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大明有何对不起江浙世家的
作者:山泽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最新章节     
    “若无事,税改之事便着落在诸卿身上。”朱标冲众人挥了挥手:“韩国公、诚意伯,常茂、景隆留下,诸卿自去。”
    “臣等告退。”
    看着主位上闭口不言的朱标,李善长四人此时却也不敢多言,只得静静站在原地。
    “臣汤和,拜见.....”
    “汤伯快起,诸位落座!”
    待几人落座,朱标当即起身,冲五人正色说道:
    “孤有意,肃清沿海海寇!”
    “殿下.....”
    此话一出,刘伯温连忙起身开口道:“殿下,先前您定下的国战策略,乃是先灭高丽,再除倭国。”
    “如今更改国战策略,是否有些不妥.....”
    刘伯温开口劝阻并非故意找不痛快。正因为他知道此时的朱标正在气头上,所以才要出言劝阻。
    毕竟朱标先前定下的国战策略,当真英明的很。
    高丽素来不恭,大明兴兵讨伐,先征高丽也算出师有名。
    诸如安南、西藩等边陲小国除对大明愈发恭敬外,断不敢有其他心思。
    朱标甚至让倭国北朝与高丽狗咬狗,大明王师坐收渔翁之利。
    此驱虎吞狼之计绝对英明。
    而且占领高丽后,大明王师自可以将高丽当成跳板,远征倭国。
    整个国战的决策没有半分纰漏,也足可称之为当世良策。
    可如今!
    高丽境内诸方势力盘踞,且尚未到终焉之战。
    一旦朱标在此时大力肃清倭寇,倭国定心中不安,现驻扎高丽的倭国北朝与高丽合兵,抵御大明是小。
    若安南、西藩洞悉大明有吞天之志,他们鱼死网破,一同进犯大明。
    到那时,即便大明军武充沛,也是首尾难顾,疲于奔命!
    “殿下三思,先前殿下定下的国战策略,乃是上上之策,不需更改.....”
    “去他娘的国战策略!”
    朱标当即怒声骂道。
    也是听到朱标竟爆出粗口,在场五人竟有那么一瞬间,将眼前朱标错认成了老朱。
    “孤不在意先前定下的国战策略,孤现在要的,是那些沿海倭寇尽数死绝!”
    “太孙册封大典可以推后,孤迎娶侧妃也不急于一时。”
    “但凡需要银子的国朝大典都可推迟!”
    “国库钱财除供给北境大军外,尽数用于剿灭倭寇!”
    语罢,见刘伯温表情尴尬,有些错愕的呆愣在原地。
    朱标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温和下去,缓声说道:
    “刘夫子,孤不想再忍了!”
    “江浙世家勾结倭寇,劫掠沿海边民。”
    “翻遍史书,可曾有富贵之家资助异族,覆灭本国者?”
    “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辅佐吴王进攻母国,孤且敬他是性情中人。”
    “可如今我大明有何对不起江浙世家的!”
    朱标走到刘伯温跟前,一手按住他的肩膀微微用力,让其重新坐到椅子上后,郑重问道:
    “李先生、刘夫子,你二人乃治国老臣。”
    “两位以为,我大明朝廷可有对不起江浙之处?”
    “殿....殿下....”
    李善长起身拱手,刚准备回话。
    只听朱标继续说道:
    “大明开国以来,父皇虽对江浙一带增加赋税,可却从未增加过他们的商税!”
    “李先生、刘夫子,江浙售卖布匹盈利多少,不需孤多言吧!”
    听到这话,刘伯温坐在椅子上愣了数秒。随即好似希望破灭一般,眸光微微黯淡,心中也重重叹了口气。
    他本想为江浙世家求情一二,他本想向朱标提议,让江浙富商带头推动税改,将功补过,为国所用。继而宽恕他们,还能成全朱标的仁慈之名。
    可现在!
    当听到朱标提及江浙售卖布匹,刘伯温几乎可以断言,此次朱标断然是不会轻易饶恕江浙世家、富商!
    确如朱标所言,朝廷虽增加江浙赋税,可从未增加过他们的商税,这已经是待他们极厚。
    毕竟江浙一带不仅是鱼米之乡,更是全国棉布的主要产地。
    而棉布、丝绸,历来都是可以当做金钱流通的硬通货。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梢不知数。
    丝绸红绡价抵黄金,饶是在大明,也是富贵之物。
    江浙一带,特别是苏州、杭州、松江等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织布机。
    所以增加赋税,并不能伤到江浙根本。
    三十税一的微末商税,却足可以让世家、富商通过售卖棉布、丝绸,赚的盆满钵满。
    江浙世家还在当地开设织布厂,少则雇佣百姓十数人,多则雇佣百余人。甚至此时的江浙一带,已有改田为桑,扩大丝绸产出的趋势。即便一斑窥豹,也知江浙世家在微末商税的政策之下,通过售卖布匹,得了数不清的富贵。
    不怪朱标如此动怒。
    这些江浙世家富商荣享太平,享受国朝低税政策,赚的盆满钵满的同时。
    他们竟勾结海上贼寇,为害大明。
    这种放下碗筷,砸锅骂娘的畜生行径,任谁也不会轻饶。
    “殿下。”
    刘伯温定了定心神,表情郑重望向朱标。
    “世家不仁,富商不法,可江浙百姓却也无辜。”
    “还请殿下铁律严惩之后,能宽纵江浙百姓,宽恕江浙一地。”
    “肃清不法豪强后,望江浙一地还能继续富足!”
    “那是自然。”朱标微微颔首,“百姓何辜?”
    “我大明何时苛待百姓。”
    “殿下英明,那此事过后,江浙一带是否.....”
    看着刘伯温眼神急切,却很是小心的看向自己。
    朱标知道他是担心自己这个太子因恼怒江浙的世家之人,从而打压江浙一地,断了江浙富足的源头。
    可朱标安会如此!
    如今江浙一带多有织布机,也有工厂雏形,工商业可谓蓬勃发展。
    原本的历史,资本主义萌芽便出现在百十年后的江浙一带。
    朱标怎么可能阻断江浙一地的发展,毁掉这么大的蛋糕。
    “诚意伯尽管宽心,孤肃清江浙富商、世家,也是为施恩于民。”
    “此事过后,江浙定然依旧富足!”
    “臣!”听到朱标这话,刘伯温表情肃穆,猛然提高音量的同时,郑重拜道:“臣替江浙百姓,谢过殿下!”
    “暂不言谢!”
    朱标轻声打断,旋即看向汤和道:
    “肃清海寇一事,孤有意让诚意伯与信国公同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