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我徐雷,要把格局打开!
作者:火燑   重生徐江独子,我绝不下线最新章节     
    “什么?让我买下来?”
    湖边上。
    徐雷一脸惊愕的看着李达康。
    “你知不知道,这个会所占地面积有多大?房屋建筑有多少?”
    李达康笑道:“我当然知道,刚刚沙书纪,才带我们参观了一圈。”
    “也正是因为知道这里有多大,拍卖价格一定会很高,所以才找你。”
    “毕竟放眼整个龙国,还真找不到比你更有钱的人,能够接手这里。”
    徐雷笑而不语。
    起初原本以为,李达康是要找接盘侠。
    想将这个超级庞大的高尔夫会所卖掉,也好为国挽回一些损失。
    但仔细一想。
    却觉得很不对劲。
    因为如今龙国经济发展极为迅猛。
    而京州作为汉东的省城,凭借不错的工业基础,大力发展高铁产业。
    现在这个会所,看似处于京州西郊,位置有一点偏远。
    但随着京州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
    现在很偏僻的位置,恐怕要不了两三年,就会变得繁华热闹起来。
    到那个时候。
    光是土地价格的暴涨,都可以让自己大赚一笔。
    更别说,利用这段时间在这里大兴土木。
    保留现有的豪华独栋别墅,将恢弘气派的古堡改成五星级酒店。
    拆了高尔夫球场,改建联排别墅、高层住宅。
    将来必然凭借不错的地理位置、漂亮的自然景观。
    成为京州数一数二的高档住宅小区。
    因此。
    现在用几十亿来接手,要不了几年,就能市值数百亿。
    眼光精准的李达康,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所以……
    哪儿是让自己接盘?
    分明就是想让自己发大财。
    估计他这是在投桃报李,报答知遇之恩与救命之恩。
    背负双手,徐雷抬步往伸入湖中的栈桥走去。
    李达康默默跟上。
    来到栈桥边,徐雷看着碧波荡漾的湖水,幽幽说道:
    “说实话,这地方要是买下来搞房地产,要不了几年肯定就能发大财。”
    “但这么好的位置,这片好山好水,如果只是用来搞房地产,实在是有点可惜了。”
    “可惜?”
    李达康有些纳闷的说道:“虽然这个会所的形成是有问题的,但这块土地用来搞房地产开发,却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你买下来改建成一个上万套房子的超大高档小区,每平米卖个几千块,肯定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怎么会说可惜呢?”
    这么简单的算数问题,徐雷当然会算。
    哪怕一平米只赚一两千。
    一百多万平米的超大小区,就能赚二三十亿。
    在经济上行、房价必涨的时候,房地产就是这么赚钱。
    “我说的可惜,是觉得这片地段和条件都不错的土地,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建成一座大学。”
    “啊???”
    李达康愕然一怔。
    “建大学?”
    “徐总,哦不,徐少,你怎么会突然有这个想法呢?”
    “建一所大学,需要建教学楼、科研楼、办公楼、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等。”
    “光是基础设施建设,就要花费不少,更别说还要采购大量的教学仪器、办公设备,花巨资聘请教职工。”
    “哪怕建成之后,能顺利招生上万人,一年收的学费住宿费也没几个钱,学生们的生活开销也并不会很大。”
    “所以在咱们龙国,高等院校基本都要靠拨款,才能勉强维持运营,你要是投资建个民办高校,没有拨款就更难运营了。”
    其实还有一些话,李达康没好意思说出口。
    他知道徐雷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同时,还在其他行业领域的大规模投资。
    徐雷连生态农业都能投资,那么涉足教育领域,也是迟早的事情。
    但如果是以盈利为目的,显然没必要投资建大学。
    搞搞校外辅导机构、优质民办中小学。
    甚至名牌连锁幼儿园,也显然更能赚钱。
    在国内有众多高校,并且还在持续扩招的大背景下。
    投资建民办高校,那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而如果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自然更没必要。
    自从确定了‘科技强国战略’。
    龙国更加重视教育。
    许多高校都大力扩招,围绕机械、电子、材料、医学、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等等,新开了很多专业。
    加上龙国本身就是一个人口大国,进入高校的学生会很多,很快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就会上千万之多。
    即便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大学里混日子的,没有真凭实学。
    也有一部分是选错了专业,并没有发挥天赋特长,学有所成。
    但千万级的庞大基数,也足以涌现出不少优秀人才可用。
    徐雷又何必自掏腰包,冒着亏本的风险,专门建一所大学?
