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我愿意称它们为边疆集翔物。
作者:贫穷的三七呀!   八零军婚:炮灰江大厨的发疯日常最新章节     
    傍晚,谢元青回家的时候,看着自己面前的一碗黑乎乎的浓汤,抬眼看江嫦。
    江嫦低头看碗里的米饭,并不搭话。
    老寡妇老脸笑成菊花,殷勤道:
    “小谢,这个是我从地主家得的祖传秘方,一碗下肚,保管你生龙活虎,顶天立地,无坚不摧。。。”
    谢元青轻咳一声,求助地看向江嫦。
    江嫦诧异地看向老寡妇,“大娘,你跟哪儿学的这些脏话。。。”
    老寡妇有些别扭,“我听她们扯闲篇,瞎琢磨的。”
    江嫦撇嘴,“大娘,这种事情怎么能到处说。”
    老寡妇连忙摆手,“我可没说,家里的事儿我从不往外说,我是听他们说,钱参谋的媳妇和那小记者厮混的原因,就是因为钱参谋不行。。。”
    正拿起筷子的谢元青手一顿,费力地咳嗽了好几下,才道:
    “大娘,这话从哪里听说的?”
    老寡妇顾不得吃饭,分享道:
    “家属院的都传遍了。”
    江嫦嘴角抽抽,自从上次的事情后,她再也没见过周楠,家属们也被吩咐不许提这事儿。
    如今又被提起,她明显感觉很奇怪。
    江嫦有种直觉,这个钱参谋长,估计在这里待不久了。
    “那个谁,姚平年最后怎么样了?”
    老太太听见江嫦的问题,放下手里的药碗,显然想听一手八卦。
    谢元青略微松了一口气,沉思片刻道:
    “开除军籍,发回原地,永不录用。”
    老太太来这里也几个月了,知道这个处分的严重性,咋舌道:
    “部队的破鞋果然不好搞。”
    因为有了八卦顶着,那黑乎乎的药谢元青最终没有喝。
    江嫦看着老寡妇端着药去了狗窝,将她精心准备的宝药倒在白毛和黄毛的饭里头。
    “你不管管?”谢元青提醒正在洗苹果的江嫦。
    江嫦摆手,“随她去吧,这种东西白毛它们肯定不会吃的。”
    反正白毛黄毛都是公狗,就算吃了,应该也吃不了亏。
    吃完饭,奶完孩子,外头日光正好,江嫦继续她的苹果干大业。
    谢元青看着满院子的架子上晒着的苹果干,扭头看正在洗苹果的江嫦道:
    “做这么多,累不累?”
    “不累,乐在其中。”
    谢元青拿了小椅子,坐在旁边帮她给苹果去皮。
    远远地看去,两人颇有几分老夫老妻的模样。
    老寡妇自然不会去打扰,去后院看她的小猪崽去。
    “连队要改建,升级为团。”
    谢元青的手很好看,手掌很大,手指纤长灵活,小小的野苹果在他手里几下就脱了个干干净净。
    江嫦收起心思龌龊心思,“团?你们这段时间就在忙这个?”
    谢元青把削好皮的苹果丢在水桶里,继续道:
    “边疆准备在明年恢复建设兵团,负责屯垦戍边,发展农业,我们防守部队也有调动。”
    江嫦这个时候也恍然,昨夜迟来的灵光一现,就是这个。
    所谓建设兵团,50年有的雏形,66年被破坏,76年被撤销,如今国家发展经济,估计是准备恢复重组了。
    如果江嫦贫瘠的历史知识还有用的话,这个建设兵团是不用打仗的,只需要搞建设。
    听到江嫦的提问,谢元青没有惊讶,“我们团不是,依旧是战斗序列。”
    江嫦搞不懂其中的区别,但她有些事情她心中有数了。
    多个连队组建团,那团部的领导位置就有人盯上了呗。
    王秀珍的态度,还有钱参谋的绯闻,就都能解释了。
    弄明白后,她就没有了好奇心。
    她觉得谢元青能从乡下牛棚里的狗崽子在连队指导员位置上站住脚,也能在这次改革中有自己的打算。
    不管是靠他自己还是谢老爷子,都是他该得的。
    看见江嫦没有好奇心,谢元青也就换了话题:
    “再过一个星期,就是小团子他们百天,我想请几个战友吃饭。”
    吃饭的话题,谢元青提过,江嫦问:“几个人?”
    “七八个吧。”
    这时候一阵凉风吹来,杏树哗哗,树顶没有被摘的白杏落下来三三两两。
    “小心。”
    谢元青说话的同时,伸手接了一颗杏子。
    江嫦诧异,看他将手里有些捏软的杏子丢在果皮堆里,又清洗了手,继续摆动苹果。
    “你这手速,没个三五年是练习不成的。”
    谢元青只当没听出她的打趣,而是缓缓开口道:
    “你小时候,被江大爷家的那群小子欺负,他们朝你丢泥巴,你抬手一抓,然后按住其中一个,就把泥巴塞到人嘴里去了,手法也是又快又好。。。”
    江嫦细细想了想,依稀有些印象,她去江大家拿粮食。
    江老太太笑眯眯地把小得可怜的红薯土豆给她,用旁人听不见的声音在她耳边说:
    “真是个贱丫头,吃屎都赶不上热的。”
    她面无表情地对老太太慢吞吞道:“对,你天天都能赶上热的。”
    江嫦脑子有点混乱,那她到底是疯的,还是傻的,或者是装的呢?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一会儿的工夫,两篮子苹果皮就削好了。
    “小江姨,你快来啊,白毛和黄毛疯了。”
    江嫦看着跑过来的石头脸上满是惊恐的表情,心中一个咯噔。
    难道白毛和黄毛把董老太家的母狗给。。。
    “咋了?”江嫦起身。
    石头涨红着小脸,不知道怎么说,“您快去杏子林看看。”
    谢元青起身要一起去,江嫦摆手,“你在家,还有小崽儿呢。”
    江嫦跟着石头出了门,这是她自老寡妇和董老太打架后,第二次出门。
    谢元青在的时候,她在坐月子,谢元青走后,她要守着孩子,哪怕她无比信任老寡妇和蒋玲玉,她也只想亲自守着三个小崽。
    江嫦跟着石头一路走过家属院,出了门口转弯上了杏子林。
    看见一群人围在一起,对着一处指指点点。
    江嫦上去时候,瞧见黄毛和白毛正在蹿稀。
    “小江姨,您瞧,好些树下都被他们拉了,巧巧她娘在树上好好摘杏儿,结果黄毛和白毛在树下蹿稀,喷得到处都是,巧巧她娘下不来了。。。”
    江嫦抬头看着一棵树根被污染的杏树上,坐着一个穿花褂子的短发妇女,正一边吃杏一边对着黄毛两个指指点点,笑得无比畅快。
    江嫦一路走来,看见但凡是长果子的树下,都有黄毛白毛的杰作。
    她嘴角抽了又抽,老寡妇敢喂,两只狗敢吃,不光敢吃,还敢拉。
    “妮子,他们这是干嘛,是在拉屎圈地盘儿吗?”
    罪魁祸首气老寡妇喘吁吁赶上来,看见眼前一幕,眼前一亮。
    江嫦:我愿意称它们为边疆集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