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便宜,哪里有便宜!
作者:贫穷的三七呀!   八零军婚:炮灰江大厨的发疯日常最新章节     
    江嫦回来了,老寡妇心中的担忧退去,几大碗凉茶下去,嘴角的燎泡迅速下去。
    三个有了香香软软的妈妈,顿顿能吃上妈妈精心做的辅食,也咿咿呀呀高兴得不行。
    江嫦睡了一整个上午,慵懒起床,两碗白粥下肚,才觉得自己活过来。
    忙碌了一上午的老寡妇坐在屋檐下晒太阳,手里端着一碗鸡汤,喝得十分满足。
    小江才离开家两天,她感觉小江离开了两年一样。
    “小江啊,我现在总算理解,隔壁何主任说的,什么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了。”
    三个小崽在院子里的新铺上的地毯上玩得不亦乐乎。
    江嫦躺在上面懒洋洋地打哈欠,拒绝小崽子的骚扰。
    听见老寡妇讲文绉绉的话,反驳道:“大娘,不是说好一起当文盲的,你怎么偷偷进步。”
    老寡妇咂吧一下嘴,显摆道:“我现在要当一个有文化的老太太。”
    江嫦不知道老寡妇又受了什么刺激,“果然,一日不见,当刮目相看,我两日不见您,这得提头相看。”
    老寡妇得的咯咯直乐,觉得天也晴了,心情也舒畅了,属于寡妇的快乐日子又回来了。
    江嫦双手垫在自己的后脑勺上,识海落在自己冷库里。
    这两年,她冷库里原本世界的东西在日积月累下,有些能消耗的,她都用了个七七八八。
    比如猪油,菜籽油,酿造的酱油醋,还有一些边疆也会出现的食物。
    海鲜之类的反而消得的很少,她一直在西北,接触的海鲜就是海带、干虾米和紫菜。
    边疆喜吃牛羊肉,对海鲜鱼类的喜爱不高。
    这次把密室里的东西都装进了冷库,这是半点缝隙都没有留。
    密室里的箱子里面除了珠宝黄金外,还有各种象牙陶俑。
    甚至里头还有保存很好的丝绸刺绣和竹简。。。
    想着之前在古城的种种经历,江嫦给自己下了个结论:
    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小江,谢芳芳这事儿,咱们就这么算了?”
    老寡的吃饱喝足后,心中愤慨,想她什么时候受过这样大的委屈。
    要不是谢芳芳这个女人和他们家不对付,她真想当她面夸一句:
    你无耻的嘴脸,颇有我年轻时候的神韵。
    江嫦摆了摆手,“如今这事儿不重要,保护老幼病残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想着谢芳芳肚子里的崽儿,老寡妇嘴硬道:“看在小崽子的份上,暂且先放过她。”
    江嫦轻轻推开要糊她一脸口水的小团子,看他倒个大屁蹲,咧嘴笑了。
    小家伙看妈妈笑了,也跟着瞎乐呵。
    “往日总觉得小崽子们好带,这两天,我发发现了,挑剔着呢。”
    三个小崽儿似乎知道在说他们,咧嘴露出嘴里的小米牙,冲着老寡妇咿咿呀呀。
    一岁左右的小孩儿,嘴里能蹦出几句话,也从原本的闻气味认识人变成了用眼睛来辨认熟悉陌生的人。
    “小江同志。”
    方丽丽推门进来的时候,看见的就是这样母慈子孝的场面。
    江嫦起身好奇道:“你怎么进来的?”
    方丽丽叹口气,“前天你走的时候我进来的,现在出不去了。”
    江嫦略微有些不好意思,“那你现在住哪里?”
    “董大娘家里。”
    听闻在董老太家,江嫦放心许多。
    “小江同志,果园的事儿离不了人,我得出去。”方丽丽说明来意。
    江嫦双手摊开,“别说你了,我也出不去。”
    方丽丽浓眉拧着,“现在庄园那边的人也回不来,短短几天还行,时间长了,我怕。。。”
    现在都要干架了,江嫦心思自然没有在庄园上面。
    如今离野苹果成熟还需要两个多月。
    按她的经验,这种紧张的局势,最多一个月可能完全解决。
    如果解决不了,那就再加一个月呗。
    方丽丽看着她轻松惬意的模样,好气又好笑,“你就半点不担心?”
    “担心无用,国家大事为先。”
    这几天,只要是个人都能感受到空气里的紧张气氛的。
    作为家属都被交代过,不能问,不能听,不能说。
    江嫦看她实在焦虑,就换个话题,“杏子谷的木屋得的咋样了?”
    杏子谷里有着几百亩的野葡萄群,方丽丽知道江嫦要酿葡萄酒的时候非常惊讶。
    上次接待新原美的时候,江嫦拿出了很多种酒,明明新原美他们对梅子酒更感兴趣。
    但江嫦却要弄葡萄酒。
    这种东西,在国内可不怎么吃香,在国外人家可不认可。
    “杏子谷里的梅再过半个多月就成熟了,如果家属不能出去,我们只能外聘职工了。”
    这才是让方丽丽心急的,梅子酒和是新原美他们下过订单的,也是除了野菜后的第二批收入。
    她很重视。
    “咱们的梅子按你说的,只他们出三种成品,青梅酒,盐渍梅干和青梅罐头。每样每批次出货一有一吨。新原美社长觉得数量太少,价格过高。。。”
    江嫦冷库里现在满是黄金宝石,还有各种价值连城的古董,一夜暴富,让她对金钱的渴望降至最低。
    “你知道咱们的野菜在倭国什么价格吗?”江嫦问方丽丽。
    作为国宴的厨师,江嫦见识过几千块一斤的大米,吃过五百欧一公斤的土豆,也做过几百万一条的黄唇鱼,六千多的和牛,十几万的鱼子酱。。。
    这些都是自然界的产物,稀少,美味,有营养,珍贵的价值都是人类赋予的。
    她必须的要给自己得力干将树立一下产品自信心。
    “什么价格?”方丽丽好奇。
    现如今虽说是改革开放了,但消息还是闭塞。
    江嫦能知道,得益于老王头,她就是提了一嘴,没过两天,老王头就把新原株式会社近况给她说了七七八八。
    “他们不是在省城建立了一个的绿色食品加工厂吗?把春天收到的野菜分了三六九等,出具了各种检测报告。”
    方丽丽知道百货公司的货物要分等级,还第一次听说野菜也能分三六九等的。
    江嫦轻轻拍着依偎在自己身边的小圆子,继续道:
    “咱们的野菜检测报告对人体有益的各项营养元素,远超其他野菜的十几甚至几十倍,据说这批野菜都没有面向市场,就被他们的皇室全部拿下了。”
    方丽丽是学外贸经济的,自然知道这代表了什么。
    好半天,才憋出一句,“那我们岂不是卖得太便宜了。”
    老寡妇本来昏昏欲睡,听见方丽丽的话,顿时起身扯嗓子道:
    “便宜,哪里有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