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天人合一,沈倾入道!
作者:寄说昙暇   让你送快递,你竟去镇压天道最新章节     
    跟随着张良来到了小圣贤庄的藏书阁,沈倾远远就看到了一位气质卓然的老人。
    此人浑身气息与天地相合,却又不是道家“和光同尘”那种同于天地。
    而是一种与世间万物并驾齐驱的玄妙统一。
    “制天命而用之!”
    沈倾想到了荀况的哲学思想,这种境界与沈倾独有的“和光同尘”很像,却又超越后者。
    “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这就是荀子的道!
    沈倾仅仅见他一面,就已经令沈倾心生震撼。
    不知道为何,魂印之中的“獬豸”能量竟然隐隐闪动。
    张良带着沈倾走上前去。
    “荀夫子!”张良作揖行礼。
    沈倾有样学样,也向荀况施礼。
    “这位是道家的客卿长老沈倾,跟随晓梦大师一同前来小圣贤庄的。”张良对荀况介绍道。
    荀况眯起双眼,若有所思地向沈倾点点头。
    “沈道长可要是来借阅我儒家藏书阁?”荀况开口问道。
    沈倾点头,“荀夫子是如何知晓的?”
    荀况打量了沈倾而后说道:“沈道长一身修为已达天人界限,此时压制境界来到小圣贤庄,目的只有一个了。”
    沈倾洒然一笑:“果然瞒不过荀夫子。”
    荀况指了指前方一处高高的楼阁,“那里就是藏书阁了,希望儒家的典籍能够给沈道长带来帮助。”
    “多谢夫子!”沈倾拜谢之后,一头扎进了小圣贤庄的藏书阁。
    这里的藏书,比之道家天宗丝毫不逊色,高高的书架上,静静放置着一卷又一卷的竹简。
    沈倾取下书架第一本。
    《论语》
    嗯,这是记载孔子与其弟子言行的文集。
    嗯?等等!
    沈倾目光被论语一侧的另一本注释吸引到,定睛看去。
    《抡语注解》
    “抡语???”沈倾失声道。
    沈倾翻看起其中内容。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注:
    而立境:面对三十个人打完依旧能保持站立。
    不惑境:面对四十个人的包围也不会有困虑,直接果断出手。
    知天命境:对方有五十个人的时候,取胜依旧是命中注定。
    耳顺境:对方有六十个人的时候也得乖乖听我讲道理。
    从心境:就算对面有七十多个人,自己仍旧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子不语,怪力乱神”
    注:子不愿多说,怪力拳法把对方打到神智错乱。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注:君子坦荡的被我打死,小人被我追着打死。
    ......
    “歪日,这是哪个仙人做的注释啊??”沈倾端看着手中的《抡语注解》。
    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天人境的直觉告诉他,此书之中有着极强的武道真意。
    沈倾将精神全部投入其中,竟然不察觉日月轮换。
    在这藏书阁中一待就是三天三夜!
    ......
    第三天太阳东升之时,一股横扫天下八荒而无敌的武道意志冲天而起!
    “半部论语治天下。”
    学了半部抡语,就可以把天下人打的服服帖帖。
    沈倾三日悟道,将《抡语》悟了个通透,虽然没有学到任何实质的武功技法。
    但却铸就了无敌的武道意志!
    这种武道意志能够使沈倾遇强则强,遇弱更强!
    面板之上,悟性值此时竟然也提升到了999!
    四维面板全部达到a阶极限,此时不入天人,更待何时!
    沈倾离开了藏书阁,他担心自己突破时收不住力量,将儒家藏书破坏,于是来到后山一处荒园之中。
    放开自己对境界的压制,天人之门显现,沈倾一步迈出。
    而后天地之中,道韵升起,整个小圣贤庄弥漫出空灵的道音。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荀况腾空而起,看向荒园的方向。
    伏念、颜路与张良、晓梦众人察觉到来了异动也向着后山而来。
    荀况在半路拦下了他们,“不要再过去了,沈道长正在迈入天人之道。”
    这是进入天人合一的前奏,许多年前荀况自己也经历过。
    “要来了,沈道长学究道家三千道藏,底蕴深厚,晓梦师妹,且看好沈倾入道的情形。”
    荀况对晓梦提醒道,此刻沈倾方向如此浓郁的道韵,恐怕比之北冥子入道时都不遑多让。
    晓梦此刻也闭上双目,用心感受沈倾的道。
    “道法自然,上善若水,观天地变而我不变,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唯一。”
    “忘情而至公,得情忘情,是为太上忘情!”
    沈倾的声音传出,随后天空出现无数道藏文字,一位紫袍白发仙人的虚影出现在天际。
    众人皆惊,“这是,道法真身!”
    随后,远处又传来沈倾的声音,“此乃道家之道,而非吾道,弃!”
    话音落下,漫天道藏文字消失,仙人法身也溃散于无。
    天空之上瞬间阴云密布,云海之中雷声滚动,似乎蕴含着上天之怒。
    “沈倾他竟然弃道了!”
    没等众人做出反应,远处又传来沈倾的声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易’之法,包罗万象。”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天地之间,当有正气!”
    话音落下,漫天浩然正气垂下,隐隐显露山河万里奇景。
    “这是儒家之道!”荀况提示道,“竟然出现了浩气长河!”
    “仅仅在藏书阁待了三天就领悟出了浩气长河,好恐怖的天赋。”
    在浩气长河之中,有子立于川上,不舍昼夜。
    然而,沈倾的声音再度传出,“此乃儒家之道,而非吾道,弃!”
    随着“弃”字话音落下,苍穹之上一道天雷劈下,落在沈倾身侧一颗古槐树上。
    这是上天降下警示,不可弃道,否则会降下天罚。
    浩气长河消失,长河一旁的夫子人影同样溃散。
    “他...竟然又弃了此道。”
    众人被沈倾的行为所震撼,别人穷极一生所追寻的天人之道,竟然被他弃若敝履,他到底想要什么样的道?
    舍弃儒道之后,沈倾闭目静坐,身心进入了一片玄妙空间。
    这里万物生长,神兽异兽遍地都是,无数仙人行走在世间,仿佛上古之仙境。
    沈倾灵魂之中山海绘卷绽放出万丈光华,随后睁开双眸,瞳孔出现一道金色光轮。
    “若言有,不见其形;若言无,万物从兹而生。八表穷窿,渐渐始分。下成微妙,以为世界,而有鸿元,挺于空洞,浮游幽虚。”
    大道之音颂出,整个小圣贤庄出现漫天异象。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无数上古仙境虚影出现,在无数的仙人、神兽之后,一只巨手将天地覆盖,掌纳星河万界。
    随后一切异象瞬间消散,化作无数紫气流入沈倾体内。
    “天人合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