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危机四伏(上)
作者:惠子521   大明:皇兄,你的江山我来守!最新章节     
    锦州城。
    女真已经围城半个月多了,锦州城约三丈高的城墙满是坑洼,城墙上挂着数百颗头颅,面目狰狞,有的血液已经干涸,有的还在渗血,看上去十分可怕。
    并不宽敞的城墙上,架起了几个大锅,黑烟滚滚,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尽管士兵们都捂住口鼻,但仍有人脸色苍白,呕吐不止。
    今天已经是三月二十七日,倾巢而出的女真已经围困锦州城半月有余,攻势越来越猛烈。
    辽东巡抚毕自肃身披铠甲,站在城墙上,皮肤黝黑,魁梧的身材完全掩盖了他“进士及第”的文官身份,反而更像是一位久经沙场的武将。“满总兵。”他专注地看着城外那片让人胆寒的黑色军营,嗓音沙哑地在城楼上响起:“这两天的攻城战,女真鞑子应该已经把搜刮来的流民百姓消耗得差不多了吧。”
    可能是连续几日没有好好休息,加上不断大声呼喊,毕自肃的声音不仅沙哑,还带着些微的干涩,听起来十分刺耳。闻言,身旁的文官们都转头看向满脸严肃、身穿铠甲的满桂,关心之情溢于言表。
    “督抚大人说得没错。”满桂沉默片刻,最终还是犹豫地点点头,脸上的忧虑更加深重。最近几天,城外的女真鞑子仿佛发狂一般,带着各地搜罗来的流民百姓疯狂攻城。虽然这些衣衫破烂的流民无法对锦州城构成实质性威胁,但也消耗了不少城内的火药,而且城墙外的土堆越积越高,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一人之高。城墙上那些疯疯癫癫的人头,就是这两天偶尔发起攻击的女真鞑子留下的痕迹。
    更关键的是,女真鞑子珍视的盾车和云梯大部分还未投入战斗,只是冷冰冰地堆放在几里外的营地里。这无形中给毕自肃等人带来了更大的压力。除了女真鞑子,还有少数人头看起来像是普通的汉人,只是血迹已经干涸,脸上多是恐惧和不甘。这些人大多是城中的女真内奸和叛乱分子,被毕自肃事先部署好的命令处决,然后将他们的头颅悬挂在锦州城墙上,以此警告城中的军民百姓。
    “督抚大人不必惊慌。”听到周围低语议论,满桂再次开口,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希望能平息大家的不安:“现在锦州城内外一心,朝廷也知道了锦州的困境,相信援军很快就会到达。”说完,毕自肃露出无奈的微笑,摇摇头,没有发表更多意见。
    就在三天前,本来就危机四伏的锦州城又收到了一个让人寒心的消息,原本消失的数千女真八旗突然出现在城外,瞬间让女真鞑子原本稀疏的军阵变得充实起来。毕自肃等人清楚,这些女真鞑子就是之前在锦州城外耀武扬威,直扑宁远的那批。尽管不清楚原因,但他们突然从宁远返回锦州城外,且毫发无损,可见宁远城内的将领家族并未采取行动。
    \&总督,或许事情并未到绝望的地步。\&
    \&女真鞑靼肯定不会无缘无故撤军,想必朝廷已经有了应对之策,这才让宁远城外的鞑靼返回了锦州。\&
    相较于满桂的轻浮,旁边的赵率教显得更为\&老练稳重\&。他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谨慎地说道。
    这些女真鞑靼一向傲慢自大,如果不是在宁远城外遭遇了\&阻碍\&,怎会狼狈地退回锦州?
    \&左都督所言极是。\&
    \&朝廷必定不会坐视我们锦州被围。\&
    \&想必增援的军队已经在路上了...\&
    赵率教的言论极大地安抚了城头上人们紧张的情绪,许多人都露出期待的神色,纷纷发言。
    辽东巡抚毕自肃闻言也微微点头,他同样认为城外的女真鞑靼不会无故撤军,宁远那边可能发生了变故。
    然而,无论怎么推测,宁远的援军至今未有动静,反而锦州城外又突然多了数千装备精良、养精蓄锐的女真鞑靼,他肩上的责任更加沉重了。
    \&总督,女真鞑靼的回回炮在前几天的攻击中已被摧毁殆尽,城中的勇士们都已见识过血战,就算女真鞑靼全力攻打,我们锦州也有抵抗之力。\&
    见周围低落的气氛稍有缓解,尤世禄立刻上前一步,趁热打铁地说。
    自从老酋长努尔哈赤的时代起,建州女真就不擅长攻城,主要依靠的是回回炮、盾车、云梯以及悍不畏死的女真鞑靼...
    回顾朝廷在辽东失去的众多重镇,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女真鞑靼在城中有内应,内外夹击之下才被攻克。
    负责任地说,如果没有那些忘本的汉奸从中作梗,恐怕女真人现在还被困在深山老林的赫图阿拉,何谈兵临城下。
    \&尤参将所言有理。\&
    毕自肃朝着身边的将领轻轻点头,他的目光重新坚定了起来。他承受着天子的恩典,在危难之际被任命整治辽东,自然应当为君分忧。
    如果真的无法挽回,他也不可能屈身从敌。
    看着周围那一张张满是惊疑但又严肃的脸庞,毕自肃微微点头,如果大明的士兵都能如此,辽东的局面又怎么会如此严峻。
    只是,不知道这些熟悉的或是陌生的面孔到最后还能剩下多少,或者全部为国捐躯?
    \&传我军令,整军备战。\&
    不久,毕自肃冷峻的声音在锦州城头响起,他坚定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的黑色营帐,双手不自觉地紧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