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作者:半糖加冰块   七十年代之知青奋斗记最新章节     
    车厢安静了就一小会,又开始热热闹闹的聊了起来。
    朱玉宁三人的车票也是提前准备好,上了车之后,就都给到了祝师傅手上拿着。
    “好的,谢谢你们的配合。请收好你们的车票。”乘务员把车票给回到祝师傅的手上。
    “那个,饭盒拿到哪里退押金?”
    “我们餐车在七号车厢,就走那个方向的门,过去两个车厢就可以看到了。需要热水的话得去八号车厢,问一下留守车厢的我们的同志就可以了。”
    “噢,好的。谢谢了。”
    在乘务员都走了之后,朱玉宁看了看桌子上干净的饭盒,又看了看宋思睿,人家举着报纸,靠近宋思睿。
    女生的呼吸,引起的气流落在他的耳垂上,在这寒冷的冬日,温热又有点湿润。
    朱玉宁没有注意到某人的耳垂异常的鲜红,继续的说着自己临时的一点想法。
    “嗯,你决定就好了。挺好的想法,你觉得舒服就好了。”宋思睿对于对象的想法,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那你帮我把东西拿下来呗。”朱玉宁把报纸折叠好,塞回了包里。
    然后祝师傅和朱玉宁起身,让坐在最里面的宋思睿出来,拿了头顶架子上的一个行李出来,又从行李里面拿出来了一个小一些的布袋子。
    然后这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子,就一直放在了朱玉宁他们的脚边,上厕所也是轮流去的。饭盒也拿过去餐车,换回来了押金。
    朱玉宁是靠小六,估摸的时间,在快到站的时候,借口去上个厕所,然后穿上厚外套的时候,拿着布袋子就走了出去。
    车上也没有人注意到朱玉宁拎着东西的样子,就算是看到了,也没有在意,转头就找起来更有趣的东西了。
    朱玉宁来到了之前找到的乘务员休息间,然后把东西放在了坐在椅子上昏睡的乘务员同志的边上,也没发出来声音。
    “啊,你是来要热水的吗?”乘务员在朱玉宁要走的时候,突然清醒了,也没有注意到脚边的袋子。
    “我看你在休息。就自己打了热水。”朱玉宁举起来了自己手上的水壶。
    “噢,好的。”站起来的乘务员又坐了下去。
    朱玉宁回到位置上的时候,手上也没有水壶,那个水壶只是她临时从空间里拿出来的而已。用完就放回去了。
    然后回到位置上的朱玉宁,脸上也还带着水珠。
    剩下的时间,他们也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看看带上车的报纸。睡觉是真的难以入睡了。
    大人的聊天声,小孩子的笑声,哭声,还有跑动的脚步声。还有吃东西的吧唧声,甚至还有不知道这弄什么东西发生出来的声音。
    各种各样的噪音下,闭上眼可能都要烦躁了,更别说能好好的休息了。
    大家就这么等到了到站的时候,快速的把自己的东西拿好,然后走在最前面的位置先一步下车了。
    朱玉宁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虽然这个空气中弥漫着别的味道。
    车站独有的味道,多吸两口,人也是会难受的。味道是习惯的,就是车站的确实比较浓了。
    在乘客下车之后,乘务组也是有了一些休整的时间。
    “小余,椅子边的袋子是谁的呀?”
    “诶,我不知道啊。”
    “不是你守在这负责烧热水的吗?”
    “啊……对了,我下午的时候打盹了一下子,那个时候来了一个女同志。可能是她留下来的?”
    “那你还记得人家长什么样子吗?”
    那人很认真的回想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她本来就是犯困才会打盹的,又哪里会记得住啊。
    “我只记得了那个女同志穿的厚大衣来打了水。”
    “那先看看袋子里有什么东西吧。”
    “嗯……上面有一封信,说是给乘务长的东西?”
    然后乘务员找来了乘务长,乘务长也很疑惑,她可不记得今天巡逻的时候有碰到什么亲戚。
    “乘务长,袋子里还有另外一封信。说是给你的。”
    “我看看。”
    乘务长看了信,心里也是百味杂陈。
    她其实在拿到信的时候,想了很多,也是猜到了可能是因为她在车厢处理事情的时候,举了自己的例子。
    信里写着:很荣幸认识您,305列车组的乘务长。是命运让我们相遇!对于您的处理方式,我觉得很敬佩,我也是刚步入职场的底层工人……袋子里的是我返乡之前准备的京市特产,也不知道合不合您的胃口,就提前祝你新年快乐了!也是我突兀了,不知道这么送礼会不对您有影响……
    朱玉宁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写完的流水账,其实她也觉得有些前言不搭后语的感觉,但是不写详细一点,她也担心给人家带来不好的影响了。
    毕竟这送东西,完全是她一腔热血一时兴起的事情。
    乘务长看完信,缓和了好一会。看得出来写信的是个很可爱的小姑娘,信里的言语都有些紧张。
    “是个乘客送给我们的,大家分一分吧。”乘务长也是先看了是什么东西,然后下的决定。
    布袋子里都是干货,这些东西也不便宜的,她还真的怕地下还藏了什么东西。
    结果是乘务长最后还能得到三分之一的干货回去,就着那个布袋子拿回去的。
    大家也看了信,是乘务长坚持的,然后乘务员都开开心心的拿了一点东西,说了几句由心的好话。
    而朱玉宁这边下车,出了车站之后,就看到了两个弟弟在等着他们了。
    朱父朱母那是在家里等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