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天狗食日
作者:喜欢小钱钱的肥猫   三国:开局曹操向我问卦最新章节     
    蔡府上。
    蔡邕弹琴的声音一顿,一根琴弦“铛”的断了开来。
    周围沉醉听着琴声的小鸟睁开双眼。
    对着一片漆黑的世界,不断叽叽喳喳的叫着。
    声音急促哀鸣,羽毛炸开,对着这样的天威,丝毫不敢动弹。
    蔡文姬看着变得一片漆黑的府外,问道:
    “父亲,这是怎么回事?”
    蔡邕点燃府中的蜡烛,照亮了一片区域,皱紧眉头,看着漆黑的天幕,喃喃说道:
    “正午之际,天无光亮,当是天狗食日!”
    “天狗食日?”蔡文姬嘴里跟着念叨了几句,好奇问道。
    蔡邕摇摇头,神色凝重,“夫至尊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
    “天有异象,这便说明......当今天子无德!”
    大汉皇宫内,刘宏急得团团转。
    这天狗食日,自古以来就是大凶之兆。
    哪怕是自己的西汉老祖宗,开创文景之治的一代明君刘恒都被日食吓过。
    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即汉文帝继位后的第二年连续发生日食。
    当时的舆论逼迫得汉文帝发布了历史上第一个天象诏。
    下诏罪己,宽省徭役,广纳谏言。
    难不成要用罢免三公这一招?
    可司徒袁滂和太尉桥玄上个月刚被自己罢免,换了大鸿胪刘郺和太中大夫段颎上来。
    还不到一个月就又要罢免他们?
    就算自己闭着眼睛搞,那些臣子百姓也不会相信啊!
    至于要自己承认错误?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就算天下人错了,自己也不会错。
    实在想不到解决办法的刘宏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张让,问道:
    “张父,朕现在该怎么办?”
    “天狗食日,这是在说朕错了啊。”
    张让低垂眼帘,揣摩刘宏现在的心理,同样明白下令罢免三公这一招不行。
    过了一会,想到最近跟阉党对上的段颎,嘴角一勾,开口说道:“圣上这就想岔了,明明是那些臣子自己无德。”
    “哪些臣子?”
    刘宏眼睛一亮,这正是他想要的,急忙问道。
    张让心中冷笑不已,敢跟阉党作对的人该死,想脱离阉党的人更该死。
    这就是弄倒他太尉之位的第一步,清了清嗓子,说道:
    “太尉段颎!他才上任一个月,就发生这种天象,定是他的错!”
    刘宏满意的点点头,又有些为难的说道:
    “那朕要怎么做?朕现在不好意思罢黜他。”
    张让偷偷撇了他一眼,真tm下贱,想当婊子还想立牌坊。
    汉文帝都敢下诏说自己错了,怎么到你身上就不敢。
    心里也庆幸不已,毕竟只有这样的皇帝才有他们阉党的机会。
    现在只能让自己说了。
    走近几步,沉声说道:“派密使让段颎上书‘自劾’!”
    “哈哈哈,张父好办法,真乃朕之管仲也!”刘宏听完,开心的咧开了嘴。
    总算是把锅给甩出去了。
    当即派了一个小黄门拿着密诏,快马出宫跑向太尉府上。
    只是难不成现在的大汉真有贪官不成?
    不可能啊,张父和赵母都说大汉朝野歌舞升平,没有内乱才是。
    此时的司隶校尉部静悄悄一片。
    虽然部门内官吏也有些慌乱,但还是勉强维持住各部的运行。
    原因正是现在端坐在座上的那个面目沉静的男人。
    这个新来的顶头上司,刚来司隶校尉部便把上上下下治了个服服帖帖的家伙可不管情面。
    冷淡的跟个机器一样,说罚便罚,什么后台关系都没有用。
    发生天象自己不一定会死,犯了他定下的罪责肯定会吃一番苦头。
    阳球全身笼罩在黑暗中,听得官吏们安安静静,满意的点了点头。
    双眼紧闭,丝毫不惧这天象,甚至还有点兴奋。
    心中想着,“天狗食日,正是好机会!”
    现在刘宏定会因为日食而慌张不已。
    不管怎么说,关于日食,汉文帝已经给出了一个满分答卷。
    就算刘宏不像汉文帝那样勤政,也应该会稍微提了下心。
    而那些贪官污吏要是聪明的话,一定会暂时夹起尾巴。
    趁着这个机会把一应罪证都给呈上去是最好的!
    天在助我阳球!
    藏在衣袖里的密信拿给身边的亲信,小声叮嘱道:“把这封信件送到河南尹杨彪府上。”
    那人应了一声便小心的走了出去。
    阳球双眼慢慢睁开,仿佛在闪着光,好像已经看到了大汉在他手上再次昌盛的模样,冷声道:
    “我要让他们作为我阳球法刀下的亡魂!”
    ......
    “果然被先生说对了。”
    段颎接过密诏,脸色变得有些精彩。
    四月有大变说的应该就是这一次日食。
    那么又有谁想借着机会翻动朝堂?
    细想一下,段颎顿时觉得头皮发麻,这里面隐藏的杀机不比战场少,可能还更多。
    战场上只需要面对身前袭来的明枪暗箭,不断往前挥砍便可,完全无身后之危,因为身后就是可以交托命的兄弟。
    可在朝堂上,身前身后随时都有敌人,前一秒的盟友,下一秒就成了政敌,由利益组成的链条是多么脆弱。
    自己和段家如同在风云中的小舟,随时都有翻船的危险。
    必须按照张角给的计划,一步步小心的走。
    而在杨府上。
    杨彪接过阳球送来的信件,谨慎的藏在衣袖中。
    转头一看,却是看到自己父亲站在大厅中沉默的看着自己。
    杨赐看了他许久,说道:
    “彪儿,你真的决定好了吗?”
    杨彪坚定的点点头,“父亲,孩儿决定好了,不肃清大汉朝堂,妄为此官!”
    “哈哈哈,不愧是我杨赐之子。”杨赐听到他的话,开心的笑道。
    杨彪诧异的说道:
    “父亲不怪我?”
    杨赐摇摇头,走到自己儿子面前,欣慰的抚着自己胡子。
    “为何要怪?我杨家受大汉四代国恩,应当如此!”
    “放手去干,就算是阉党,也要忌惮我弘农杨家三分!”
    黑暗中。
    整个洛阳城因这一次日食变得风起云涌起来。
    宁静的表面下,是一片暗流涌动。
    ps.《后汉书·五行志》引李合上书:夫至尊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地之戒莫重乎震动。
    《春秋左氏传》:不善政之谓也。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故政不可不慎也。务三而已,一曰择人,二曰因民,三曰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