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宫斗不如做太后29
作者:醉时眠   莫慌,霸总和系统跟我一起穿了!最新章节     
    姜芙一点儿都不意外。
    看来,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就快出生了。
    怪不得性情如此暴虐,原来还在娘肚子里的时候就这么能折腾。
    听说安嫔都快去了半条命,吐到喉咙出血。
    但太医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说等孩子生下来就好了。
    姜芙的宗旨是,她不会主动对腹中的胎儿出手,不过要是有人主动作死,她绝不惯着。
    她现在更在意的是北边的局势。
    一过九月,瓦剌人的确有几小股部队南下,抢夺粮草。
    但因为人数不多,进攻不成气候,加上边境驻军足够警觉,他们并没有讨到什么好处。
    差不多每年秋冬,瓦剌都会时不时地这么刺探一下。
    姜芙最担心的还是文成。
    幸而,尽管双方摩擦频频,终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这就不得不感慨一句,多亏内乱已平,暴徒流民皆被镇压,受灾地区也都恢复了生产生活。
    特别是受灾最严重的几个郡县,朝廷重新派了官员,他们收拢流民,积极开展自救,当地的不少富豪乡绅也纷纷捐粮捐钱,情况逐渐稳定下来。
    瓦剌各部原本蠢蠢欲动,准备挥师南下,只是太师脱花极力阻止。
    他认为,展开小范围掠夺可以,但发动大范围战争需要一个最佳时机。
    因为脱花是前大汗最喜爱的一个儿子,所以他在其父死后顺利继位,在各部之间也很有威望。
    这个最佳时机,很快来了。
    自皇帝派了天使,当面申斥了文成之后,文成就一蹶不振,镇日饮酒。
    甚至为了享乐,他连军中主帐也不肯住了,跑到距离驻军三十多里外的一个小城,从城里富户手中买了一处宅子,还养了一群乐伎和伶人。
    一开始,文成只是每隔几天才来小住一晚。
    对于行军之人,骑马往返几十里路并不算什么。
    但因为瓦剌这几个月只进行小小的骚扰,并无大的进攻,文成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
    冬至那天,他一过中午便离开军营,回到自己的私宅里,呼朋唤友,饮酒作乐。
    在古代,素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冬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和节日。
    这天,军营驻地特地杀了好多羊,炖了羊肉汤,每个士兵都能领到一大碗。
    大家吃完了热乎乎的羊肉汤,虽然没有酒,但依旧十分高兴。
    夜半时分,脱花亲自率一群亲卫偷袭了营地。
    有人突围成功,九死一生将消息送到城里。
    文成和他的将领们刚歇下,众人被叫醒的时候,一个个满嘴酒气,睡眼惺忪。
    等他们穿好甲胄,摇摇晃晃地准备上马迎战,脱花的手下已经兵临城下,顺势连这座小城都占了下来。
    文成带人仓促脱离。
    他的五万驻军近三分之二被俘,其余被杀,文成带着三千兵马逃到了昌兰城外。
    昌兰城,乃北方重要的军事据点之一,由赵老将军亲自镇守,地形险峻,易守难攻。
    脱花放弃了这块硬骨头,他没再追击文成,而是一把火烧了小城。
    大火熊熊,百姓仓惶逃窜,又被脱花的部下们随意宰杀,甚至做了军粮。
    等消息传回京城,朝野震动。
    有年迈老臣泪流满面,当场悲愤咒骂:“文成竖子!此人早已不复当年英勇!实在可恨,该杀!”
    其他人尽管畏惧文家的势力,然而文成这一次实在离谱,众人即便缄默不语,也无人替他求情。
    皇帝大怒,连戴罪立功的机会都不打算给。
    “叫他给朕马上滚回来!去,宣朕旨意,加封赵老将军为太傅,其子赵韶为太子太保,接手文成的兵马,守住昌兰城!”
    太傅和太子太保都是虚职,算是一种荣誉称号,是皇帝和朝廷对赵家军的一种肯定。
    哪怕现在连太子的影儿都没见到,也不耽误皇帝封赏。
    皇帝甚至一时头热,想要御驾亲征。
    他早就听说过脱花的大名。
    据说此人年少时曾跟随汉人读书习字,与那些蛮子不同,很擅长学习汉人的文化和知识。
    在用兵上,脱花也非常讲究诡道。
    这个人,不能将其视为普通的蛮夷。
    结果,皇帝刚刚露出那么一点点的意思,满朝大臣就连忙跪倒在地,磕头劝阻。
    “陛下,万万不可!”
    “千金之躯坐不垂堂,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皇帝很想说,他是真龙天子,有上天庇佑,之前自己过生日,老天爷还特地下雨了呢!
    反正就好像忘了之前还大旱了好几个月,各地揭竿而起。
    也没人敢提醒他。
    不过郎轶敢。
    郎轶直接上前:“御驾亲征无非是想要鼓舞前线的士气,陛下可效仿尧舜,派宗室前往边地,代行天子之政。”
    于是,没比皇帝小几岁的晋王就这么被派了出去。
    皇帝催得急,晋王当天便和天使一起离京。
    晋王世子没能送老子出城,因为他病了,病得很严重。
    一开始是心病,太医给看过了,说是因惊惧而引起的心悸、气短,目瞪不瞬,忧惧不宁。
    能不病嘛,那些杀手是他花高价去请的啊!
    现在郎轶活得好好的,晋王世子怀疑自己说不得哪天就会暴毙。
    以郎轶的心性,给他个全尸都够呛。
    所以,即便郎轶还没做什么,晋王世子就快自己把自己吓死了,活活效仿了汉惠帝、宋光宗等人。
    由此可见,人吓人还是能吓死人的。
    姜芙并不知道晋王府和郎轶结了梁子。
    她还挺纳闷儿,不知道晋王哪里得罪了郎轶,竟摊上这么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活。
    去前线督军,搞不好可能死在敌人的手里。
    就算打了大胜仗,得到了将士们的敬重,百姓的口碑,万一引来皇帝的嫉妒,早晚也会没命。
    你一个王爷的名声比皇帝还好,尤其皇帝至今还没有儿子,你想啥呢?
    打仗需要粮草,北方因旱灾影响,自顾不暇,根本筹措不出。
    郎轶将目光调转到了南方。
    江淮原本就是鱼米之乡,蜀地又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荆州依水而立,从古至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南方文气更盛,别说官宦人家,就算小富之家也会努力供养几个读书种子,以期改换门庭。
    于是,郎轶直接拿出国子监入学名额,来和江南大族谈判。
    这些大族都是当初胡人乱华的时候,被迫南渡的,当时也都死伤无数,又经过几百年的繁衍建设,业已恢复了荣耀。
    只要他们愿意出钱出粮,此战胜算倍增。
    皇帝和郎轶在书房里说了小半个时辰,当晚,皇帝特地来了坤宁宫。
    今天既不是初一又不是十五,等姜芙听到消息,皇帝都快走到门口了。
    她慌忙接驾:“不知陛下驾到,臣妾有失远迎,还望陛下恕罪。”
    说着,姜芙借着行礼,悄悄舔了一下嘴。
    她刚才正喝奶茶呢,天儿冷了,加了各种小料的热奶茶真是不要太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