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炒作预热
作者:小蜗牛爬啊爬   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最新章节     
    马家庄农作坊经过10天的筹备,终于开始制作贞观犁。
    而且仅仅四天时间,就做了差不多9000多张贞观犁。
    如果不是因为犁铧和犁壁两个金属器锻造困难,贞观犁的制作速度还能再翻一倍。
    第一批贞观犁,王剪先拿来自己贩卖,等产量上来以后,再慢慢给5个代理商供货。
    县侯府,书房内。
    “天七、天八,你们两人负责东市商铺。”
    “天九、天十,你们负责西市的店铺。”
    “你们千万要记住,每一个购买我们贞观犁的顾客,你们都要给他们一张保修单,而且要签上你们的署名和时间。”
    王剪从柜子里拿出两个木头雕刻的印章,沾了沾墨随后印在桌面裁剪好的宣纸上。
    王天七几人顺眼一看,只见宣纸上印着【马家庄贞观犁保修单】九个大字。
    这两个大印章,是王剪特意找将作监的人雕刻的,极大方便看商铺的人操作。
    “侯爷放心,我们一定要按照你的吩咐做好。”四人点了点头。
    安排好两个商铺的店员,王剪又派人去酒肆和茶馆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散布消息,提前给商铺的开业造势。
    除了派自己人去宣传造势外,王剪还花了一些小价钱,让茶馆和酒肆的说书先生帮着宣传。
    “各位看官,三天后马家庄农具铺开业,前50名可享受半价优惠,前100名享受八折优惠。”
    “马家庄农具铺贩卖的贞观犁,不仅轻便灵活,还可单牛犁地,家里没牛的自己去拉也行。”
    “如果买回家,发现贞观犁不好用,三天内可全款退货。”
    “东市和西市都有店铺,大家千万不要错过,错过了可就没有优惠了。”
    说书先生宣传的时候,不是照本宣科念,而是加了一些愉悦气氛的话。
    “哈哈,人的力气怎么拉得动犁?”
    “家里那块地都犁不动,哪还有力气犁坚硬的田地。”
    一众茶客哄堂大笑,纷纷出声调侃。
    这帮老油条子,除了打理田地,剩余时间不是来听书,就是去平康坊找乐子。
    人群里,也有消息灵通的人。
    “县里张贴告示,说朝廷也会贩卖贞观犁,大家要不要等一等?”
    “别想了,朝廷做事慢悠悠的,也不知猴年马月才有得卖。”
    “家里的地可不等人,如果马家庄农具铺卖的价格不高,勒紧裤腰带也要买下一张。”
    “对头,如果马家庄农具铺卖的犁不好用,三天内还可以退货退钱,我觉得可以试试。”
    一众普通的茶客,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长安的百姓比其他州县的百姓好太多,因为在天子脚下,吞并田地的事情少有发生,百姓所拥有的田地比较多。
    现在的问题是家中的劳动力不够,田地没犁到位就种植,导致庄稼收成也不好。
    一个身穿锦袍的肥胖茶客,手中盘着两颗圆形碧玉,他朝说书先生喊道。
    “马家庄农具铺贩卖的贞观犁,售价几何?”
    作为长安城的大粮商,他名下除了百顷良田,还有数不清未开荒的地。
    如果贞观犁真的可以单牛犁地,今年他就可以腾出牛和人手,去开发荒地了。
    说书先生看向说话的富商,原来是经常给他赏钱的大老爷,他连忙恭敬回答道。
    “据说500文一张犁,而且还免费保修一年。”
    说书先生也没见过贞观,对其好坏和价格一点都不清楚。
    反正收钱办事,动动嘴皮子罢了。
    “500文一张,倒是不贵。”肥胖富商点了点头,他感慨地赞叹道“马家庄农具铺的掌柜格局真大,不仅三日可退货,还保修一年。”
    他转过头,对站在身后的小厮叮嘱道“二牛,明日你去东市和西市踩踩点,看看马家庄农具铺开在哪里。”
    叮嘱完后,肥胖粮商摇着头,低声呢喃“希望这个消息,知道的人不多吧。”
    他打定主意,三日后马家庄农具铺开业,他派下人去两个店铺买犁。
    即便抢不到前50名也没关系,前100名也能省下不少银子。
    随着各种渠道的宣传造势,几乎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知道了。
    和肥胖粮商的想法一样,不少百姓提前去东西市查看,看看马家庄农具商铺的位置在哪里,开业当天也好快速找到。
    詹事府。
    李承乾从国子监回来后,第一时间来这里找王剪,他心心念贞观犁的贩卖。
    “王大哥,明日就开业贩卖了,你说会不会没人过来买?”李承乾担忧地说道。
    他作为皇子,平日的衣食住行有专人负责,根本不需要他担心钱的问题,所以对商贾之道一窍不通。
    如果不是因为内帑的钱不够用,李承乾也不会着急想着赚钱。
    “殿下放宽心,我已经提前预热好了,明日开售便知分晓。”
    “而且还有5个代理在,殿下也不用担心贞观犁卖不出去。”
    王剪胸有成竹地说道。
    根据王天七等人反馈的消息,现在长安城的百姓都在议论马家庄农具铺开业。
    “行,那孤后日就在这里等你的好消息。”李承乾点了点头。
    翌日,外面天色漆黑一片。
    “别紧张,也千万不要急,我下值后去看你们。”
    他们四人精神非常亢奋,而且眼角还带着血丝,显然昨晚没怎么睡觉。
    王剪叮嘱他们几句后,打着哈欠去上朝了,王天七四人也跟着摸黑出发。
    今天是商铺开业的日子,他们第一次看铺很多东西都不熟悉,所以提前过去做准备。
    天渐渐明亮,一大群百姓神色匆匆地往东西市跑去。
    “瓜娃子跑那么快干什么?是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五婶,你不是腿脚不方便吗?今日怎么跑这么快!”
    一个消瘦的老农,满脸疑惑地喊道。
    任凭他怎么问,其他人都没有停下来搭理他。
    这时候,一个吃着馍的中年男子跑上来了,他好心提醒老农。
    “二大爷,今日东市的农具铺开业,卖最近炒的火热的贞观犁,原价500文一张,今日前50名购买只要半价。”
    “我们这里离东市太远,要快点跑才行,晚了就赶不上这趟好处了!”
    中年男子说完后,也三五下把馍吃完,撒开腿就往东市的方向跑去。
    “我说五婶怎么腿脚变得这么利索,原来有这等天大的好处。”
    老农懊悔地跺了几脚,连忙跑回家拿钱。
    这一幕在长安城的各个坊市里发生,许多后知后觉的人纷纷回家拿钱,加入奔跑队伍。
    东市,马家庄农具铺。
    “整理的差不多了,天八我们开门营业吧。”
    听到门外杂乱的吵闹声,王天七的心跳也加快了不少。
    “好。”王天八点了点头。
    大门缓缓打开,门外的百姓瞬间激动了。
    “开门了!”
    人群里传出一声亢奋的大喊。
    大门还未完全打开,这群人就前推后挤地冲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