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坎坷身世
作者:遗忘860720   四合院之阴谋算计最新章节     
    鲁子轩肯定回答
    【吃啊,还贵呢,以后的玉米面很贵的。
    因为以后的工业技术比较好,把高营养的都提取出来,其他的都做了工业品,或者动物饲料。
    等咱把家当置办齐全了,我教您一些外地人做吃食的方法,肯定让您吃的更好。】
    “其实妈倒不在乎吃什么,更想赚钱,就像你说的,有了钱才有底气,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
    现在这个年代对女人确实苛刻了点儿。一直以来我们学的都是三从四德。
    女人一般都是不出门的,出门干活儿挣钱的女人,基本上都是没有依靠了才去做的,所以你给我说的要去做买卖,我真的挺害怕,也怕你爸知道。”陈萍如是说着
    鲁子轩赞同【您说的很对,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规则和社会文化背景,以前我确实有些想当然了,不过有一样是不会变的,那就是强者为尊。
    如果有时间,您可以看一些关于算账或者会计方面的书,找一份工作,这样您可以经济独立,我是真不想让您蹉跎自己的人生,依附任何人】
    陈萍很欣慰的说:“嗯,妈知道,其实我能这样生活很开心,只要能听到你的心声,我就觉得自己有了全世界。
    每天啥也不想,就想一直守着你,我觉得自己挺自私的。
    有时候想让你长大,变成大树,让所有人知道你的优秀,又不想你长大,可以永远抱着你,抱着我的全世界。
    我是不是像个神经病?呵呵”
    鲁子轩开夸
    【怎么会呢?您这是没有安全感,也是一种焦虑,每个人都有的。
    老妈,您不用想太多,您那么美艳出众,那么温柔体贴,那么善解人意,那么坚毅果敢,那么…
    您看,您多优秀,我还怕您嫌弃我呢,所以才会帮您出谋划策,就是怕您有一天会抛弃我呢。】
    陈萍一扫阴霾:“怎么会呢?你不说,我都不知道自己这么多优点。虽然知道你是哄我,但就是开心。
    儿子,你咋这么会哄人呢,不行,我得把你藏起来,免得被人勾走。哈哈…吃饱喝足了,去逛街喽”
    【走喽。大王叫我来巡山啊,我把世间转一转…】
    听着儿子好听的歌声,陈萍关上房门,开开心心走向院外
    鲁子轩建议【老妈,这样,咱先逛,看到想买的记下,然后再找个驴车或者板车来拉,您不用一边抱着我,一边还要拿东西】
    陈萍没意见:“行,都听我儿子的”
    鲁子轩指着【老妈,这边有个布店,咱去看看,我教您做套舒适的内衣,再做个婴儿背带,抱着背着都方便,外衣就免了,怕露富】
    陈萍心中熨帖“哎呀,我儿子咋这么贴心,不过内衣就算了吧,现在就挺舒服的,你说的背带有点儿意思,可以试试”
    说着娘俩就走进布店,先打量了一圈,卖的品种是真多,有黑,灰,白,红,棕,蓝,绿,粉等各种颜色的棉布还有七八种花布,反正样式挺多,价钱也动人。
    看好了布料,问好了价格,在鲁子轩的洗脑后,陈萍挑选了两尺黑色粗麻布,三尺青色细棉布,一共花了4万。
    鲁子轩还一个劲儿撺掇着买旗袍料子,把陈萍弄得哭笑不得,吓得拿起包好的布料转身就走,不敢再看一眼。
    出了布店,陈萍生气的说:“大少爷,咱家啥条件啊?还旗袍?那是金贵人家里才穿的起的。咱老百姓就是粗布麻衣,还几套旗袍,你疯了?
    就这都够咱俩吃一个多月了,再也不带你到这种高级商店买东西了,肝儿颤的厉害。
    大少爷,咱现在连吃好都不敢,你还要我穿好,等你长大了给我买啥好的我都敢穿,不信你试试?”
    鲁子轩一脸沮丧【得得得,听您的,只是觉得那些旗袍穿您身上肯定特别好看,绝对是一绝。
    扎起麻花辫就是民国风,烫起大波浪就是御姐范,留个学生头就是校园季,插个妇人髻就是家主派…
    啧啧啧,老妈,您这可塑性太强了,我得学摄影,让您留住每一个美的瞬间】
    陈萍有些不好意思:“儿子,别说了,再说老妈的脸就红了。儿子,妈真有那么好看吗?”
    【老妈我说真的,也就是现在,所有的光彩被时代禁锢,要不然以您的盛世美颜,若不能颠倒众生,算我输。
    如果不是现在到处不安宁,我铁定让您南下去当大明星。真是可惜了。
    来,我可怜的妈妈,我抱抱您,心疼一下您】鲁子轩有些落寞的心想
    陈萍看着儿子疑惑的问:“可怜?谁?我可怜?我吃饱穿暖可怜啥?你是不知道妈以前的日子。
    吃饱?做梦都不敢想的。反正是逛街,没啥事儿,给你说说也行,免得你以后会说话了,再说点儿惊世骇俗的。
    其实我记得以前的事,只是不愿意给别人说罢了”
    陈萍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
    “我小时候,那才叫苦呢。我记事儿很早的,我老家在豫省,比这边穷太多了,从我出生就是炮火连天。
    根本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我的父母就是靠着给人家做帮工,做零活挣钱。”
    “种地那是不可能的,地都在财主那里,农忙时找人帮忙种地和收地。
    农闲时人家自己的佃户都用不完,咱这样的人家更看不上。”
    “村子里也有房子,可没人敢回去住啊,到处都是土匪跟大军,一天来翻八回,就是来找粮食的。”
    “你知道那时候都把粮食藏哪吗?粪坑,在粪坑底下挖地窖。这是有粮食的。”
    “我们这些没粮食的,就是来回跑,每天过的都是颠沛流离的日子,那时候没有鬼子兵,全部是大军跟土匪。”
    “我父亲就是去给人家做帮工的时候被拉了壮丁,现在连他的样子都想不起来了,我那时候不到两岁。”
    “我就跟着母亲到处给人家做工,那个时候给财主跟有钱人家洗50件衣裳给一块大洋。就买粮食放身上带着,快没粮食了,再去找有钱人家。
    洗衣裳可不是好活儿,要先下河把自己和身上的衣裳洗干净,因为人家怕身上有虱子,还得是看不出来有病,人家才会给你的。
    夏天还好,冬天就难熬了,所以我们挨饿一般是冬天,真是啥都没有,要么硬扛,要么看哪个财主家办喜事,说几句好听的话,人家打发点儿。
    我就是嘴甜才能活到现在。春天还好,有榆钱,有青草,多少能对付一些。就这样算是安稳了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