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老油条
作者:林新儿   一入官场,火速升迁最新章节     
    朱文显然是一个老油条了。
    叶书记一离开,他就对林新儿“下手”了。
    “林处,来,这是一点点小意思。”
    林新儿一看,是一张购物卡。
    “诶,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们以后就是同事了,要互相帮助了,你送我这玩意是啥意思?别这样!”
    林新儿笑着把购物卡放进了红旗车的中控扶手箱里。
    “一点点小意思,你也别嫌少,每天跟着领导风吹日晒的,也都不容易,拿着这些去买点吃的?就当兄弟的小心意,不是很多,你就收下吧?”
    “我们以后是兄弟、是朋友,怎么能收这种东西呢?你别见外了,以后还要一起共事呢,收了你这张卡,那我们的关系就变味了。”林新儿尽量用朱文能“接受”的言语来规劝他。因为他着实不想要因为这些而导致两人的关系出现还没开始、就笼罩着一层别的纱布。
    “那好吧,你太客气了,那我就不坚持了,以后能用得上我的地方你尽管说,你要去哪儿?我送;你要跑腿?我来。总之一切行动听指挥、一切行动看表现。”
    朱文这小词一套一套的。
    但寒暄过后,问题来了:林新儿也不知道到底咋办理这些啊?
    于是他给熊建国处长打了个电话,在他的指引下,很快就办好了手续:其实也就是领取个钥匙,填个单子,办张出入一卡通。
    在相关处室,林新儿问:“处长,朱班长的人事档案都没转过来,就可以办一卡通吗?”
    处长笑了:“只要处里开证明,我们就给办,其余的我们不负责…但餐饮权限需要处理批条子给让财务处登记开通。我们只管制卡、出入。”
    林新儿近距离接触到了制卡机:提前印好背景的身份证大小的卡片放入一个小小的、立方体打印机,随着信息确认好,就见空卡被吸入机器内部,随着“吱吱吱”的声音,一张打印好所有信息的卡完整地出现在面前。
    紧接着,工作人员把这张卡放入一个类似于食堂刷卡的可接触式机器上,将其注入了大院四个门岗的出入权限。
    林新儿也发现个问题:只要办公室\/处室开条子,不管是不是院子里的人,都能办一卡通和汽车出入证。
    这让林新儿一直觉得庄严的大院,此刻好像也…
    这同时也让他明白一个道理:有些看起来很难很难的东西,在有些人手里或许就是一个电话的事。
    “档案问题就不需要担心了,你给叶书记开车,有关部门会主动去把相关的程序走完,叶书记回家了,你现在可以下班了。对了,先留个联系方式吧?我住在武警总队,位置发给你,你每天早上七点半来接我吧,然后去接叶书记吃早餐…后头的流程到时候再说,你做过这么久领导的驾驶员,肯定都明白。”
    林新儿如此说。
    “好,我送您回家吧?刚好我家也在武警总队的方向,大概距离几里路,很近很近,以后上下班可以顺路了。”朱文很开心地说。
    “好,我上去收拾下东西,你等会我吧。”
    林新儿下车,朱文主动把车开到了常委楼门口的小停车场。
    这素养还是没得说。
    稍微收拾了一下,关上办公室的门,然后又检查了叶书记办公室没有别的东西落下后,林新儿这才下楼上车了。
    一路上,朱文都在介绍自己的经历。
    单穿考上一所大专,读了半个学期家里让回去当兵,因为他们家有一个亲戚在部队当团政委,可以直接拿指标要人,他便赶紧辍学跑回家了。
    后来跟着那位亲戚、先是当这位团政委的公务员(保障部队领导事宜的部队工作人员)、后来又被分配去学车,学车回来后给这位团政委开车,这位团政委换防几次,但每一次都带着他,直到今年转业。
    根据条例,他本来是分在铁路部门,刚好遇到这么个机遇。
    听着朱文自报家门,林新儿点点头。
    “我啥也不会,就会开车,我曾经从昌章到吉丰某地,一路180在未正式通车的高速上狂飙,一个半小时就干到那了!我精神头好,就爱喝两口。”
    “啊?爱喝两口?现在可要少喝了,叶书记经常需要用车,可要管住。”
    “那是一定那是一定。”
    说着说着,竟然发现朱文也是吉丰人,而且还是林新儿二伯和堂哥工作的那个县里人。
    这么一说,好感就陡增了很多。
    “这红旗车开起来也很稳啊!我以前首长的车是君悦,那车也不错,特别稳。”
    朱文絮絮叨叨,偶尔还扭过头和林新儿探讨感受,这把林新儿吓够呛。
    “您放心,林处,我技术好!”
    “技术再好也不能不看路开车啊!你是有透视吗?”林新儿没半开玩笑地说了句。
    把林新儿送到家后,朱文开着车回去了。
    为了保障领导用车的及时性,专车一般都放在驾驶员家里,以便于可以快速反应。
    公车则需要在下班后,统一停放在单位指定的地点。
    林新儿正躺在家里休息时,熊建国处长的电话打过来了。
    “新儿,明天上午给叶书记加一个日程,省委党校新校址搬迁仪式要进行了,请他出席讲话;原本是至少提前一周乃至半个月说明的;但这件事很早之前就定了,那会吴书记还在任职,就导致叶书记上任时,出现了消息偏差,漏告诉他了。好在今天省委党校的办公发主任给我打电话确认了,不然这就是一起事故啊!你想想办法看看怎么同叶书记汇报一声?”
    “好,您放心吧,我明白的。”
    林新儿马上给叶书记打电话了。
    “书记,您方便吗?有个事儿想和您汇报汇报。”
    “嗯。”叶书记只用一个字表达了自己的情绪态度。
    “明天可能需要给您加一个日程了;省委党校新址搬迁,需要您出席参加呢!这件事本来应该提前告诉您的,但前段时间您刚上任,其他干部也不敢向处室联系沟通,就导致出现了信息偏差;今天熊处长在审查相关安排时,才发现这个问题,他赶紧和我联系了…”
    林新儿这番话成功帮熊建国“洗白”了。
    “好,那你看着安排吧。”
    “是。”
    “对了,你赶紧联系省委党校的工作人员把我明天的讲话稿递上来瞧瞧。”
    林新儿立刻联系了省委党校办公室主任,对方立刻就把讲话的电子稿传过来了;林新儿又马上传给了叶书记。
    忙完这些,他才准备给自己做饭了。
    不一会儿,叶书记回电:“稿子可以,就用这版,但希望在有些措辞上能够更为温暖一些。”
    林新儿把意思传达到省委党校办公室主任那,对方在电话里沉默了片刻,然后说:“要怎么温暖呢?我还真把握不住这个度?林处,您是叶书记的秘书,您了解叶书记,要不您帮我润色润色?一定感激不尽。”
    林新儿哪里会改这玩意,便婉拒了。
    但同时他提了几点自己认为可行的小建议。
    “林处,改天请你吃饭,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