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新罗上国书求婚?
作者:一头大鲨鱼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最新章节     
    张陶见他们越说越离谱,忙敲了敲桌子,看了看四周。
    “别说那没边的话,你们知道庆修与皇族的关系,动他是要灭族的,无论你们派谁出手,都担不住这个罪责,不会为我们保守秘密,一旦把我们供出来……”
    几个人目光都集中到张陶这里,杨工又说道:“那这口气我们如何咽得下去?”
    “就算庆修此刻就死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损失也不会少一文!”
    张陶摇着头:“所以,当下最要紧的是减少损失,别在长安折腾了,赶紧把手头的精盐处理掉,看外地什么地方能卖的赶紧卖了!”
    赵谦叹了口气:“晚了,消息早就发出长安,谁还愿意买贵的盐?”
    “那么,我们的目光就看向大唐之外,能卖多少卖多少!”
    张陶还算理智的,现在他们紧要的并不是对付庆修,再浪费了这个时间,天下盐价都定下来,他们就真的砸手里了,趁着这个时间,能坑一个是一个吧。
    其实,往山东去的消息他们还是能截住的,包括北方高丽,以及新罗百济。
    张陶又压低了声音:“往东还有倭国,往南走有占城,卖给他们,或是直接跟他们换东西,如果没东西……那就换人!”
    “换人?”
    “没错,我已搜罗多年,养了许多的新罗婢,这又是一笔好生意。”
    众人目光看向张陶,纷纷点头,对啊,生意还可以灵活地做。
    想尽一切办法把积压在手里的精盐卖出去,有矿产的换矿产,有粮食的换粮食,虽然有点难为他们这些盐商了,但损失总要补回来,哪怕换点昆仑奴新罗婢呢。
    “张兄,豢养新罗婢能得利?”
    “能,新罗与百济高丽连年大战,民间流离失所的女娃可多的是,对他们而言,女娃是负担,长大也不能种地打仗,所以随便就能把人换到。”
    张陶压低声音道:“这也不是在下先走的路子,不过,那些女娃换回来还得教,使其能歌善舞伺候主人,她们都吃苦耐劳,能卖高价。”
    “最为重要的是,她们了无牵挂,甚至能培养成为死士。”
    “你们知道,男人的弱点是什么吗?”
    几个人微微点头,露出了然的神情,杨工好奇地问:“可我们现在才去训练岂不是晚了吗,张兄手里可有现成能用的?”
    “有,你们放心,我会给镇国公挑选最好的!”
    “不能让张兄独自承担,要钱财物资,我们也算一份!”
    他们打的算盘不可谓不精,男人最懂男人,新罗婢家也不在大唐,新罗目前仍处于人命如草芥的时代,花点钱就能买到一条命,再说他们盐商不是有精盐嘛……
    所以罪责谁来担也不用考虑了,该灭口就可以灭口,又不是大唐的百姓。
    ……
    而此时,李二的计划还没有完全落定,庆修继续献策,御前奏对。
    “陛下,为防止挤兑,官盐出售当以户籍登记,起码暂时不允许多囤积。”
    “何为挤兑?”
    “就是价格猛然跌到白送一样,百姓就会争先恐后购买,导致库存空虚,然后他们囤积的就能卖高价,若是引发挤兑,精盐产量是不够的。”
    李二微微点头,这个道理他懂,因为盐价降得太夸张了。
    虽然本意是好的,但架不住民间的忧患意识,来个全民参与囤积……那再多的库存也不够,结果是这个价还得升回去,对李世民的声望也是巨大的打击。
    “有理,就按此拟旨……庆修,要不要朕给你派点侍卫?”
    “为何?”
    “你坑了人家那么多钱财,盐商不会跟你急眼?”
    “不至于吧,在陛下的长安城,天子脚下还能出什么事吗,再说了,大唐的镇国公,还压不住他们几个商人!”
    古代任何时候,商人地位都不高,盛唐好点,但也不高。
    庆修还真不信自己能被几个商人弄了,他们还没到跟自己拼命的时候。
    “防患于未然吧,你这驸马要是出点什么事,朕的脸面也没了。”
    “陛下,他们还没到狗急跳墙的时候。”
    “狗急跳墙?这个词有意思,可那么多的钱财,他们甘心?”
    “陛下,他们当务之急,是要把手里的精盐处理掉,越往后他们越亏。”
    庆修对这个还是很有把握的,不过“狗急跳墙”不就是出自唐朝典籍吗,李世民现在还不知道?
    李二又听不明白了:“那你说,他们该如何处理?”
    “哪里还不知道降价的,就往哪里卖啊!”
    “你是说……新罗百济等国?”
    “对,那些不和大唐接壤的藩国,他们现在就得抓紧时机了。”
    李二又摇头:“那些小邦,吃得下三千万斤盐?”
    庆修笑道:“二十文一斤是他们最后底线,但凡超过这个价,对他们来说,能加一文就好一文,能卖掉多少是多少。”
    “那么这些小邦哪来的什么钱财高价买他们的精盐?”
    “蚊子再小也是肉,陛下,再说了,他们不换钱,只换一些土特产什么的,转手到大唐一卖,也能回不少本钱。”
    李二又在想,这些小邦能有什么土特产呢?
    他们又不是大草原,还养着大量牛羊以及良马,这些都是中原缺少的东西。
    此时,房玄龄求见。
    “陛下,新罗使团抵达长安,是否要见?”
    庆修觉得奇怪,这屁大点事,用得着房玄龄宰相出马,先跟李二通知一声?
    来就来了嘛,没有鸿胪寺招待吗?
    李世民居然还认真想了想,问房玄龄:“国书上有什么说法?”
    “说是……带来了数百年轻美貌女子,请求通婚。”
    “还有呢?”
    “还是求援,说是高丽阻断了他们朝贡之路,致使他们的使团数次遭劫……”
    庆修这回明白了,是出兵打高丽的事,怪不得要先通气呢。
    因为这是个敏感话题,皆因前朝因为灭高丽之战拖累,有了前车之鉴,李二如果贸然在朝会上说这事的话,那肯定招致百官的反对。
    他是要学前隋的隋炀帝吗?
    那问题在这里,李二到底想不想打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