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赵场长管理农场屈才了
作者:吃货老三   四合院苟生七十年最新章节     
    “高顾问,按您的习惯来厨房必定是找吃了,您还没有吃晚饭吧!”食堂负责人问道。
    “可不,我们这一路都没怎么停留,就等着回家吃饭呢!来吧!搭把手吧!”高小歪回答道。
    “那您想吃点儿什么?”
    “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回家了,我必须给自己整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
    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
    亲人朋友即将踏上旅程,一碗热腾腾的饺子,象征着团圆和祝福,愿他们一路平安,顺利到达目的地。
    归来时,一碗香气四溢的面条,则是对归来的欢迎和喜悦,表达着对重逢的期待和欣喜。
    每当饺子在锅中翻滚,热气腾腾,都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不舍和祝福的深情。每一个饺子都包裹着家的味道,让人在品尝时,不禁回想起家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
    下车的面,则是另一种情感的延续。面条顺滑爽口,汤底浓郁醇厚,每一口都仿佛在诉说着归来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面条长长的,就像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愿每一次归来,都能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幸福。
    无论是上车的饺子还是下车的面,都是人们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它们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
    在每一个离别的瞬间和重逢的时刻,它们都默默地传递着人们的情感和祝福,让人们在旅途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
    这个食堂负责人当年可是跟高小歪在厨房里打过交道的,他的厨艺虽然一般,但是厨艺启蒙那就是高小歪教的。
    现在高顾问下厨,那不管吃没吃晚饭必定不能错过。
    就像当年合作打下手一往,他去厨房端了大半盆面出来。
    “不是,你想干嘛?我们就八个人没吃饭!”
    看着他盛面的架势高小歪都吓着了,那大半盆的面粉做成面条够二十个人吃了。
    “高顾问,您就信我的吧!您下厨,赵政委还来了,不管吃饭没吃饭的都会陪一碗的。就这个还是我按照村里老人们才有资格陪着吃准备的,要是放开了您信不信一袋面粉不够用。”
    他这么说高小歪还真信,就人们现在这个热情劲儿,让他们整宿不睡陪着赵场长,人们也都是精神头儿十足。
    看着他热情的准备帮着和面,高小歪被食堂负责人的热情给逗笑了,他挥了挥手,示意对方稍安勿躁。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的好意。这么多面,我们肯定也吃不完。”高小歪笑着解释道。
    “不过,我建议你分成两份来和面,一份做8-10个人的量,一份活好了先醒着。我们先做八个人的份量,如果不够,再添也不迟。”
    食堂负责人听了,虽然有些不甘心,但还是点了点头,按照高小歪的吩咐去准备了。
    很快,厨房里就响起了忙碌的声音。高小歪熟练地揉面、擀面、切面,每一个步骤都显得那么得心应手。他的手法快速而精准,仿佛在做一件艺术品。
    不一会儿,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就端上了桌。面条细滑筋道,汤底浓郁可口,香气四溢。
    面条下锅前高小歪委托食堂负责人帮着煮面,他自己出马去请赵厂长过来吃饭了。
    他方法很简单,只要告诉人们赵政委奔波了一天也累了,大家都先回去休息,赵政委吃口饭也就要休息了,明天一整天赵政委都在农场,他会跟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吃饭的,有什么话明天再说。
    说别的不管用,说赵政委累了,一说一个准,村民们都非常主动的离开了,个别不舍得走的也让老人们一脚一个踢回家了。
    食堂里人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这美味的面条,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
    “高顾问,您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食堂负责人由衷地赞叹道。
    “哪里哪里,都是大家捧场。”高小歪谦虚地回应着。
    这顿饭,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次情感的交流和传承。
    赵场长来跟老伙计们再续前缘,高小歪来回家寻根溯源。
    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这种习俗在人们心中扎下了根,成为了他们对家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而高小歪的这碗面,则成为了这种情感传递的媒介,让人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饭后人们纷纷离去,但那份温馨和幸福却留在了每个人的心中。留下空荡荡的食堂记录着刚刚大家相聚时的喜悦和情缘。
    “高顾问,原来赵场长这么厉害!”
    “你们打听清楚了?”
    “是啊!是啊!赵场长文化好,还是革命老前辈,参加过那么多的战斗!”
    “赵场长应该在军队发展啊!好好的革命军人首长,来管理农场,真是屈才了!”
    听到这几个混蛋最后一句话,差点没有给高小歪气晕过去,奶奶的,自己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农场,让这几个混小子说的配不上赵场长。
    就农场现在的规模,赵场长退休妥妥的部级领导待遇,他想问问哪里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