中的忧虑如潮水般涌动。
    原本欲言又止,但顾虑重重的他最终选择了沉默,只留下一句:“苏卿,皇四子究竟如何?真疯抑或假象。”
    朱标同样焦虑,目光紧盯着苏铭,尽管心中纠结,但他仍不愿看到朱棣遭遇不幸。
    然而,现实的矛盾如同两股力量拉扯,朱标内心痛苦不堪。
    苏铭嘴角轻扬,犹如一缕春风拂过冬日湖面。
    “陛下无需担忧,实乃虚惊一场,他说的京城皆为幻象。”
    朱帝闻言,如释重负,旋即又陷入更深的忧虑:“但若此事落入允炆耳中……”
    “陛下,实不应将此事告知李景隆。”
    苏铭的话语如针,刺破了朱帝的不安,“一旦允炆察觉,皇四子恐难逃厄运。”
    朱标听到“鳖孙”之词,尴尬地侧目,身为朱允炆的父亲,他的内心五味杂陈。
    朱棣的未来,朱允炆的指望,都让他心力交瘁。
    “苏铭,但愿皇四子无恙。”
    朱标恳求道,“此事还是少提为妙,以免波及他的天命。”
    然而,苏铭却从容不迫:“陛下放心,此事自有其解决之道。”
    朱帝急切地在原地转圈,他的关心超越了血缘的界限。
    “你以为,朝中无人会助皇四子一臂之力。”
    苏铭的话犹如暗夜中的曙光,点亮了他的希望。
    “王景弘,”苏铭缓缓吐出一个名字,瞬间,朱帝和朱标的眼中闪过惊讶的火花。
    那个平日里温文尔雅的王景弘,竟是朱棣的密使?这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仿佛一颗深藏的炸弹,悄然在宫廷中爆炸。
    苏铭悠然自得,无视朱棣和朱标的审视,嘴角勾起一抹狡黠:“朱棣对宦官可是出了名的厚待。”
    “他朱棣驾崩后,朱允炆对那些宫廷侍从可就没那么客气了,口口声声要遵循祖训,竟遣散了不少。”
    “他说是为了节俭,但其实是借此向世人宣告皇权更迭。”
    “文臣的建议更是雪上加霜,那些太监们的生存之路可谓风雨飘摇。”
    朱棣的举措逐渐显现出对比,他似乎早有预谋。
    “人嘛,谁没几个亲信。”
    他得意地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