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丧夫守寡女8
作者:倪博   快穿剧情流中的打工人最新章节     
    中午,顾晨也是在夫子家吃的,只不过他也是带了口粮的,吃的是在夫子家热过的杂粮馒头以及一点咸菜,一个鸡蛋和一点青菜炒腊肉。
    林乐则是收拾好后,径直进入了空间,洗漱后换了一身衣服,给自己做了一个糖醋排骨,一个凉拌青菜,还有一个西红柿炒鸡蛋。
    配着一大碗米饭,林乐吃的很是开心,嗯,这里不用担心胖不胖的问题,相反还要胖些丑些,才能避免一些寡妇需要面对的问题。
    总之,放开吃就是了,畅快的吃就是了,唔,就是有点想女儿。
    她空间里的一日三餐会刷新食材,只需要她自己做就是了,每每一抓到闲时间,她都会做许多速食,便于快速填充肚子。
    将碗放到洗碗机后,林乐便开始给自己蒸馒头,蒸包子,做饭团,以及包饺子。
    当然,时间允许的时候,她还会给自己做点寿司,方便一口一个。
    忙忙碌碌的快到下午,她才接着顾晨往乡下家里那边去。
    路上‘正好’碰见了顾家村的大喇叭,田婶子,她看着正在背着顾晨的微微黑壮女人,不由得有些妒忌的问:
    “听我家那小子说,你娃要去镇上念书了,看来是真的。”
    林乐转头看了她一眼,叹气道:
    “家里条件好的人若是遇见一个天资好的,那是天大的好事儿。
    可放到我们这样的家,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总不能耽误孩子,也给自己一个念想吧!”
    听她这样一说,那妇人比村里人微胖的黝黑脸上,也是不由得露出了三分的认同,反而来安慰她:
    “话不是这么说的,你辛苦点,将孩子供养出来,就算中不了,好歹识两个字,将来在镇上当一个账房也好呀!”
    林乐微微皱眉,并不应声。
    瞧着她这样的态度,那田婶子不由得翻了个白眼,就她能供出那秀才,举人?
    旁的不说,那银钱也是不够的,他家里又有什么?最值钱的不过是五亩地,还要交征税。
    她家那五亩地都是好地,上地要征收5分,还要交丁税。
    虽说她现在家里并没有成年男人,不用服徭役,可也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杂税。
    剩余的够吃就厉害了,虽说可以将白面,米换成杂粮来吃,到底比其他人家宽裕些,可万万是供不起读书的。
    之前她好歹还有个好样貌,如今和平常妇人又有什么不同,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谁会巴巴的帮她?
    这样一想,又觉得有优越感了,她又笑开了:
    “哎呀,瞧我这张嘴,咱们晨儿是个聪明的,定然能让你后半生享福的。
    对了,你这一天天的接送,也是不易,难不成一直这么着?若是农忙那可就耽搁太长时间了。”
    饭都喂到嘴边了,林乐也就开口了,一副全身心以孩子为中心的模样:
    “我想想,总不能耽搁孩子,万一他有出息了呢?”
    两人话说到这里了,也快分开了,那田婶子胡乱的应声后,就去发展自己的信息产业去了。
    林乐则是看着背上已经睡着的小人儿笑了笑,但愿他今生能活得畅快些。
    时间并没有耽搁太久,很快就传出婆媳两人疯魔了,将地租给了顾二家里,每年除去交田税,分五成的产出。
    连着那屋子,也是租赁给了村里的冯家的卖货郎了,一年三钱的银子,让那卖货郎有放东西,和住的地方。
    冯家的这个卖货郎,是顾家村少数不姓顾却有威望的。
    他有一双巧嘴,一双亮眼,总是能倒卖南边的好物,寻常不说富贵人家了,就是那穷人婚嫁前,总要在他这里采购的。
    这里离镇上不算远,到底省去了库房的费用,再有也算是做点好事儿,两相便宜了。
    林乐一家早早的就将许多东西都背到了镇上,如今走的时候也就是拿了些盆盆罐罐,破家值万钱,又哪里有余钱买其他的呢?
    至于村上再多的纷扰,那已经烦扰不到她们娘三人了,她们换地图了。
    到了镇上,林乐将今年的要交给账房的柴米都缴纳了,开始了枯燥的织布倒卖之旅。
    林乐和她婆婆一日只睡三个时辰,其余的都在织布,不过她们是买的麻线,直接织布。
    林乐的婆婆每日都忙着防治,林乐则是将这纺出来的布匹每两月往县上卖去。
    她们因着织布机是改造过的,是平常人的八倍,所以很是赚钱。
    不是没想过招收织娘,将这生意扩大,可她们势单力薄,实在怕泄露了消息,不若自己辛苦些,总算是个活路。
    女子除去织布,自然也有其他的活路,可镇上没什么人脉,顾超,也就是顾晨的爹,说是走镖的,其实只是个趟子手。
    镖师一般都有一定成名绝技,经验丰富或是武力值较为出众的,是正式员工。
    而趟子手,就只是走镖时开山修路遇水搭桥的主力,一般作壮声势用,算是临时工或劳务。
    因为走镖需要熟人配合,更接近于长期的合同工,体格健硕但没有一技之长,所以无法转正。
    所以,顾超还在积累经验,就被中途踢出局了,那镖局也是给了十两银子,已经算是良心公司了。
    这十两银子,也算是她们婆媳搬出来的幌子,让人相信她们出来能活着。
    不过就算这些钱,林乐也一早就放在了顾晨夫子那边,让他读书所用。
    这个消息,那夫子也是通过课堂说过的,所以,她们算是安全的,身无长物,能靠着租钱粗粮勉强活着的婆媳三口。
    当然,平时她们也会做一种工作,用石臼来碾碎小麦,因为这个时候,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能用得起驴马的。
    电气时代前都用这个石臼,将稻谷脱了壳,蜕了皮,露出了暗红的雪白的米粒儿。
    所以,林乐的大力正好可以很好的舂米,于是,靠着街坊邻居,口口相传,每月的初五十五,她这里成为了舂米的好地儿。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会来舂米,来舂米的都是家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家,借此,她不但收获了点人脉,还得以收获一份捣磨药材的好工作。
    日子上了正轨后,时间也在劳作重迅速流逝,转眼,已经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