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孙权的野望
作者:梨大工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最新章节     
    正在高凡从陇右回到成都的路程中。
    东吴,荆州武昌。
    武昌在三国时期便作为东吴的军事政治重地存在,孙权长时间将武昌作为自己的首府。
    此时东吴政权的大臣们则是在武昌的吴王王宫里商量着一件大事。
    “吴王陛下功高而德旺,臣以为如今汉室皇纲失统,吴王陛下威名远布,近日又在石亭大破敌将曹休,使敌国闻风丧胆。
    臣以为,按照陛下远布的功德,陛下应当称帝。”在一众文武大臣中,一个文官出班奏道。
    孙权看着出班的人,正是他亲自任命的中书检校郎吕壹。孙权的脸上露出十分满意的笑容。
    而大臣队列中的许多人,暗自投过去鄙视的眼光。中书检校郎这个官,和曹魏的校事官其实是一个性质,都是监察国内外的特务机关。
    在吴国,由于世家大族的势力相对于魏国和蜀国来说更加的雄厚,像现在的武官之首陆逊和文官之首张昭 ,都是江东本地大族,孙权自然要加以防范,而吕壹又由于会说话,许多事情能办到孙权的心里去,自然就成了监察百官的中书检校郎。
    在几个月前,吕壹便向孙权奏报了几个地方官文书中的措辞问题,孙权便给予了处罚,这也让下面的众臣更加看不起吕壹,但也正是如此,才达到了孙权想要的效果。
    而在王座上,自然坐着的是现在的大魏吴王,孙坚之子,孙策之弟孙权。
    孙权颇有威严的面庞上那双有神的眼睛,缓缓扫视过了台下的众人,有人脸上充满了期待,有人的脸上充满了忧虑,有人的脸上则是嫉妒的看向了吕壹。
    毕竟这些人都是官场的老人了,他们一看孙权的表情便就知道孙权对吕壹的奏报很满意,看来这劝进之功,又是吕壹的了。
    “伯言(陆逊字伯言),你意下如何?”孙权把陆逊叫出来问话。
    武官队伍里,一个身材中等,但从面目上显出一种稳重的东吴的人便是现任的大都督,军中的头号人物,荆州陆逊。
    陆逊则是回答道:
    “陛下称帝,臣以及荆州全体文武官员全力支持。”陆逊只是简短的说了一句。
    其实陆逊肯定是支持的,毕竟陆逊早在五年之前便给孙权上书过称帝的事,而在那时孙权由于对于形势的考虑,没有考虑称帝。
    五年之前便是公元223年,那时的蜀国发生了一件大事,便是刘备东征吴国大败,不久后于白帝城驾崩,而陆逊在那时劝孙权称帝,正是要出于蜀国虚弱的状态称帝,好让蜀国不得不承认既定结果。
    不过孙权倒是没有答应,原因则是在于刘备带着五万兵马东征一路势如破竹的打到了夷陵,东吴险些灭国,孙权担心过于冒险万一蜀汉举全国再和自己玩命,才没有答应。
    而现在自己击溃了曹休十万大军,东吴也进入了军事实力上比较辉煌的一个时间段。蜀国的主力又位于陇右,此时对于孙权来说正是个好时机。
    而孙权叫陆逊出来,无非是要的他一个态度。
    “好。”孙权一脸赞赏的点了点头。
    “子布(张昭字子布),你呢?”
    “老臣恭贺陛下。”张昭赶紧起身回答道。身为孙策临死时托孤孙权的两大重臣之一(另一个便是赫赫有名的周瑜),张昭自然能为自己看到所辅佐的孙权成为皇帝。
    “哈哈哈,若是在曹操南下之时听了你的话,那还能有今天呢。”孙权冷不丁的却开了句玩笑。
    对于孙权来说,这话就是句玩笑,不过对于张昭来说,这可就不是玩笑了。当年曹操带着二十万大军南征时,孙权当时就问他的意见,他的建议便是投降。
    如今孙权决定要称帝了,把这件事拿出来说,显然就是给他找不痛快。张昭听到孙权的话,只是赶紧跪在了地上,随后一言不发。
    而孙权心里的想法倒是很简单。
    “哼,你张昭不是整日教育我说这说那的,众人场合不给我个台阶下,今天也让你试试没台阶下的滋味儿。”孙权一边想着,嘴里却说着:
    “子布啊,那是也是情势紧急,连我也失了方寸更何况你,何必如此。”孙权到底是给张昭给了个台阶,毕竟张昭也算自己半个老师了。
    “那其他众位爱卿还有何想法吗?”孙权朝着底下的人问去。
    而武将之首陆逊和文臣之首张昭发了话,他们两个人意见也基本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了,但孙权却没有说什么,最后却只留下了句:
    “兹事体大,容我三思。”
    而台下的众臣也自然是高呼“吴王万岁。”毕竟称帝这事,反正对台上的孙权和底下的官员都没什么坏处,大家伙都可以获得晋升,何乐而不为。
    而在一些其他的事情商议完之后,孙权便让众臣退了朝,单独的把陆逊留了下来。
    “伯言啊,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陛下要称帝,臣荣幸之至。不过臣以为,应该及早派使者与蜀汉诸葛亮沟通。”陆逊对孙权说。
    “可诸葛亮按道理说其忠于汉室,如果派人给他说他不同意如何应对?”孙权对陆逊说。
    “诸葛亮不可能不同意。”
    “哦,为何?”
    “其一,诸葛亮现在举国主力全部集中于陇右地区,而近来蜀国南方地区蛮人又再次发生动乱,他即使会有所不满,也无法抽调出多余的兵马来对我们有所行动。
    其二便是我国最近新胜曹休,士气正旺,兵力正盛,诸葛亮不会像其先主刘备一样贸然发兵东进。
    其三,诸葛亮现在的军事目标显然是关中,他现在视曹魏为死敌,自然不会对我们有什么想法。”
    陆逊给孙权这么说了三点,彻底解除了孙权的忧虑,孙权满意的点了点头。
    “那魏国那边?”孙权又问。
    “依臣看来,魏国不仅不会加以阻拦,甚至会对我们加以恭贺。”
    “可我们与曹魏这么长时间以来多次互相攻伐啊。”
    “正是如此,魏国反而不会加以阻拦。现在诸葛亮拿下陇右,而大军现在又长期驻扎,显然诸葛亮目标是曹魏的关中。
    而曹魏里面的有识之士必然会意识到,若我国与蜀国合力攻击,蜀国攻关中,我军攻淮南,如此魏国便进入了一个危险的境地。而在那时,我国便是关键一环。
    魏蜀两国大战之时,我国助蜀,则可进击淮南,我国助魏,则可进军益州二分天下。”
    “你意思是如果蜀胜,助魏,魏胜,则助蜀。”
    “陛下英明。”陆逊说道。
    孙权刚刚在大殿上没有正面回答群臣要求称帝的要求,最担心的一部分便是在这,陆逊这么给一解说,孙权便也再没有什么忧虑。
    “好,伯言所言,深得我心。今天你不回去吃了,在王宫陪孤吃饭。”孙权高兴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