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世间万物唯一不变的真理
作者:黑猫和小鱼干   六零年的风从身边吹过最新章节     
    静东
    六月的静东,天气逐渐热了,虽然靠海,但是该热还是热的。
    李俊华的店,如今成了小气候,六月初换了一批高档的夏季服装,不过也有一部分平价服装,她没敢进特便宜那种衣服,觉得跟她目前定位已经不合适了。
    现在,两口子也越来越忙当然也越顺畅,他们俩已经确定,明年高行远明年继续停薪留职,现在在物色新的门脸,准备扩大规模了,也有顾客帮忙推荐不错的位置给他们俩。
    丫丫越来越大,也好带了,周日不去幼儿园,也大多带到店里来,如今自己经营,灵活性很高。
    李俊华也跟经理说了,明年想换店面,这里可以问问有没有人接,也做服装的话,自己就不拆了。
    经理一听,很高兴,还答应李俊华,帮忙看看系统里有没有合适的店,转包给她。
    李俊华在父母离婚后,去看过几次孙兰香,发现母亲一个人在家很能自得其乐,想干嘛就干嘛,也不生气了,只是不太愿意搭理她们。她也不在意,母亲自己高兴就好,不生病,健健康康的,就随她去了。
    李远航跟着小儿子住,爷俩还有个伴,白天爷俩吃食堂,晚上在家随便做,不过李远航也逐渐放飞了自我,晚上偶尔跟着同事出去喝喝酒,反倒是李俊奎,沉寂许多;另外因为脸还没太好,也没办法去静西,其实是不想去;然后跟媳妇打电话也不多,即使打电话,也是简单问问,说几句话,就挂了。
    至于父母离婚、父亲搬到她们这里住的事情,过了黄金时期,就更不容易说出口了。李俊奎的沉寂,很少有人注意到,也许有人注意到了,也没指出来。
    秦素玉后来听了秦观山的话,没有太多询问静东婆家那边的事情,只是又跟医院续了两个月的事假;甚至她想,先待到诺诺一周岁,或者待到过年;然后明年再考虑后续好了。
    蒋兰娟到了后半年,事情交出去差不多了,如今很是享受家庭生活,陪着女儿带外孙女,一起看孩子,做饭,洗衣服。
    蒋兰荣现在乐的看到妹妹的转变,偶尔过来跟她们一起做饭,教她们炖肉,炖鱼,做这些复杂的菜品。
    秦观山一时间动了心,想开个店,目前正在组织(股东),除了亲戚。还有几个不错的朋友,考虑是做综合商店,还是单做服装,这个需要考察一下,也需要做好定位。
    蒋老爷子也支持姑爷的想法,还想掺一脚,
    秦观山因此出去转悠了一圈,考察了几个城市,从大型综合商店,到单一服装商店,两个都有兴趣点,也都有盈利点,目前正在纠结怎么办,他还联系了李长存,拉拢他也一起上。
    李长存说只掏钱,不懂其他! 然后还问了一句,是不是想让素玉回静西了?
    秦观山笑而不答,李长存就明了了!
    秦观山的想法是,目前正在联系的所有的人,都不适合出面,但是他想让女儿出来,做点事情,而不是困在静东,困在那个小家,不太值得!
    秦素玉还不知道父亲的打算,只是安心的教子。对于丈夫忽冷忽热的态度转变,秦素玉多少有些困扰,而且好像很多事情安排给他,就没一个明确的结果。
    比如,让他找帮忙带孩子的人,他没找到;让他去医院那边整理东西,最后也没说东西否拿过去了没,更没说,到时候是否能顺利住。
    索性,秦素玉也不想多问了,反正短期内也不会回去那边了!
    假如李俊奎知道媳妇的思想转变,会不会肠子都悔青了?这也就只有将来他自己知道了。
    李俊奎确实不知道媳妇又续了假期,他还以为六月底媳妇会回去,到时候再讨论孩子的问题,实在不行就得让大姨过来几个月。
    他在等媳妇的通知,可是秦素玉一直没联系他,实在没办法了他就打了一次电话,一问,才知道,媳妇又续了俩月假期,回头要到九月才上班了。
    李俊奎有些失落,觉得媳妇离他越来越远了。而且自从李远航搬到这边后,他就很少出去了,天天上班下班回家,简单做饭,李远航不在家吃饭,他也自己做,那个脸,留了疤,还有一些印记,他不在意长相和外表,但是这个疤痕和印记,提醒了自己是被放弃的那一个人!还是被自己的父母放弃的。
    在单位,李俊奎如今也很少跟人说话,很多人会问他父母的事情,他觉得有些烦躁,没办法明说,也没办法解释。
    静西
    秦观山的想法,正在一步步落实,他跟直属领导沟通后,领导正好也想在县里做个试点,作为商业系统合资合作的先锋队,为商业改革试试水,秦观山一方面下放手里的部分权利,一方面全力以赴做综合商店的后续跟进。
    关于启动和周转资金的预算,组织结构设立、人员安置,经营负责人、运营人才的选拔,他都会考虑。
    蒋兰娟对于丈夫这个越做越大,越来越膨胀的项目表示担忧,而且资金组成决定了后期的发展方向,这个和当初亲戚几家开个普通商店完全不同了,性质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秦观山一听媳妇的说辞就笑了。
    “对啊,以前想咱们几个亲戚,合伙开个小店,但是目前机缘巧合,做个综合商场,也不错呀。我感觉机会难得。”
    “你想好了的话,就行,只是该想到的麻烦,你要提前预判一下,别等退休前扎进去出不来了!”蒋兰娟提醒丈夫,不是没有先例可循的。
    秦观山明白媳妇的思虑,自己也考虑过,但是领导一批复,加上自己的心思,也就顺势了。
    “要不然这样,咱们在老家做个小商店,这个综合项目,少参与一些?”
    蒋兰娟觉得不好,摇摇头,“这样不太好,咱们都不在老家,忽然把店开过去不合适,而且来回跑,没啥意思。”
    秦关山理解媳妇的想法,后来一直没在老家待过,忽然回去,容易让人钻了空子;可是又没有合适的人出面;平房那边,也不太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