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扯虎皮,拉大旗
作者:火燑   重生徐江独子,我绝不下线最新章节     
    京海别苑。
    最大的包厢,海棠阁。
    赵立冬一路小心翼翼来到包厢,生怕被人撞见。
    身份特殊的他,当然不能随便接受商人的宴请。
    但今天为了彻底摆平陈泰离奇死亡案。
    他也不得不厚着脸皮,冒着被人发现的风险,斗胆前来赴宴。
    然而……
    当他走进包厢后,却顿时有些傻眼。
    还没到中午,围着超大圆桌,已经坐了十几个人。
    他本以为今天中午这顿饭,就自己和赵瑞龙,宴请徐雷父子俩。
    结果一看这么多人,当然心里咯噔一下。
    众人原本正热烈讨论。
    联翔电脑总裁杨庆元,看到赵立冬后立马微笑起身,招手示意。
    紧接着,其他人也纷纷侧目,相继起身。
    “三叔,你来得正好,快来这边坐!”
    赵瑞龙笑呵呵的起身招手。
    将徐雷左手边的位置,腾出来让给赵立冬。
    赵立冬挤出一丝微笑。
    再一次目光扫视一遍,然后顿时心里踏实了。
    因为在座的很多人,要么认识,要么眼熟。
    虽说一个个都是商人,但基本都是电子信息产业相关。
    自己出席这样一场宴会,即便被人发现,又有何妨?
    京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可是自己提名发起的。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自己和相关企业负责人,联络一下感情,有什么不对的?
    多交流多沟通,才能更好的招商引资、更精准把控产业发展方向、更扎实有效的推进产业园区发展……
    忐忑的内心,顿时变得踏实下来。
    赵立冬自然露出微笑,向众人点头致意。
    紧接着,便不急不缓的走向徐雷。
    徐雷微笑起身,朝众人说道:
    “赵书纪大家都不陌生吧?今天我把他请过来,就是想和大家好好聊聊,京海将如何全力打造芯片全产业链。”
    听到这话,赵立冬顿时脑子嗡的一下,一片空白。
    什么鬼?
    什么叫芯片全产业链?
    徐雷你什么时候邀请我了?
    明明是赵瑞龙叫我过来吃饭,我顺便过来蹭饭而已。
    不对!
    我不是来蹭饭的,我是来谈陈泰的离奇死亡案。
    想让你出面给曹闯打个招呼,让他别一查到底。
    我他妈一个管政法的,怎么知道如何打造什么芯片什么链?
    这一刻。
    赵立冬真的脑瓜子嗡嗡响。
    但从政多年,什么样的世面没见过?
    虽然暂时不搞懂,徐雷为什么要这么说。
    但处变不惊的本事,赵立冬还是有的。
    “大家好,我代表京海市,非常希望大家积极的建言献策,让我们京海又快又好的打造芯片全产业链。”
    虽然根本搞不懂,什么是芯片全产业链。
    但并不妨碍,赵立冬冠冕堂皇的说场面话。
    “好,有赵书纪这番表态,我们就更有信心了!”
    杨庆元带头热烈鼓掌。
    其他人纷纷热情拍手点头叫好。
    这一下,赵立冬自然是更懵了。
    心里不禁暗想。
    妈蛋!
    自己刚才该不会说错什么话了吧?
    该不会一不留神,就掉进了徐雷精心设计的陷阱吧?
    不过徐雷刚才说了‘如何全力打造’。
    而自己又说了是让大家‘建言献策’……
    那么不管怎么说,今天也就只是一个非正式的讨论。
    真要发现有什么不利于自己的,事后也完全可以予以否认。
    暗暗打定主意,赵立冬微笑招手,示意大家落座。
    而徐雷也并非是要把赵立冬往死里坑。
    为了让他尽快搞清楚状况,落座后就立马说道:
    “对汽车来说,发动机很重要,动力强不强、质量好不好,几乎决定了一辆车的性能。”
    “而对手机、电脑、冰箱、空调等各种电子产品来说,芯片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发动机对于汽车。”
    “所以对于芯片这种,能决定电子产品性能的关键核心零部件,我们必须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徐雷一番简单朴实又接地气的话,很快就让赵立冬搞明白了。
    原来徐雷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只是研制生产音乐播放器mp3了。
    他是想要带着众多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进军电子信息产业最高端的芯片领域。
    说白了,就是想自己研发设计制造芯片,让众多厂商用国产芯片,不再从西方国家进口。
    不过……
    芯片作为当今世界,最尖端的高科技产品。
    包含众多学科、涵盖众多行业、凝聚众多科技……
    并不是徐雷一个人,说想造就能造的。
    光是芯片设计,就包括逻辑设计、电路设计、图形设计……
    而芯片制造,又需要利用包括光刻机在内的众多先进设备,对高纯度硅晶圆进行切片、研磨、氧化、刻蚀、离子植入、电极蒸煮……
    哪怕是封装测试环节,也很不简单。
    需要划片、装片、塑封、电镀、切筋成型、电性测试、老化测试等等。
    总之。
    要想打造出一款性能先进、质量可靠的芯片,需要上下游很多的厂商通力合作。
    而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的变化,大家又需要一起不断的更新迭代技术、精益求精。
    因而芯片产业链,需要源源不断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是一个典型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密集型产业链。
    不仅前期投入巨大,后续还要源源不断的砸钱。
    这种高投入、长周期的投资,很显然需要政策上的扶持,以及市场上的力挺。
    毕竟这种百亿级的投资,要是没有官方的优惠补贴政策,怎么搞?
