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难民潮(上)
作者:颜丑文良   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最新章节     
    欣州下设“祝赐赏福绵延”六个县,祝庆县,赐庆县,赏庆县,福庆县,绵庆县,延庆县。
    赐庆县之前的知县赵亦安因为翻天鹞来时抛下整县民众自己跑路,已经被下狱,之后来了个新知县李正清。
    但是这位知县的存在感很低,对于县内的事物几乎没有兴趣,就算底下有人向他进言延寿教掌握了县内大部分的人力、权力,把知县都架空了,他都无所谓。
    大家都说这又是一个崇尚“无为而治”的所谓官员。现在这种喜欢清谈却不会做事的官员越来越多了,朝中有一半是这样的官。
    让他们讲道理头头是道,真的到了上手实行时却假于别人之手。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事情不像他预计的那样发展,肯定是下面执行的人无能,而不是自己的想法出了问题。
    这一次难民潮,这位李正清知县也是下令让县内地主出钱粮,让难民吃上饭不要作乱,最好每家每户认领一个难民一起生活,难民帮村民或者居民做事,居民或者村民给他们饭吃,事情就完美解决了。
    要是治国理政能像他想象的这么简单就好了,反正赐庆县的上下都知道指望不上他。
    能一路跑到赐庆县来的难民已经算是强壮,但一路走到这里来,也已经透支着身体里的一切。
    进入欣州的难民只是大股难民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难民还是往南走。在他们的印象里南边更安宁富庶,他们更有机会活下来。
    这部分往东跑的难民虽然只是几十万难民中的一小部分,也仍然将欣州冲击得摇摇欲坠。
    欣州就算组织起一些赈济,但本就不多的善心好意落到几万人的头上,也只剩下轻如鸿毛的丝丝缕缕。
    赐庆县里上万难民嗷嗷待哺。这时候,延寿教开始收人。
    “进延寿教,干活就有饭吃!”
    “只要进了延寿教,教里都是大家的兄弟姐妹。”
    “进延寿教不仅能吃饭,还分地方住。要是进教以后老老实实的,两年以后还分地。”
    “你们家乡已经遭灾啦,房子、田地都没有啦,想过怎么过日子吗?去地主家当农奴,还不如来我们延寿教,一辈子有饭吃。”
    延寿教的人进入到难民群里,这样的说辞不断萦绕在难民的头顶上耳朵边。
    有难民听到要入教才能吃饭,也是有些纠结,生怕是什么邪教。但也有人已经饿得不在意一切了,立刻请求入教,只要能填肚子就行。
    至于入教之后要割耳朵还是挖眼睛,那都是之后的事情了。
    等延寿教的大锅立起来开始熬粥、炊馍馍,入教的难民准备开始领饭,更多的难民直直地看着炊烟飘起的方向,愣愣地围了上来。
    延寿教的护教者们拿着棍棒开始维持秩序,他们喊道:“不许靠近!都退开。没有入教的都不能吃延寿教的粮食。”
    而这边入教的难民则开始学着喊:“延寿教向天借粮,勤耕种有借必还!”
    先学着喊三遍,喊得不齐也没关系,今后每一餐都要喊。
    喊完之后,他们领到了一碗粥和一个馍馍,带着一副碗筷,将成为他们一开始最基本的“装备”。
    入教的难民们埋头猛吃,直到吃完之后才有人缓了一口气问道:
    “延寿教每天吃的都是这样好的饭食,还是就今天吃的这么好?”
    被问话的延寿教教众得意地说:“每天都吃这么好。如果干活,每天这样的饭食有两顿。”
    问话的难民有些艰难地说:“如果干重活的话,这样的一顿饭可不顶饿。”说完他还讨好地对教众笑了下,怕他生气。
    教众对他说:“别担心,你看我像是吃不饱的模样么?你不干活当然只有两顿稀的,干活的时候吃干的,到了播种和收粮的时候,还有大肉吃。”
    “那是干什么活啊?我就会种地。”
    “平时就是种地,一般没什么别的事。”
    难民再问:“那我们种谁的地啊?”
    教众说:“大部分是教主的地,有些是借的地主的地,有的是教徒自己的地。最近教主说,要是能在延寿教认认真真干活两年,就分10亩地的收成。一个人的时候才分一成,有老婆孩子之后能分三成收成,分一辈子。”
    难民露出向往的表情笑了,转头就向被延寿教护教者拦在外面的难民张望,看到了自己认识的人就冲过去,对他们大声喊道:
    “别等了,延寿教好的很,晚一天入教就多挨饿一天。”
    被护教者挡在外面的难民里,总有警惕心高的,紧了紧自己的腰带说:“就那么点稀粥和一个馍馍就把自己卖了,我可不干。”
    “你这就不知道了,人家跟我说了,干活的时候吃的可是干的。今天又没让你干活,吃稀的还不乐意么。而且我跟你们说,他们的饭里不仅一粒沙子都没有,还是咸粥,粥上面我还看到油花了。”
    有些难民露出了不信的神色:“你是他们请的托吧,还想骗我们。就算现在有好饭菜,入了教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可是有人不信,就有人信。
    “怕个卵子,老子就这一条贱命,家没了人也要饿死了,入个教还能让我死两次?入,我这就入,哪里入!”
    “同去。我这孩子撑不住了,能给他寻条活路,就算让我起早贪黑干活都行,入吧。再走下去我和儿子可就要没命了。”
    “我兄弟叫我呢,我去试试。要是真的好,也来叫你们。我先走了,你们保重。”
    就这样,赐庆县的延寿教人数暴增。
    这些新教徒没有特殊技能的,就原地编成小队、大队和营,开始原地开荒然后种下占豆或者苜蓿草。
    有特殊技能的则被送进延寿教内部各个司消化。
    不论是落难的读书人,还是工匠、马夫,亦或是一贫如洗的生意人,都能在延寿教里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赚月钱。
    最受欢迎的则是勇武有力的汉子,他们是当教兵的好人选。这部分人同时也是转变成盗匪贼寇的好人选,多多少少有点刺头或者坏毛病在身上。
    周宇还是倾向于将他们绑在延寿教的大车上,所以后面直接让教兵的营长、副营长们过来挑人,挑到的就拉到教兵里训练当后备兵员。
    如果能在军营的大熔炉里炼成钢,把坏毛病炼掉,就是一个好兵。否则至少也避免了这些人流落成为贼寇的可能。
    赐庆县这边还好,而它的南面绵庆县情况要糟糕的多。难民已经和当地民众发生了冲突,知县刘劲松越弹压反而越严重。
    延寿教得到他的求援之后,原本在绵庆县和环阳县之间阻止难民进入冕州的延寿教教兵,进入绵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