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那都是上辈子的事儿了
作者:桃渚   红楼绛珠记最新章节     
    忠顺王世子带着薛宝钗进太极宫谢恩时,黛玉和探春都刚刚起身,都还没梳妆完毕。
    程倩姑姑一边给二人通报,一边抱怨:“就这样殷勤!太后也才刚漱了口。
    “一会儿还得招待他们!难道让太后再饿一个时辰?还是请他们吃饭?!”
    黛玉听见她嘀咕,不由得抿着嘴笑,左右照照镜子,吩咐“简单些”,只簪了一支七宝金钗,向程倩笑道:
    “大冬天,他们虽来的不巧,但这样早,也算是孝心一片。
    “姑姑不妨问问他们刚才去甘露殿有没有赏饭,若没有的话,索性请他们去小隔间里踏踏实实地吃顿早饭。
    “太后那里,先奉一盏参茶,一碗燕窝粥,吃了再出来不迟。
    “我一会儿好了就去催义敏,然后一同去服侍了太后用茶用粥。”
    程倩听了,喜道:“这是个好主意!我这就去讨太后的旨意,就这么办!”
    匆匆去了。
    过了一时,果然听见前头大殿里程倩直话直说地朗声告诉他们:
    “延嘉殿不上朝,太后娘娘和郡主县主,往日里都是卯正才起身。
    “如今三位都刚刚起来梳妆,说不得世子和世子妃要多等一会儿了。
    “太后听说二位还没用早膳。恰好膳房今早特意做了江南小点。
    “太后说,世子妃想必也会思念故乡饮食,不妨跟世子一起用些,顺便向世子讲解一二。”
    这也算是好大的脸面了。
    只听一男一女二人恭敬答礼,连声谢恩。
    黛玉听见,淡淡笑了笑,看看镜中素雅的自己,站起身来,回头看看,吩咐道:
    “小红在屋里收拾吧。晴雯和雪雁跟我来。”
    晴雯莫名其妙:“小红怎么了?为什么不让她跟外头那两位照面?”
    “我前儿去薛家告知甄英莲姑娘的事情,很是刺了薛大姑娘几句。”
    小红笑着去叠被子,“郡主这会儿若是特意带了我出去见她,岂不是明摆着要给她没脸?
    “大年下的,太上太后和陛下都挺高兴的。咱们就不去横生枝节了。”
    晴雯顿时兴味盎然:“前儿你怎么都没跟我们说?回来闲了,你得细细地告诉我当时是个什么景儿!”
    小红看一眼充耳不闻往外走的黛玉,笑着推晴雯:“遵命,好姐姐!快去服侍吧!”
    黛玉果然跟探春一起去伺候了太后起身,挑了首饰挑衣裳,顺便娘儿仨都喝了参茶、吃了粥,这才一起出来前殿坐稳。
    隔间里世子和宝钗听见,连忙放了筷子漱了口,过来行礼。
    因宝钗是第一次以宗室的身份拜见长辈,所以格外隆重,行的是三跪九叩的大礼。
    太后微微笑着看她行礼,最后指了指丹陛下两个对坐的垫子:“坐吧。”
    小夫妻两个坐下。
    太后略说几句叮嘱他们夫妻和睦的话,便笑着对世子道:“太上必定让你把媳妇放在我这里,然后再回去一趟罢?”
    世子腼腆地欠身:“太后料事如神。”
    “哈哈,那你去吧。你太上皇攒了许多好东西等着赏给你们呢。你过去领赏,我嘱咐你媳妇几句话。”
    太后笑着让程倩派了个小内侍领着世子走了
    脚步声消失。
    大殿里安静了下来。
    “薛氏。”太后的声音顿时清冷下来。
    薛宝钗原本信心满满,自己只要端庄稳重就好,但听见太后的这个声音,心尖顿时便是一颤。
    急忙长跪叉手欠身低头:“臣妇在。”
    太后淡淡地看着她,半晌没有言语。
    薛宝钗自然也不敢出声、也不敢抬头,只能静静地维持这一个姿势,侧耳聆听。
    过了足有半炷香的功夫,薛宝钗只觉得自己腰背剧痛,整个人摇摇欲坠,鬓角渗出一滴汗来!
    “你从前是寿昌的伴读。”
    太后终于继续说话了,薛宝钗悄悄吐了口气。
    听见太后停顿,忙开口接话:“是。”
    “那你出嫁,寿昌和通宜长公主府,给你送了什么好东西啊?”
    薛宝钗背上微微一凉,勉强挤了个笑容:“长公主府自然跟王府更亲近一些,大约礼物送在了那边,臣妇尚未得知呢。”
    太后嘴角溢出一丝轻蔑的笑:“数月相伴,闺中密友。原来不过如此。”
    薛宝钗不敢再卖弄口齿,索性伏在了地上,一声不吭。
    “我没罚你跪,不用这样可怜。”太后有些厌烦,偏头看向探春,“她在贾府也这样?”
    探春看了丹陛下的宝钗一眼,面无表情:“并没有。薛大姑娘大方宽厚,极会说话。贾府上上下下,没几个不喜欢她的人。”
    晴雯跟着便道:“这个奴婢知道。
    “当年薛家进府才一两个月,薛姨妈就跟二房太太说,薛大姑娘有一只和尚给的金锁,要有玉的方能为婚姻。
    “那时阖府上下都夸她宽厚大方,连小丫头都爱跟她去玩。我们林郡主常被拿来跟她比,说我们郡主小性儿、爱发脾气什么的。
    “但是老太太既不喜欢‘金玉’之说,也丝毫没有把我们郡主往薛大姑娘后头排的意思。
    “那些无稽之谈,这才渐渐消失。
    “再后来,姑老爷病重,郡主回了姑苏大半年。
    “那段时间,宝二爷——呃,就是贾府二房的那位贾宝玉虽然也跟薛家姑娘一起玩耍,私下里却嘱咐过丫头们:
    “薛家是合家来投的亲戚,待远了人家说势利,待近了他们会胡思乱想,让我们一定拿捏好了分寸,客气礼貌些。
    “奴婢那时候年纪小,性子张狂,最怕这等须得‘拿捏’之事,所以带着我教训的那些丫头们,都是绕着薛家走呢。”
    薛宝钗听得脸上红了白、白了青,只能紧紧地闭住嘴,深吸一口气,继续装哑巴。
    黛玉万没想到晴雯肚子里竟还憋着这么一股气,忍不住嗔她:“上辈子的事儿了,你还记得!
    “明儿你过奈何桥,千万多喝一碗孟婆汤,不然我怕你跟你新生的爹娘都能论起祖宗辈分来!”
    一句话把众人都逗笑了。
    薛宝钗这才悄悄地松了口气。
    好在,这位郡主还没忘乎所以,知道太上和皇帝看重骨头亲情,看重忠顺王府。
    只要她还有忌惮,自己的日子,就不会太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