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叛乱
作者:惠子521   大明:皇兄,你的江山我来守!最新章节     
    仅仅片刻,神枢营参将周遇吉立刻警觉,迅速抽出腰间长刀,向帐中惊慌失措的将领们喝道:“随我平乱!”
    话音刚落,他不等他人回应,径直冲出营帐,奔向火光冲天的方向。
    转瞬之间,广阔的营地已人潮汹涌,只见几个人站在高台上,疯狂地挥舞着手臂。
    由于营地嘈杂且相隔一段距离,周遇吉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但料想无非是煽动人心的言辞。
    “孙应元,传达我军令,立刻召回士兵。”
    望着陷入混乱的营地,周遇吉倒吸一口冷气,连忙吩咐旁边的副将,接着不待回应,又补充道:“散播恐慌者,格杀勿论!”
    自古以来,军队哗变往往是首恶煽动,众人响应。尽早控制“祸首”,才能更快平息动乱。
    孙应元,身为神枢营右掖把司,闻言一怔。现在士兵们人心惶惶,主帅不先安抚,反而采取强硬措施,难道不怕事态扩大?军营哗变可不是儿戏。
    然而,看到周遇吉一脸严肃,不像是开玩笑,他只好重重点头,躬身领命:“末将遵命。”
    看着孙应元背影消失,周遇吉连忙转过身,对着紧跟在后的校尉们吩咐,命令立刻封闭营门,并且多点起几盏灯火。
    他要亲眼见识,是谁在军中口出狂言,动摇军心。
    ...
    \&立即封闭营门!\&
    周遇吉,这位神机营的参将,并未急着扑灭火光熊熊的营地,而是带着几个亲兵匆匆来到门口,对着呆立原地、无所适从的士兵大声命令。
    借着亲兵手里的火把,守门的士兵辨认出他的脸庞,仿佛找到了主心骨,连忙点头答应,开始关闭营门。
    周遇吉瞥了一眼已经漆黑的天空,心中的焦虑略有缓解。尽管他不知道那些权贵煽动士兵叛乱的目的,但想来无非是想给天子施压。
    此刻,紫禁城恐怕早已门户紧闭,就算有“叛军”提前逃出,恐怕也无法掀起太大风浪,至少不会惊动天子。
    然而,如何平息这场营地内的动荡呢?
    他只是神枢营的参将,别说不远处的五军营,就是这营地里也有几人与他地位相当。如果那些人带兵赶到,强行出营,他该如何应对?
    仅凭手下这些人马,恐怕难以阻挡这些预谋已久的“叛乱者”。
    正思绪纷飞时,营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盔甲的撞击声。
    他急切地抬头望去,只见黑暗中出现了一队披甲持剑的骑兵,领头的人穿着鲜红的斗篷,腰间挂着绣春刀。
    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来了。
    ...
    \&发生了什么事?\&
    尽管营地中的喊杀声和嘈杂声已让骆思恭心中有数,但他依然镇定自若,隔着营门俯视着聚集在门口的将校,声音中毫无慌乱。
    \&卑职神机营参将周遇吉见过指挥使大人。\&
    虽然未曾与锦衣卫有过交集,但周遇吉一眼就从首领的斗篷认出了他的身份,连忙单膝下跪:\&神枢营内发生兵变,卑职为以防万一,下令关闭营门。\&
    听到这话,骑在骏马上的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深深地看了眼前这位不起眼的神机营参将一眼,微微点头,没有发表意见。
    \&遵旨,平定神枢营,所有将士未经诏令不得离营。\&
    \&违抗者,就地处决。\&
    在周遇吉惊讶的目光中,骑在马上的锦衣卫指挥使从怀里抽出一封明黄卷轴,坚定的声音在黑夜中回荡,与营地中逐渐消退的骚乱声形成鲜明对比。
    \&呵!\&
    在场的将士闻言面色一凝,看来天子早料到会有今日的局面,提前做了安排。
    骆思恭的话让周遇吉等军官心里有了底。既然天子已经下达了命令,就算其他将领带兵前来,他们也能堂堂正正地拒之门外。
    这么一想,周遇吉等人的眼神重归坚毅,不安的心情也逐渐平复。
    \&属下遵命。\&
    磕了个头,神枢营的参将周遇吉立刻站起,猛然拔出腰间长刀,背对营门,冷眼盯着营地内隐约可见的队形。
    其他军官和士兵也目光炯炯,紧握刀柄,天子的旨意让他们信心倍增。
    仿佛察觉到营门外的“硬茬”,营地内的喊杀声和嘈杂声更加强烈,给营门口的人带来压抑的气氛。
    不久,神枢营右翼官孙应元带领少数兵马赶到营门外,与神情严峻的周遇吉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静静地站在一旁。
    骆思恭见状,微微点头,脸上掠过一丝满意。这位名叫周遇吉的参将反应敏捷,知道第一时间控制营门,防止事态扩大,显然懂得军事。
    看到他镇定自若的样子,再加上天子的旨意,应该能应对接下来的状况。
    这么想着,骆思恭紧张的心情也放松下来,悄悄对身旁的心腹说了几句话,便带领一部分人马,策马扬鞭,消失在黑夜中。
    那些权贵人脉广布,亲信遍布京营。如今神枢营出现混乱,五军营也不可能“袖手旁观”。
    当下,他必须立即前往五军营掌控全局,毕竟没人知道五军营的将领是否也会在危急时刻果断关闭营门。
    匆忙之际,无论是周遇吉还是骆思恭,都无暇顾及那些趁乱逃出营的士兵。
    \&也不知道有多少逃兵...\&
    低声自语,骆思恭不自觉地望向紫禁城的方向。
    那些权贵府邸里早就豢养了许多亲信家丁,再加上数目不明的逃兵,恐怕会是个不小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