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运筹帷幄!关键一战
作者:火燑   重生徐江独子,我绝不下线最新章节     
    “血流成河?”
    林朝阳惊愕不已。
    “徐少,你的意思是,咱们先坐山观虎斗,等他们大打价格战?”
    “对呀!”
    徐雷吐了个烟圈,笑道:
    “既然他们认为产业园发展潜力大,投资价值高,那就让他们大打出手、疯狂厮杀呗!”
    “而且卖出了更高的价格,对京海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啊,要是多卖出十几亿,就够在产业园建一所三甲医院了。”
    林朝阳连连点头。
    “话是这么说,可我真担心,他们拍出个地王,会把产业园乃至整个京海的房价,一下拉到很高。”
    徐雷笑呵呵的摇了摇头。
    “你觉得一个地方的房价高低,是谁决定的?”
    林朝阳皱了皱眉头。
    “肯定不是当地官方决定的,我们想要土地卖高价,也得有人愿意竞拍才行。”
    “而且房地产的各种税费虽然很高,也显然不可能影响到房价,炒房者再怎么炒,也显然不行。”
    “这么看来,好像房价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当地的经济,老百姓有钱买得起,房价才会很贵。”
    “要是一个地方都没什么人,也没啥购买力,那这个地方的房价不仅涨不起来,还会一路暴跌。”
    徐雷笑道:“所以京海的经济发展迅猛,外来人口众多,房价上涨是必然的事情。”
    林朝阳苦着一张脸说道:
    “道理我都懂,可是咱们还没成为一线大城市,房价就已经堪比天海了。”
    “再这么涨下去,恐怕咱们京海,很快就要成为龙国第一个房价破万的城市。”
    “而相比之下,产业园内除了科研人员、技术人员之外,工人每个月到手也就四五千。”
    徐雷微笑道:“房价破万是迟早的事情,而无论他们哪一家,买下这块地建商业综合体,加班加点的干,也得一年时间后才会预售。”
    “而想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不妨采取政策手段,比如产业园每人限购一套商品房,无论是经商还是打工,都得连续缴纳一年社保。”
    “这个政策一出,炒房客要想再炒房,就得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肯定能有效防止那些炒房客,大肆集资买房疯狂爆炒房价。”
    林朝阳顿时眼前一亮。
    限购!!!
    这个政策手段好啊!
    不会影响到园区内的工人和老板,他们买房不会有任何阻力。
    但是对那些炒房客来说,这可就麻烦了啊!
    而如果他们真的铁了心要炒房。
    就得在园区内,找一份工作,或者开一个皮包公司。
    但不管如何,都得缴纳社保,增加园区的社保收入。
    关键是,还得连续缴纳一年啊!
    这大大增加了,炒房客们的操作时间。
    这么好的政策,自己怎么没想到呢?
    尤为关键的是……
    如果能通过限购,压制房价。
    那么是不是限购的范围,是不是还可以扩大到整个京海?
    而且政策手段,也不一定仅仅局限于购房资格。
    还可以在房屋按揭方面做文章。
    比如强行提高首付比例。
    要在产业园买房,至少也要三成首付。
    亦或者,让提供房屋按揭的银行,给出很高的贷款利率。
    让炒房者好好掂量掂量,炒房的成本是真不低。
    连续交了一年的社保才能买房。
    买房还得交三成以上的首付。
    以后每个月,还要还很高的房贷。
    要是这都挡不住他们的炒房热情。
    那还可以加大力度,增加年限。
    一年社保变两年。
    甚至还有一招,限售。
    比如三年内不得转售,五年后出售才能享受税收减免。
    各种手段齐出,肯定能把炒房者,压得根本不敢爆炒。
    更妙的是……
    除了针对炒房者,加以各种打压。
    针对那些热情过头,过于盲目的房地产企业,也能打压。
    比如增加土地供应、提高银行贷款利率、不让银行轻易给他们贷款。
    他们没有了充足的资金,当然不可能疯狂买地建房。
    假如他们真有能耐,通过各种社会渠道筹集资金,也不怕。
    京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提高房屋预售标准。
    一旦贷款不好贷,房子还要建完了才能预售,看谁还敢那么盲目冲动。
    而与此同时。
    京海还可以多修一些人才公寓、廉租房。
    让有住房需求的人才,以及中低收入者人群,也能有房可住。
    总之。
    徐雷一句话,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总务院能针对房产市场,搞全国性的大调控。
    为什么京海,不能因地制宜的搞地方性的调控呢?