    况且这片土地,用来搞房地产项目,还是稳赚不亏。
    稳赚不赔的买卖不做,非要做亏本的生意。
    李达康自然有点搞不懂。
    而徐雷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不急不缓的说道:
    “老李,我想建的大学,和你想象的见过的,是不一样的。”
    “现在的大学,普遍都重理论、轻实践,所学的知识往往还很落后。”
    “所以我想建一座紧跟时代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大学。”
    “学生们不仅仅只是上课读书,还要勤于动手、勇于探索,在校期间就学到了本事、积攒了经验。”
    李达康有些疑惑的说道:
    “照你这么说,赶着基建狂潮,需要大量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他们在你这儿读书,就得真动手修路、架桥、建房、挖隧道?”
    徐雷重重点头。
    “没错,学软件工程的,就得真学编程开发软件,学机械设计制造的,就得真动手加工制造。”
    “而学化工材料的、生物制药的,就得多在实验室里搞研发搞实验,而不是一天天的只知道读书硬背,应付考试。”
    李达康唇角微抽。
    “现在的大学,也不是不想让学生们多动手实践,而是安全问题和成本问题,都不容忽视啊!”
    “你让学软件开发、工程设计的,多实践动手还问题不大,多装点电脑也就行了,可那些需要工程实践和项目实验的呢?”
    “就拿土木工程来说,哪怕你只是让学生们,多个专业一起协同,共建一小段路、修一小幢房,这也是不小的成本啊!”
    徐雷淡淡一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不真金白银的猛砸教育,难道你还真指望学生们自学成才啊?”
    “可是……”
    李达康看了一下周围。
    “可是你这么做,自己百分之百会赔钱,而且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见得能为你所用,这不可惜了吗?”
    徐雷不以为意的淡然笑道:
    “没什么可惜的,做人哪能什么都算计利益得失?”
    “搞一所新型大学,既培养了人才,又为高等教育的革新探路。”
    “这样的公益行为,不仅是我个人的想法,也是众多富商朋友们的心愿。”
    “大家赚了这么多钱,几辈子都花不完,也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社会才对。”
    李达康恍然大悟,明白了。
    身家上千亿的徐雷,这是要和富豪朋友们,一起搞慈善啊!
    传统的捐资助学方式,已经屡见不鲜。
    比如给偏远农村地区捐钱,改扩建校舍、提供免费餐食、文具衣服鞋袜等等。
    包括给大学捐钱捐物,建图书馆、科研楼、体育馆之类的,或者直接给贫困学生发奖助学金。
    这些方式,对教育事业是有不小的帮助。
    而能不能再现有的捐资助学方式基础上,有所创新?
    能更好的帮助教育事业发展进步,帮助贫困学生改变命运。
    李达康觉得。
    徐雷这个想法,是真的不错。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泱泱龙国十几亿,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那种不学无术,都能靠背景关系,找到铁饭碗好工作的人,毕竟是少数。
    绝大多数的普通人,都要靠自身的努力,去找一份工作挣钱吃饭、养家糊口。
    越是家境艰难,就越是需要靠读书改变命运。
    尤其是农村的寒门子弟。
    考上大学就已经很不容易。
    读四年的大学,就花费更多了。
    有的人甚至是借钱贷款读大学。
    要是不能学有所成,找到一份好工作。
    还怎么买房买车、恋爱结婚、生儿育女?
