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半个故事
作者:猫怕凉   唐朝的草蜢最新章节     
    姬家大宅从放爆杆开始,就等于宣布姬云医治成功了。
    肃清的街道也已经正常使用。但是宫里的李世民心里五味杂陈,不是滋味。
    乞丐暴动,农户参与抢占街道,这一切都因姬云而起。现在人醒了,少不得朝堂之上又要攻坚一番。
    文武两边姬云都没偏,但越是袒护他,那越认定姬云是皇帝一方的。
    昏迷中都可以引起如此规模的动乱,甚至械斗,那有心为之,又会如何?这让李世民多少有些担忧。
    夏日制冰,飞天的物件,桃李树,这都像道门的法术。负责给姬云吊命的太医说了姬云认识鬼门十三针。这扁鹊的绝学早已失传,几乎无人可会。道门又有专门的医道。想起袁天罡将姬云认定为破军星,杀姬云会损国运之言,给其保命。眼都不眨对和尚痛下杀手。如此,姬云难道是道门的人?
    姬云醒来这天夜里,李世民在东宫想了很久。
    长孙皇后与作陪的四妃一旁一直默默陪着等待。
    直到李世民一声叹息,长孙皇后才开口说话
    “二郎,已经子时了”
    “朕,睡不着”
    “二郎,日夜操劳,要保重龙体”长孙皇后这意思就是劝李世民上床睡觉
    “朕身子无碍”李世民摆摆手“朕刚继位,中原大旱,颗粒无收。后渭水之耻,朕这江山,真如他所言,一块破布。哎!”
    “谁人如此无理?大唐哪有这般不堪!”长孙皇后
    “姬云呐”李世民叹口气
    “是蓝田县侯”燕妃
    “他不是病了吗?”长孙皇后
    “给你医过病的孙神医来了。他醒了。朕一直盼望着他醒过来,可醒过来,朕却高兴不起来”
    “这怎么会呢?二郎不是夸其才华,要收为己用吗?现在醒了。应该高兴才是”
    “朕就是高兴不起来。南边飞禽传书,他们按姬云规划的路走,竟然已经到了。已勘验的地方,正确无误”
    飞禽是鹰类,乃猛禽,在空中没有敌手,飞翔速度极快,飞禽在唐代被称为鹘,在后世被称为鹘鹰。也就是海东青。有“万鹰之神”的美誉。传说中十万只神鹰才出一只“海东青”
    用来传递秘文,起源于姜太公的竹节传书,属于密码文,需要对应的密码本才能解读出来
    杨妃、阴妃、燕妃、郑贤妃四妃暗中相互对视摇头表示不知这说的是什么
    “那岂不是好事?他越是高才,这越证明陛下识人的眼光高明才对。应高兴才是”长孙皇后
    “越显露得多,朕心中越是矛盾,他对得起大唐,对得起百姓。可为何不肯效忠呢?”
    “他对得起大唐和百姓,岂不正是效忠陛下”
    长孙皇后这话这没毛病
    “朕亲口问了,他效忠的是脚下这片土地”
    “这王土都是陛下的,这效忠于土地,正是效忠于陛下”皇后
    “民为贵,社稷次之。脚下的土地,是民。不是朕。他还是回绝了朕。除非”
    “除非?他还敢给二郎提条件不成?”长孙皇后心说这是要疯啊?
    “除非朕是第二个秦王。这就是他的要求”
    “秦王?就是加上始皇,有多位秦王,何来第二之说?”秦始皇他爹也叫秦王,他爷也叫秦王,长孙皇后这心里数了好几遍
    “朕就是他说的第二位秦王,他要朕如始皇帝一般。做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长孙皇后嘴巴卡了,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做到人无法超越的地步“这,这往后,后人的事,哪里说得准”
    “事无绝对。他的话里有话。不可小看他”
    “解开了。便知他志向,解不开,他宁肯守着他的酒楼虚耗一生,又或者离去,再不回头”
    “二郎,要不明日再想吧!你们男人打起哑谜来,太深奥了”长孙皇后想,这想不出来,硬想就更想不出来,那不如缓一缓
    李世民越想越气,越想越急。口气不由得大了
    “明日?他睡了三十多天,朕就想了三十多天,崔家的丫头就在他门口等着进门了。明日又明日,哪来那么多明日?”
    李世民这语气一大,长孙皇后眼泪差点掉下来,想不起来,也不用吼我吧?
    “那,那,二郎,他就不能摊开说吗?非要这样”
    “摊开说?朕已经没那面皮去说了”
    “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能说?”
    “两年前朕就是秦王。懂了吗?”
    “二郎,别让臣妾猜哑谜了吧?”
    四妃赶紧帮腔“陛下我们也想听”
    李世民痴笑着摇摇头“朕这秦王让他等了两年了而不知。现今怕是他这是最后一次了”
    “何以见得?”皇后
    “这三十天来,朕一直都在想他过往的总总事情。才堪将这一切串联起来。实在可笑”可李世民脸上是苦笑
    “二郎,就别卖关子了。快告诉臣妾吧”
    “是啊陛下”四妃
    “朕与你们讲个故事。两年前,有位十四岁的少年郎,离开爷娘,拜别师门,孤身一人,踏入长安,举目无亲,衣衫破烂,身无分文,无依无靠,沦落小村。流民成为一介平民百姓。他没地位,没资格,也没机会见到他要找的人。于是乎他给当时的皇帝献技,得以接见。皇帝接见的时候,他见到了他要找的人,可是那人认为他是别人的人,遂不喜他。他无奈之下,只得再次献技给皇帝,求得了一处安身立命之处。为了给那位不喜他的人表明心迹,他只得躲起来,不为别人所用。每日看着日出日落,等待着,这一等,就是两年”
    “呃!这少年郎,是他吗?”人有多少两年?长孙皇后有些哽咽
    李世民并没有停止这个故事“两年后他要等的人,坐了皇帝。他满心欢喜进了城。可是他还是见不到心中的人。但是他认为他等的人有危险,无奈之下,只能花了代价冒险接近能见到皇帝的人。求他们提醒皇帝,小心危险。而皇帝,听到提醒并没有相信。直到皇帝的探子来报,真的有危险。那时,已经来不及了”
    “你等,明白了”
    皇后与四妃皆点头“臣妾明白了”
    “你们不明白”李世民摇摇头说道
    “那少年郎。留在了这里。每日嘻嘻哈哈,无所事事。他引起了那个人的注意,告诉他自己很有才华。而那个人冒着别人的名字常去劝他为国效力”李世民又问
    “你们说,这可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