    而且这些政策出台,为的也不是自己一己私利,而是整个京海的未来。
    所以徐雷的话,着实是让林朝阳茅塞顿开。
    感觉一下就不迷茫了。
    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儿。
    “好,真是太好了!”
    “徐少,我现在越发觉得,你真是个天才!”
    “听君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
    徐雷呵呵笑道:“别说得这么夸张!”
    “其实限购、限售、增加土地供应、增加融资成本等等手段,你都是知道的。”
    “只是你陷入了思维误区,觉得就咱们龙国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还用不着出手干预。”
    这话,徐雷可并不是胡说八道。
    当初给总务院提意见,不要把房地产经济,搞成国民经济支柱,避免房地产经济泡沫化
    就将另一个世界房价疯狂暴涨、各地严重依赖土地财政、老百姓对房价怨声载道,被迫采取的各种调控手段,提前分析讲解了。
    以林朝阳的级别,当然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参材料。
    只是……
    有手段在手,他却不敢用,觉得还不到时候。
    但徐雷却不一样。
    该出手就出手,哪儿来那么多顾虑?
    真要等房价涨上天,再想调控就难了。
    因为到时候,会有很多人已经买房,甚至是掏空家底、负债累累。
    对他们来说,房子只能涨价,哪能跌?
    所以现在看苗头不对,就赶紧出手压制,才是最好的时机。
    当然。
    这些调控政策,过段时间推出也不迟。
    等王林健、高启强、肖建炆等,杀个血流成河也不迟。
    而且他们疯狂厮杀,拍出了一个超级高价,搞出了一个震惊全国的‘地王’。
    到时候针对房价上涨过快,推出限购政策,既顺应了民心,又响应了总务院的房住不炒的政策。
    岂不是一举两得?
    如果再加上这一次土地拍卖,可以让京海大赚一笔。
    就算中拍者事后反悔,不愿意全款付清成交,那么也能没收他五亿保证金。
    五个亿啊!
    白赚这么一笔钱,能做不少事了,更别说事后还能继续拍卖。
    这么算下来,那就是一举三得了。
    想到这些。
    林朝阳真是笑得合不拢嘴。
    和刚来的时候,心急如焚、满脸愁容的样子,完全变了一个样。
    喝了一口茶后,林朝阳岔话说道:
    “对了,赵立冬进去了后,京海的政法书纪一职就空出来了。”
    “这么一个重要的职位,你觉得应该让谁上去更好呢?”
    徐雷一怔。
    好家伙!
    林朝阳你这是给老子出难题啊!
    这么重要的职位,你居然问我的意见。
    咱俩到底谁才是京海的一把手?
    不过……
    转念一想。
    徐雷觉得,有实力是真的爽啊!
    以前被赵立冬联手陈泰欺负的时候,只能一边硬刚到底,一边利用录音笔,寻求何黎明的帮助。
    之后实力有所增长,但想要帮曹闯提拔为副局,却也只能拿飞宇电子厂扩能改造工程,去和赵立冬交换。
    而如今。
    京海一把手和自己喝茶聊天,畅谈房地产调控政策,还主动询问自己谁更合适当接任赵立冬。
    徐雷相信,自己举荐的人,肯定百分之百能接任。
    但问题是……
    举荐谁呢?
    曹闯吗?
    显然他还不够资格啊!
    他现在还只是副局,要晋升也是先转正。
    不过孟德海调任青华区,担任一把手后,局长一职就一直空缺。
    省里也只是空降来了一个副局郭文建,而且一直不温不火。
    所以……
    要说最合适的人选,显然是孟德海。
    他去了青华区后,也干出了不小成绩。
    甭管他私底下,和高启强是否有勾结。
    但不管是拆迁修建环城大道,还是进行老旧城区改造。
    甚至是莽村那么棘手的地方。
    也在他的力推之下,高启强顺利搞定。
    在强盛集团效率极高的施工建设下,途径莽村的那一段高速公路,以及在村里征地修建的大型服务区,是最先建成投用的。
    成绩如此斐然。
    那么从青华区调回市里,提拔接任赵立冬的职务,也算是合情合理。
    而自己能看到这一点。
    孟德海那个在省里工作的舅舅‘黄老’黄严军。
    从事组织工作多年,门生故吏众多。
    他发现有机会提拔侄儿。
    又怎么可能会漠不关心?