    而如果辛辛苦苦造出来的芯片,没有市场销量。
    赚不到钱,又怎么持续投资?
    徐雷的设想很简单。
    研制出性能优异的芯片,获得不错的市场销量,赚到钱后继续研发更加先进的芯片……
    而要想形成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第一步当然就是要投资打造出芯片产业链。
    只要产业链形成了,芯片研制出来了,性能质量都错,市场销路自然就打开了。
    只不过……
    万事开头难!
    光是要打造芯片全产业链,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不是说飞联科光电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在实验室条件下,研制出了性能优异的芯片就行了。
    科研实验和工业生产,差别是很大的。
    实验室里搞科研,可以为了性能和质量,不惜成本和时间。
    哪怕成片率很低,合格率不高,也无所谓。
    但工业生产就不行了。
    要想赢得残酷的市场竞争,不单单性能要足够先进,还得质量好、成本低、产量大、周期短。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
    徐雷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一个人、一家企业,就把整个芯片产业链全部做完了。
    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太多太多,根本就不是凭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关键还要不断的解决。
    如此庞大又复杂的高端制造,即便是西方发达国家,也不是一家企业、 一个国家就搞定的。
    即便如今芯片的制程精度还并不高,也需要大大小小,上百家企业合作才行。
    随着芯片制程的精度越来越高,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需要参与分工协作的科研机构、企业单位也会越来越多。
    眼下。
    电子信息产业还没有蓬勃发展,西方发达国家还没有形成强大产业壁垒。
    而龙国90纳米制程的国产芯片,即将横空出世。
    要想率先抢占高端芯片市场,当然就得尽快形成一个芯片产业链,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
    等其他国家跟上来的时候,龙国经靠卖90纳米芯片赚到了不少钱,并持续科研,研制出45乃至30纳米级的。
    等他们再奋力追赶上,28乃至14纳米级的也问世了……
    总之。
    一步领先,就很容易步步领先。
    因为你走在了行业前列,赚到了最多的利润,可以源源不断的持续科研。
    而起步落后的人再想追赶,不仅意味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成本,还得耗费很长的时间。
    好不容易研制成功,却还只能达到你上一代芯片的水平,根本比不上你最新一代的芯片,自然没办法在中高端领域和你竞争。
    “……先发制人,后发就要受制于人啊各位!”
    徐雷目光环视一圈后,语重心长的说道:
    “造不如买的思想,咱们必须要彻底抛弃。”
    “不能因为国外有便宜好用的芯片可以进口,我们就不搞自主研发,就不用国产芯片。”
    “且不说现在我们进口芯片,本身就已经花费不菲,一旦将来意识形态发生转变,他们把我们当敌人咋办?”
    “不卖我们芯片,或者卖我们更高的价格,难道我们到那个时候,才开始奋起直追,从低端芯片开始搞自主研发吗?”
    “即便要追赶,别人也可以在技术专利、设计软件、加工设备等等方面,对我们卡脖子,全方位的封锁和压制我们追赶。”
    “所以我们必须要趁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还没有蓬勃发展起来,就加快进行投资布局,打造好我们的芯片产业链……”
    作为一个穿越者。
    徐雷当然不让自己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惨痛教训,在这个世界再一次上演。
    但这样的道理,徐雷可以很容易说服包括范明远在内的高层。让他们尽早醒悟、提前布局。
    想让相关企业,掏出真金白银,跟自己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豪赌一把,那可就不太容易了。
    这毕竟不是花个几百万几千万建一个厂就行了。
    还需要招聘大量优秀的人才、购买或研制先进的生产设备。
    需要数年如一日的,不断烧钱搞科研,不断攻克技术难题、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口头上的支持,谁都会说。
    但实打实的一起拼,却不容易。
    而本就有意讨好徐雷的赵立冬,当然也知道任何一个产业,都只有实现了自立自强才能有发言权。
    要不然就像龙国现在的汽车,随便一辆桑塔纳,都要卖十几万。
    既然徐雷都如此看中芯片产业链。
    而京海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又是自己提名打造的。
    这不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吗?
    一旦徐雷把芯片产业链打造好了。
    那么京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必将成为整个产业的龙头。
    毕竟芯片都能造了,那么研制生产手机、电脑、家电、通信装备、各类光电设备等等,还不容易吗?
    产业园蓬勃发展,自己也会跟着受益匪浅啊!
    于是乎。
    明知道徐雷今天是小小的坑了自己一把,是要扯虎皮拉大旗。
    但已经上了‘贼船’的赵立冬,也没办法回头了。
    总不能现在说,大家别跟着徐雷研制生产芯片,小心竹篮打水一场空吧?
    因而徐雷刚说完后,他立马语气铿锵有力的表态:
    “要想大力发展我们龙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芯片就必须要实现自主研发制造,避免将来被西方人卡脖子。”
    “鉴于打造芯片产业链,投资大、周期长,我现在就可以向大家郑重承诺,我们京海一定会竭尽所能的大力支持。”
    “像税收减免、资金补贴、土地出让、人才引进、科研奖励等等,我们能给政策一定会给到位,让大家绝对毫无后顾之忧。”
    铿锵有力的说完后,赵立冬不由自主的将目光看向徐雷。
    仿佛无声在问。
    徐少,你看我说得够霸气够鼓舞人心吧?
    要是觉得我说得不错,还不赶紧表扬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