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想站着把饭要了的潘濬
作者:秃然好像你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最新章节     
    公安面对外敌,内部是团结一致对外的,但还是隐隐分成了三个派系。
    以廖化为首的关羽亲善派、以潘濬为核心的本地士大夫派,以及以郭庆为首的拥刘禅派。
    潘濬跟关羽不对付,廖化则是关羽的忠实拥护者。
    因此二人也不对付,因为有郭庆为首的派系存在,双方的争斗都限制在可接受范围。
    只不过,士大夫的潘睿同样不给郭庆这一派系的人好脸色。
    因为他们的出身都太低了,在潘濬等人看来,这群丘八不配与自己相提并论。
    在这群士大夫眼中,郭庆是兵痞,樊茂是降将,辛耶不过是个蛮夷。
    甚至士族们对刘禅重用这种人颇有微词,再加上苛待士族的作风。
    若不是刘禅军威太盛,早就在明面上也对其口诛笔伐了。
    公安城中守军除了樊茂和辛耶二人手下的蛮兵外。
    其他汉军士兵几乎都是在南郡南部,武陵和零陵北部征召的本地人。
    对于一群带着乡音出现在城下的衣衫褴褛挨饿受冻的乡亲,瞬间引起守军的一阵骚动。
    城下这些真的成为流民难民的哭喊求救,令人哀伤动容。
    甚至有乡亲喊出了城上某几个士兵的名字,请他们求求长官,救自己一命。
    有人想要逃走,但被吴军射杀,众人只能龟缩城下。
    有士兵忍不住,将自己的干粮或水袋扔下。
    顿时引起一阵哄抢,最后几个较为强壮的汉子瓜分了这些东西。
    为了避免出现更大的骚乱,郭庆立刻带着樊茂和辛耶,率领两千整编的蛮兵要来替换城防。
    虽说廖化才是公安留守,但他并不是郭庆的上司。
    身为六扇门南镇抚使(刘禅独创、秩千石),一把手郭庆只对刘禅一人负责。
    所以紧急时刻,他不与廖化协商便带兵前来处置。
    而跟着他的两人,其中樊茂有军职,属于廖化管辖的军官,应该听从对方的命令。
    但他同时也是六扇门的千户(秩六百石),目前的二把手。
    郭庆以刘禅的名义调动他,他不能拒绝。
    他是个聪明人,当廖化的安排和刘禅的命令产生冲突的时候,他必然会站队刘禅。
    至于另一人辛耶,作为沙摩柯的弟弟,被派到刘禅麾下的人质。
    他清楚自己必须抱紧刘禅的大腿,因为能决定他生死的便只有刘禅。
    至于得罪其他人,顾虑到哥哥沙摩柯那个规模上万人的五溪蛮部落,顶多也是向刘禅告状请求治罪自己。
    然而蛮兵替换城防之事,却遭到了潘濬的严词拒绝:
    “不可,非我族类岂可轻信之!”
    武陵豪族出身的潘濬,与五溪蛮也是有着好几代人的仇怨,曾有不少族人死于和蛮夷的争斗中。
    他一直所坚持的对待这些蛮夷的政策,便是全力剿灭。
    他坚信只要能够犁庭扫穴,就不会有这么多蛮人叛乱之事,如果有,那一定是扫的不干净。
    他的策略不能说是错的,但多少是带了些个人对蛮夷厌恶的情感在里头。
    不过刘备父子所施行拉拢招抚、继而使之汉化的策略也是对的。
    因为自拿下荆州直到目前为止,蜀汉朝廷都没有机会和精力拿出足够的兵力进行所谓犁庭扫穴。
    反而是拉拢招抚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将这些地方进行绥靖统治,维持表面稳定。
    潘濬是儒家的狂热信徒,华夷之辩是他刻在骨子里的骄傲。
    即便刘禅重用樊茂和辛耶二人,但他也从未给过二人好脸色。
    因为潘濬是荆州之中从事,刘备这个荆州牧不在、都督荆州诸军事的关羽不在、监军刘禅不在。
    再加上其人强硬的性格,其他的几位从事不敢与之争辩抗衡,所以他是目前成了荆州官僚体系的第一人。
    带着个人好恶,潘濬经常斥责樊茂和辛耶二人不通教化、不知礼法。
    引经据典从蚩尤时期开始数落他们的罪过,动不动拿他们蛮人身份进行批评。
    士人在当喷子这方面,真的人均是大师。
    以至于在潘濬出现的场合,二人都不敢抬头看他,在路上遇见也要躲得远远的。
    二人虽然愤怒,但更多的情绪竟然是羞愧,甚至因为听不懂对方的典故而自惭形秽。
    在这个时代的大环境下,读书的士人就是高人一等,汉人就是比蛮人高人一等。
    当下,面临城外乡民扎堆城下的紧急情况。
    潘濬几乎是本能的不相信蛮夷,带着自己的亲随堵在上城墙的石梯前,拒绝用他们替换汉人士兵。
    “汝等不尊礼义,行事野蛮,若是囫囵放箭射杀我朝廷子民,损害我等名声是小,玷污世子甚至是汉中王的仁义之名是大。”
    话说的漂亮,但他潘濬何时成了这般纯臣了?
    其说的小事反而而是大事,那就是他们这些士人的名声,绝对不能有残害乡民的污点。
    至于君主的名声,不过是挡箭牌而已。
    另外,潘濬已经得知江南之地除了寥寥几处,几乎全被吴军给拿下了。
    其中作唐县等直接投降,这些消息都是吴军故意透露给守军的。
    潘濬知道作唐县县长是自己的族弟,这样一来算是成了江东之臣,但是潘濬瞧不起他这个族弟。
    哼,我愚蠢的弟弟啊,你这样投过去,他们只会把你当牛马。
    若是东吴真的尽得荆州,潘濬也做好了投靠的打算。
    但绝对不会这般跪地请降,相反,他还得站着把饭要了。
    到时候直接称病不出,让孙权亲自上门请他做东吴的官,自己然后再声泪俱下勉为其难的答应。
    这样,才是高逼格的投降。
    想要做到这一步,自己必须是个没有道德污点的名士。
    只不过现在,刘禅杀回来,而双方主力即将决战江陵城。
    胜负未分之前,他潘濬自然是坚持守城的大汉忠臣。
    郭庆上前与之理论,言说即便是蛮兵,但也是大汉王师。
    能够做到令行禁止,只要长官不下令放箭,他们不会射杀朝廷子民。
    而城上汉人兵卒,若是让他们一直看着自己的亲人受苦,会被动摇军心。
    双方争执不下,得知情况的廖化来到后,三人激烈讨论后得出一条折中的办法。
    “告知城外,朝廷会救他们,大汉王师会保护他们,先安抚住他们和士兵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