    “我觉得孟德海不错。”
    “他在京海工作多年,调任青华区之前,本身就主管市警局。”
    “级别够,成绩也有,火线提拔上来接任赵立冬,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林朝阳笑道:“嗨,咱俩真是想到一块去了。”
    “孟德海确实是不错,从警那么多年,经验丰富。”
    “把他提拔上来,全面主管京海的政法工作,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说罢,林朝阳端起茶杯,浅酌了一口。
    又闲聊了一会儿后。
    林朝阳便起身告辞。
    夜幕下。
    桑塔纳轿车缓缓驶出徐家别墅后门。
    驶出了一段距离后,才开灯前行。
    而由始至终。
    别墅的后院后门,都没开灯。
    避免有人认出了车牌,知道林朝阳竟然深夜造访徐雷。
    “赵立冬进去了,孟德海提上来。”
    “高启强要是知道这事儿,肯定睡着了都能笑醒。”
    暗暗感慨之余,徐雷转身便要回屋。
    而这时候。
    前院照来雪白的灯光。
    这可是led车大灯,特有的光芒。
    而现在的汽车,哪怕是进口的奔驰宝马奥迪,车大灯都是光芒泛黄的卤素大灯。
    家里就只有刚提车不久的,纯国产的华龙轿车,才会将科技配置拉满,用上先进的led车大灯。
    “徐江回来了吗?”
    “肯定是爸回来了。”
    高小凤立马脚步欢快的,去前院迎接。
    徐雷不急不慢的跟在后面。
    到了前院一看。
    好家伙。
    两个保镖正奋力将徐江,从后排座弄出来。
    “卧槽!几个菜啊,居然能喝成这样?”
    听到徐雷的声音,烂醉如泥的徐江,睁开眼帘。
    有过醉酒经历的人都懂。
    哪怕喝得天旋地转、头晕脑胀,路都走不稳。
    但耳朵还是能听得见,脑子还是有一些理智。
    扒开挡路的保镖,永远都穿白西装的徐江,一脸酒红的看向徐雷。
    “儿砸,你……你过来!”
    “过来干啥?你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哎唷,我今儿组了个局,把高启强、王林健他们几个,统统喝趴下了了。”
    徐江打了个酒嗝后,扶着车门慢慢站起来。
    “他们几个小趴菜,居然想喝过我,哼,门都没有!”
    “我徐江是谁?我他妈在京海,喝酒就没怕过谁。”
    徐雷蹙眉看着徐江。
    能喝成这样,显然是聊开心了。
    而这样的开心,显然只是表面和气。
    往前两步,徐雷冷笑问道:
    “他们几个,真要打个头破血流了吗?”
    徐江嘿嘿一笑。
    “不然呢?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为了争项目干一架,也不合适啊!”
    “唯一的办法,就是砸钱,比一比到底谁的胆子更大,谁的钱更多。”
    “不过真要这么玩,我觉得高启强肯定玩不过老王和老肖啊!”
    “他强盛集团承建的项目太多了,本身就已经负债累累。”
    “真要和老王老肖火拼,他哪有那么多钱?”
    徐雷语气淡淡的说道:
    “他找过我,想让我出面给他担保。”
    “什么?”
    徐江猛然瞪眼,眼睛鼓得很大。
    “你答应了吗?担保可不是一件小事儿啊,万一他破产倒闭了,欠的钱,就要你替他还。”
    “之前我有个朋友,就是因为替别人担保,结果对方偷偷卷款逃亡国外,他被银行讨债,差点被搞破产。”
    徐雷淡然一笑。
    “你觉得我有那么蠢吗?”
    “我让他先把项目搞下来再说。”
    “要是项目都没搞到手,我担保个屁啊!”
    徐江愣了一下后,哈哈大笑。
    “好,这主意好!”
    “他高启强要是主场作战,都啃不下这块大肥肉。”
    “那他还有什么资格,当京海地下大佬?还混什么混?”
    “不如早点灰溜溜的回旧厂街,继续摆摊杀鱼,还搞个屁的房地产!”
    徐雷笑而不语。
    默默看向强盛集团总部的方向。
    有压力才有动力。
    要是这一仗都打不赢。
    那他这辈子,别说混成龙国的地产巨鳄,一辈子都会过得窝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