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汤和,你不会想走后门吧
作者:山泽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最新章节     
    毕竟在场的都是百战之将,大家伙也都很清楚铠甲的重要性。
    浑身甲胄的明军,面对身披半甲亦或是以棉布、藤条为防护的倭国、高丽士卒,那简直就是狼入羊群。
    最简单一个道理。
    明军将士刀刀致命,倭国士卒挥砍几下甚至都破不了铠甲防御。
    战况如何,自然不言而喻。
    历代王朝,哪怕是到了后世。
    朝廷或会准许百姓持刀、执兵,可若是私藏甲胄那便是株连九族的谋逆大罪。
    至于火器,更不用说。
    对敌没有火器的军队,大炮一出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朱标如此,摆明了是要日后以明军,亲斩倭国之人。
    “还有!”
    朱标顿了一下,冲蓝玉继续说道:
    “传令倭国北朝,善待高丽百姓,不可妄杀!”
    “命廖永忠通报高丽全境,我大明此次乃是兴王者之师,当兴仁义。”
    “让高丽之人自己决断。”
    “殿下,您不是说要.....”
    不等蓝玉说完,徐达看了眼在场诸将,当即开口打断道:
    “诸将暂且回营,收拢元兵士卒。”
    “是!”
    明白徐达的意思。
    直到其他诸将离开,大帐之中只剩冯胜、邓愈等几名国公后。
    蓝玉这才继续问道:
    “殿下,您先前不是说高丽首鼠两端,时降时叛,不可轻留吗?”
    “末将从海滩登陆,也屠了几个城镇的高丽人。”
    “若我明军以仁义许诺,是不是.....”
    “糊涂!”
    朱标语气一沉,正色说道:
    “此战倭国进兵高丽,打的可是效忠上国的旗号。”
    “若我大明不打着仁义之师的旗号,岂不是倭国屠戮高丽之人,在高丽境内办的那些脏事儿,都要算到我大明头上?”
    蓝玉愣了数秒,忙点头道:
    “殿下英明,殿下英明!”
    “是末将愚钝了。”
    “那之后我明军该对待高丽人.....”
    “等高丽乱的差不多了,我明军再次兴兵,一切照旧即可。”
    被朱标这么一说,蓝玉这才放心了许多。
    也是此时。
    一旁的徐达轻咳一声,淡淡说道:
    “蓝玉将军请示完了,末将还有一事想请殿下决断。”
    “徐叔请说。”
    “殿下以为,攻打上都,该以何人为将?”
    说出这话的同时,徐达腰杆挺的老直,看向朱标的表情也多了几分玩味。
    整个营帐的人都以为。
    朱标起先是打算自己亲自率兵,攻打上都。
    可如今朱标挨了军棍,只能趴在板凳上。
    莫说是骑马率兵冲锋了。
    即便是此时下地都是困难。
    徐达还真想看看,此时朱标还会不会一意孤行,亲征上都。
    “攻打上都的人选,孤早就心中有数。”
    环顾诸将后,朱标最终将目光定格在汤和身上。
    “汤伯,您可愿带兵,攻打上都?”
    “嗯?”
    听到朱标这话,汤和明显怔了一下。
    如今谁看不出来。
    上都城就是一块蛋糕,是一份摆在众将跟前的,明晃晃、沉甸甸的军功。
    毕竟草原主力不在,上都城自然守备松弛。
    加之俘获元主、元太子,北元首屈一指的大将扩廓、纳哈出也尽数归降大明。
    上都城不战自溃都有可能。
    更重要的是。
    扩廓已经说过,传国玉玺便在上都城中。
    加之一旦明军攻占上都,北元主要重镇便尽数归于大明。
    如此便也能宣告大明对草原的实际掌控,也能为击溃北元画上一个圆满的句话。
    此等大功,若朱标不亲自取之,势必会被诸将争抢。
    可谁也没想到,朱标竟是要将这份功劳,交给汤和。
    “汤伯,此次出征,您只辅佐中军,并未亲战一方。”
    “稍大些的功劳,便是时刻将军中情况传信给朝廷。”
    “可汤伯,您就不想再执刀兵,再立新功?”
    汤和自然能听出朱标这是埋怨他,一直在给老朱打小报告。
    可汤和更知道。
    朱标让他攻打上都,是想让他建功,想帮他进位国公。
    虽说在外人看来,汤和一直都是不在意权贵爵位的人。
    可常年于战阵厮杀的汤和,安能没有一点舍我其谁的豪气。
    试问军中之人,谁又能真正做到不爱战功,不图爵位?
    特别是看到晚辈中李文忠进位封国公。
    看着邓愈、冯胜这些比他更晚追随老朱的人,也被封了国公。
    汤和心中自然有些许苦味。
    偏是如此。
    李文忠、冯胜、邓愈,还有军中那些个小辈。
    哪怕不在军中,哪怕是在京城遇到。
    他们也不曾称呼自己中山侯,只称自己为汤帅。
    其意,无非是顾念自己这个老将的情绪。
    可他汤和骨子里便是要强之人。
    别人越是如此,汤和就越是觉得不舒服!
    “殿下,末将已老.....”
    “廉颇八十,一饭尚能食斗米,肉十斤,开三石弓。”
    “汤伯正值壮年,岂能落于人后?”
    “况且汤伯您本是战将,生前身后自当以战功为彰,难不成要以君臣情谊身后封王?”
    “这......”
    听到这话。
    冯胜、邓愈、李文忠忙耷拉着脑袋,全当没有听到朱标方才所言。
    不得不说,朱标这话说的极重。
    直白些便是,你汤和本是战阵之将,不想着建立军功,加官进爵。
    难不城想凭借与老朱的兄弟之情,给你加封国公?
    难不成想凭借与朱家父子,两代君王的情谊,给你死后封王?
    真要说起来。
    朱标甚至有侮辱汤和走后门的意思。
    而听到朱标这话,汤和非但不气,反而表情郑重,眼中带有感激般看向朱标。
    “殿下瞧得起末将,末将自带兵北上,为殿下拿下上都城!”
    “好,烦请汤伯今夜动身,直取上都!”
    “今夜?这般仓促吗?”
    “汤大哥!”徐达振奋之余也没多想,凑到汤和跟前激动说道:
    “早一日拿下上都,早一日将军报送到应天。”
    “陛下也能高兴,也能早些替大哥你安排.....”
    “嗯。”
    明白徐达的意思,汤和微微颔首后,冲趴着的朱标恭敬拱手:
    “多谢殿下。”
    “末将即刻点兵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