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勋贵的合作
作者:毕奇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最新章节     
    第四百七十二章:勋贵的合作
    “王爷心怀天下,有治世安民之才,余某对您……心悦诚服!”
    “正是受您栽培,余某立志要替天下百姓做几份实事……,余某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就是想好了要跟随王爷的步伐!只要王爷不嫌弃余某,余某愿效……犬马之力。”
    朱棡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余半重,眼神之中有了几分警惕。
    他心里微叹一声。
    人是好的,但事不好。
    自己在下面的人眼里声望过高,容易被推举到那个高处不胜寒的地步。言多必失,如今的天下不是九子夺嫡,更不是春秋诸侯。
    当今天下,是一言堂。
    况且,自己也确实没有想过要去攀登那个位置。
    可下面的人会怎么想?须知,‘龙袍加身实非吾愿’这句话,陈友谅已经用过了。
    朱棡眼神恢复了几分清明,看着余半重淡淡道:“孤还是那句话……,人才是国家的,你愿效力,孤可以给你一个正经的职位,而不是做孤的家臣。”
    这是朱棡目前为止没有可挑剔的地方。
    不管是赵武、盛庸还是张玉、青眼,他们都属于是朝廷的人才,都在朝廷有正经的职位,每日需要点卯。就算是朱棡可以驱使他们,但朝廷要用他们的时候,一纸调令,就可以被调离朱棡身边。
    这是朱元璋的底线。
    王爷可以有自己的幕僚,但掌控兵马、情报的,得是朝廷的人。
    余半重有些为难了。
    他从没有想过入朝。
    这不是他的意图。
    他只是想要跟王爷做几份实事。
    朱棡见他为难,叹了口气:“罢了,有些话,你日后少说吧。你本如履薄冰方才有的今天,不可因为一时大意,就被人抓了话柄。”
    “是……。”余半重躬身。
    “你先起来吧!”
    余半重站了起来。
    朱棡本想劝劝他,不过见他面色坚定,也就没有再提。朝廷虽好,但当了朝廷的官,确实是处处限制,尤其是这种有些见不得人的帮派,想要洗白谈何容易。
    文官一纸弹劾,就可以让余半重手足无措。
    “你还有话要跟孤说?”朱棡问道。
    “王爷……您……。”
    “都写在脸上了。”朱棡微微一笑。
    余半重心里缓和了不少,王爷还是一如既往的和善,总让人觉得十分舒服。
    “王爷,敢问大姐头……哦不,魏国公府小姐……她……她怎么样了?”余半重问道。
    “她啊,还在大同。她还在为了商会的事头疼呢吧。”
    “原来……是这样。”
    听到徐妙锦去了商会管事,余半重心里有几分欣喜。
    随即余半重再次抱拳稽首:“王爷若有用得到的地方,尽管开口,余某……必当全力而为!”
    余半重是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
    目的明确,意识坚定。
    他没有选择所谓的入朝为官,即便那样对于自己一个低贱出身来说遥不可及,可还是没有答应,因为他知道,为官,自己就失去了掌控自己的权利。
    朱棡微微一笑:“你认为,纸钞如何?”
    余半重一怔,不知道从何开口,这东西涉及国政,他没读过书,也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且他也不是溜须拍马之人。
    “纸钞……,纸钞本意是极好的!”余半重深呼吸一口气,郑重道。
    “本意?那你的意思是,现在不好?”朱棡问道。
    余半重缓缓低头:“草民的意思是,纸钞是极好用的,只是不能当钱用。”
    朱棡这下子倒是惊讶了。
    这句话,意思有几分刁钻啊。
    “什么意思?”
    “这……。”
    “畅所欲言!”朱棡摆手。
    “是,草民的意思是,纸钞只是纸钞,纸钞的一贯,当不了真正的铜钱一贯,不然大家都认铜钱,不认纸钞。而且,现在朝廷一直用纸钞支付船只港口的搬运费用,我们也收了不少于千贯纸钞,这些钱……无地可换。”
    无地可换。
    这就是事情的关键啊。
    朱棡深吸一口气。
    ……
    赵庸的府上,也同样迎来了一批客人。
    这些人,都是来自于京师极其周边的商队,这些商队背后都彼此有勋贵做背景。他们平日里就是安稳走商,也不惹是生非,也不主动找事。
    正是因为这样,朱元璋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老朱的意思还是很明显的,勋贵们打了天下,日后那是要世袭罔替的,即便是朱标登基,那也是朝中的中流砥柱,生意嘛,只要安稳点做,他可以给他们一条开源的路。
    朝廷的那点俸禄,是真养不活一大家子人。
    只不过如今,这些商队都被各家召集起来。
    超过三十个商队的管事来到了赵庸府上。
    赵庸面见众人,脸上也洋溢着红光,这三十只商队加起来那可是每个月超过三十万贯的流水!三十万虽然不算特别多,但已经是一笔很可观的数目。
    就算是他兴国商会,一年又有多少?
    “诸位!”
    赵庸从帘子后面走出来,笑道:“诸位远道而来,赵某来晚了,失礼失礼!”
    众人受宠若惊,一些商队管事有些惶恐道:“南雄侯折煞了。”
    赵庸笑了笑,心里很是得意。
    商人就是商人!
    只会趋炎附势,唯利是图,自己只需要用利打动他们,他们自然会起早贪黑的干。
    “大家也都知道,咱们几家人感情极好。你们的主家跟赵某,也是同袍之情,这份情谊在,赵某自当努力,和那兴国商会较量较量!”
    在场管事们无不点头哈腰,笑容不断。
    当然,自然有人心里不屑。
    勋贵们表面友好,可内里本就是一群武夫,私下恩怨不断。赵庸虽不怎么得罪人,可其他几个暴脾气可没少得罪人。
    大家也就是表面友好。
    赵庸很快问及,每家能够出多少钱支持商会,并且商队又有多少车队跟马匹人手可以调配。
    “那个……南雄侯,这段时间草民的商队远赴川中去购买虫草、藏红花等药材,怕是还得一两个月才能回京,如今商队只剩纸钞两万贯,铜钱三千贯,还有十几辆马车。”
    “草民的商队也去长白山买人参了……。”
    “是是是,某的商队这几日去西北买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