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真千金的荣华路16
作者:醉时眠   莫慌,霸总和系统跟我一起穿了!最新章节     
    除了对胡人的恨意,如今姜魁又有了新的打算。
    深山藏虎豹,乱世出英雄。
    如今各地都还不算太平,连皇帝在前几年都御驾亲征过,在边境更是战争不断,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自己虽然也能写会算,但想通过科举做官,那是做梦。
    没看县里那些头发都白了的老秀才,考到孙子都启蒙了,自己还没中举呢!
    武将则大大不同。
    不看家世,不考书本,只要你能上阵杀敌,熬上几年,总能升上去。
    如果在军中遇到贵人,愿意提携你,那就更好了。
    姜魁自认不算蠢笨。
    这几年做生意,南来的北往的也和不少人打过交道,或许真的有人慧眼识才,觉得自己不错?
    到那个时候,管他什么伯府侯府的,再想任意摆弄他们一家,也得掂量掂量!
    他越想越激动,两手都握成了拳头。
    姜芙适时地鼓励他:“哥,你留在县里就太耽误了,家里有我,你去外面闯闯吧。只一样,你千万记得……”
    她正色,叮嘱道:“家里不需要你拿命去搏,什么都比不上你好好的。”
    还真怕姜魁一个鸡血上头,为了立功,连命都不要了。
    姜魁稍微冷静下来,他点头应道:“你说得对,我得留着我这条命,不光孝敬爹娘,还得保护妹妹不受欺负。”
    两个人在外面又逗留了一会儿,这才回家。
    看到姜芙手里拿着零食,知道是姜魁带她出去玩了,姜老实和邱氏都没起疑。
    只是之后两天,姜魁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劈柴的时候,一个慌神,砸到了手。
    邱氏被吓坏了,连忙用手帕按住伤口。
    幸好家里还有金疮药。
    姜芙洗了伤口,赶紧给姜魁涂上,终于止住了血。
    “你这孩子,到底在想啥?早上吃饭的时候就愣神,把个空碗往嘴里放,我还以为你犯困。”
    邱氏搡了搡高大的姜魁,心疼不已。
    姜魁任由她动作,表情木呆呆的,似乎也不觉得疼。
    听说儿子不对劲儿,姜老实也早早就关了铺子,急急赶回家里。
    “娘是妇道人家,没见识,你有啥想不开的,和你爹好好唠唠,啊?”
    邱氏焦心不已。
    儿子虽然不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到底养了这么多年,她早就把姜魁当成亲的。
    话音刚落,姜魁已经一下子跪在地上,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
    “爹娘,儿子不孝,儿子想……想投军,想去北峡关!”
    院子里静得吓人。
    就连三岁小孩都知道,北峡关是天堑,也极其险要,是我朝门户。
    一旦北峡关被破,胡人就可以一路长驱直下,甚至杀到京城,天子脚下。
    驻守在北峡关的将领可以战死,但绝不会后退半步。
    邱氏率先哭出声:“娘、娘舍不得你……”
    她似乎又觉得这样不对,赶紧捂住了脸,不敢放声大哭。
    姜老实那张满是沟壑,被岁月风霜侵蚀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丝不属于他的豪迈之色。
    “我儿是条汉子!”
    他哑声道。
    “若是爹再年轻个十岁,也和你一起去!”
    姜老实拍了拍姜魁的肩膀,把他从地上拉了起来,亲手给儿子掸了掸裤腿上的灰。
    “去吧,到了战场上,千万机灵一些,受伤不怕,但得留着命回来,你娘和你妹妹都指望你呢!家里有你老子我,用不着你担心,能多杀胡人,那就是光宗耀祖了。”
    活了半辈子,姜老实似乎都没有一口气说过这么多话。
    但他的双眼却比任何时候都亮。
    姜芙搀扶着邱氏,让她依偎着自己,同时也低声安慰她。
    既然决定要走,那就趁早。
    待落了雪,赶路就难上加难。
    而且,越是这个时节,就越要提防胡人偷袭,北峡关如今正是紧迫之时。
    姜魁天生神力,又有多年山林捕猎经验。
    放在现代,绝对适合单兵作战,在姜芙看来,已经初具特种兵雏形。
    所以,她告诉姜魁,找机会直奔大营,找到爱才惜才的将领,直接展示他的能耐。
    可别傻傻地真的从小兵做起。
    那些官家子弟即便被送去军营历练,也会有一群士兵护卫什么的保护安全。
    刀剑无眼,谨慎总是好的。
    邱氏熬了几夜,带着姜芙、小丫和灶上婆子一起,准备了好多饼子和肉干。
    又拿出家里攒的好皮毛,赶制了一套皮袄皮裤皮靴,都给姜魁置办妥帖。
    除了随身带的银锭,姜芙还把银票分别缝在几件不同的贴身衣服里,把具体位置挨个跟姜魁说了一遍。
    “该花就花,千万别俭省。穷家富路。”
    就连姜老实都没有拦着姜芙,反而这么叮嘱姜魁。
    在一个干冷的清晨,天有些阴,姜魁牵着刚买来的马,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家。
    姜老实和邱氏都没去送他,可能是过不去心里那关。
    打仗总会死人,如果姜魁有个好歹,他们会自责到死。
    姜芙带着穿上新棉衣的小丫,在门口站了很久。
    “小姐,别难过,少爷那么厉害,谁都伤不了他。”
    小丫吸了吸鼻子,忍不住又去摸了摸自己的手腕,今年没长冻疮,真好。
    她活到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穿这么暖和,合身的衣服,再也不用捡别人的旧衣裳。
    “嗯,我知道。”
    姜芙望了望头顶那几枝光秃秃的树杈,忽然开口问道:“小丫,你想去京城吗?”
    小丫的老家在南方,万松县已经是她去过的最北的地方。
    “京城?”
    她连想都不敢想。
    “别看我们这里离京城不远,但京城和万松县天差地别,有许许多多这里没有的东西。”
    姜芙逗着小丫:“光好吃的就不知道有多少,到时候你吃都吃不过来。”
    小丫一脸向往。
    吃都吃不过来的好吃的,那得是多少啊,一定比梦里的还多!
    姜魁走后,姜老实夫妇消沉了几天。
    但随着年关将近,他们重又振奋了精神。
    儿子虽然走了,但这是女儿在家过的第一个年,必须要好好准备。
    鸡鸭鱼肉的,自不必多说。
    杂货铺的生意,也因为到了年终腊月而异常火爆,甭管有钱没钱,总要置办一些东西。
    连姜芙和小丫都要在铺子里帮忙。
    一直忙到腊月二十二,作为一家之主的姜老实才一锤定音:“放假!一年到头了,好好歇上个把月的!”
    给小伙计包了月例和红封,一家人关了店铺,高高兴兴回家。
    不料,转天一早,一队王府亲兵敲响姜家大门。
    巷子里的邻居一个个都躲在门后偷看,心里合计这姜家咋回事,从伯府到侯府再到王府,净惹不敢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