    所以要考虑到现实问题,就不能理想主义。
    不可能让每个人实现理想,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专业和工作。
    人尽其才,是不可能的。
    要从实际出发,要真正的帮助到莘莘学子。
    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针对性开设专业、培养人才。
    让莘莘学子学到时代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自然就很容易找到好工作。
    而不是让大家,稀里糊涂的报个专业,糊里糊涂的读了四年。
    最终大学毕业后,却陷入迷茫。
    根本不知道,学到了什么,又能做点什么。
    最终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从零开始,去做了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以至于让不少人觉得,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四年的大学光阴,好像都没什么用。
    因为现在的教育圈子里,存在不少学阀。
    专业的设置,其实不是为学生就业着想,而是为那些教授和导师服务。
    就像西方经济发达,他们就疯狂鼓吹西方的一切。
    学习西方的经济、艺术、人文,才是向先进、文明、自由靠拢。
    就算浪费了大量的社会的资源,创造了一堆毫无价值的糟粕学术,培养了无数迷茫的大学生,又有何妨?
    反正他们可以自成一派,可以同流合污、名利双收,根本不管学生们能不能找到工作,会不会心存怨气。
    因此。
    想要帮助更多人,想要真正的行大善。
    徐雷还不如利用他超前的眼光,帮助更多的人,尽快尽早的学到真本事。
    让大家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可以挣到很高的薪水,可以让一家老小过上好日子。
    这才是真正的助学。
    这才是真正的实现共同富裕。
    像那种功成名就之后,就抠门吝啬不回报社会的。
    那种利用自身名气和影响力,出书上节目,灌心灵鸡汤教做人的。
    思想境界和做人格局,又岂能和徐雷相比?
    灌一万句心灵鸡汤,不如讲一句未来发展。
    说无数回创业成功经验,不如说一下就业形势。
    真正要追求理想,实现人生目标的人,少之又少。
    绝大多数人,是要活在现实中,要穿衣吃饭,想过富裕生活。
    徐雷建一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真才实学、培养专业技能的大学。
    既是为国培养人才,也是为科技强国、产业升级出力,更是为广大学子创造改变命运的机会。
    哪怕这么做的代价,是不搞房地产,会少赚很多亿。
    但徐雷已经是公认的龙国首富。
    他的飞宇电子科技,本身就已经日进斗金。
    他还投资涉足了很多行业领域。
    赚钱,对徐雷来说,已经是最简单的事情了。
    假如对钱已经没什么追求,又不沉迷于享乐。
    肯定会有人,猜想徐雷可能会对权力感兴趣。
    如果徐雷真的控制不住,贪图权力。
    那么他的好日子,恐怕就要到头了。
    所以……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
    以徐雷的格局和智商,当然知道做慈善捞名声,是最好的选择。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手扶栏杆,李达康和徐雷并肩而立,极目远眺。
    “格局打开,确实心境都不一样了啊!”
    徐雷哈哈大笑。
    “我他妈哪有什么格局啊!”
    “就是看上了这座湖,想以后老了可以经常来这儿钓鱼。”
    “如果建成了商业住宅小区,老子钓鱼肯定会被人说闲话。”
    “但如果这是老子投资打造的大学,学生们见着我钓鱼,还得毕恭毕敬的叫我一声校长好!”
    李达康闻言,也不由仰天大笑。
    “那我到时候也来钓!”
    徐雷摇头。
    “你不行,你钓鱼技术太烂!”
    “嗬,徐少你可别瞧不起人,我他妈钓不起来,就撒渔网捞,捞起来给全校师生做酸菜鱼吃!”
    “好啊,到时候我撑船,你撒网。”
    “那我负责干什么呢?”
    沙瑞金笑呵呵的走过来。
    “能不能让我负责杀鱼?我杀鱼可是一把好手!”
    徐雷回头看向沙瑞金。
    “你杀鱼?这不大材小用吗?让我兄弟高启强来,他特别会杀鱼!”
    正当三人有说有笑之时。
    秘书高小凤,急匆匆的拿着手机快步走了过来。
    看着高小凤难得的面露难色,徐雷便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
    “有什么事儿,就直说吧!”
    高小凤看了一眼李达康和沙瑞金后,叹息道:
    “好消息是,咱们龙国正式加入世贸了。”
    “坏消息是,以米利为首的西方各国,对我们正式发起了贸易制裁!”
    “严禁我们在反恐战争期间,销售无人机及其零部件,转让相关技术!”
    沙瑞金和李达康,立马面色一紧。
    而徐雷却是淡然一笑。
    “这算什么坏消息?”
    “反正该来的,迟早会来!”
    “他们真要有本事,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