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此事还涉及到高丽王室
作者:毕奇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最新章节     
    第四百六十九章:此事还涉及到高丽王室
    驿站改邮局,以及钱币的运行都还算是顺利。
    驿站改邮局得到了勋贵们支持,就连徐达也写信回来,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只是信里,似有似无的提了提徐妙锦。
    大概的意思是:你想要妙锦回京可以,但大同的生意交给谁?大同如今的钢铁已经和国事挂上钩,大明百万军队的兵器和甲胄都在更换的路上,此时容不得半点闪失。
    朱棡无奈啊。
    一想到小姨子那瘦弱的身躯给自己打工,朱棡就觉得自己像是地主压榨长工一样。
    太邪恶了。
    最近徐妙云要生了,所以朱棡每天要跑宫中去,马皇后因为不放心,一早就已经让徐妙云将商会事物卸了,安心在宫中养胎。
    天气回暖,京师的天气也开始变得阳光明媚起来。
    朱棡走到高大的宫墙下,一路走到了宫门口。
    刚到宫门口,正打算迈步进去,就看到一行人从宫中走了出来,这些人身着高丽服饰,十分显眼。朱棡心里明了,这应该就是朱棣救了的那群高丽人了。
    朱棡先去了朱元璋那,进殿便看到朱元璋和李文忠、冯胜、郭英几人怒气冲冲的站在舆图前。
    “太放肆了!”
    “哼,衍圣公,这就是衍圣公的后代?简直是无法无天!在朝廷的眼皮子下面行这些苟且之事,真当我们不敢宰了他不成?”
    “上位,士可忍孰不可忍!此事还牵扯到高丽王室,绝不可就这么轻易放过!”
    这几个哥们也是懂得。
    朱元璋和孔家关系好,那是为了掌控天下读书人,可如今他们自己犯事,那就是死到临头!按照郭英说的,此事关乎到了两国邦交,已经是国事的层面。
    稍不注意,就是两国开战。
    岂能轻易的放过?
    朱元璋声音沉沉道:“刚刚在朝会上已经说了,我大明与圣人一脉……。”
    李文忠跪地高呼:“可他们不是圣人!是国贼!”
    朱棡站在殿门口,看着王景宏的脸色,以及里面角落那个起居郎的奋笔疾书,心里不免感叹,名正言顺的感觉……就是爽啊。
    朱棡还在门口候着呢,这时候一大群文官倒是先来了。
    为首的是参知政事侯庸,还有中书右司郎中吕本,另外还有礼部尚书陶凯。
    话说老陶都七十好几了,朱元璋还不让他致仕,也是够狠的。
    这些人一来就跪倒在殿外,朱棡赶忙低头缩到一边,揣着手看好戏。
    这些人一来,顿时整个殿外都热闹了起来,后面还跟着好个小官。
    “陛下,老臣恳请陛下网开一面!”
    “陛下啊,孔门乃天下学子所瞻,不可加以刀兵啊!”
    陆陆续续的又来了不少大臣,有些人手里还拿着一些民间大儒书写的册子,全是来让朱元璋手下留情的。
    朱元璋面色铁青的出了奉天殿大门,看着外面跪着的文官臣子,朱元璋冷笑的问了一声:“咱若是杀了,该当如何?”
    一句话,矛盾直接激化到了极点。
    老朱怕吗?
    文官们浑身一颤。
    他们恐惧的抬头,便看到了朱元璋那捎带嘲讽的笑容。
    “吓咱?”朱元璋再问。
    众人再次一抖。
    吏部尚书盛原辅有些激动,手里捧着一本册子,激动的道:“陛下,天下学子皆为圣人门生,习圣人学问,学生以学问治世,怎可不护恩师子弟?如此岂非背信弃义。”
    盛原辅这话就是在告诉朱元璋,天下学子都是圣人门生,若是灭了孔家,天下学子可都是会护着自己恩师的子孙的。
    礼部侍郎朱梦炎亦是痛哭:“陛下,昔日陛下登基,圣人之后纷纷响应,不可遗忘有功之人啊。”
    字字诛心啊。
    这些读书人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个道理。
    你朱家有今天,都是圣人教导的好。
    这让朱元璋如何不气?
    如何不恼?
    朱棡叹了口气,自己还是高估这些读书人的脑回路了,也是,他们这一辈子就靠着那些圣人学问平步青云,高居常人之上,他们又怎么会不护着自己的衣食父母呢?
    而且,如果将老朱换成宋朝任何一个皇帝,怕是都会被这些文官说的放弃灭孔的想法,甚至,还要下台给文官们道歉。
    这事……,宋仁宗干得出来。
    不过这是朱元璋啊。
    文官们这一次是格外的团结。
    别管什么浙东什么北方了,一起反抗才是真的,衣食父母没了大家都没得吃。
    可他们忘了,真正的衣食父母不是孔圣,而是面前这个面色阴沉的男人。
    “放屁!”
    郭英站了出来,冷笑着怒斥道:“听你们的意思,咱们有今天还是你们的功劳?咱们兄弟们流血流汗,跟敌人厮杀的时候,你们在干什么?在特娘的寄情山水!”
    “天下打下来了,你们上场了,咋就莫名其妙成你们的功劳了?”
    冯胜狞笑:“也不撒泡尿照照,全身除了个嘴没一个地方硬,有本事跟爷爷我碰碰,爷爷我让你们一手一脚!遭瘟狗入的,骨头软就算了,还特娘的睁着眼睛说瞎话。”
    “咱们兄弟犯点事,在你们嘴里就是十恶不赦。轮到你们狗入的,就成了网开一面?咋地,圣人是你爹啊?艹你个姥姥个王八羔子的……。”
    朱棡听了都翻白眼。
    攻击性好强啊!
    下面的文官气的鼻子都要冒气了,盛原辅指着冯胜的手跟着颤抖,咬牙切齿的道:“有辱斯文!你个憨货!你个……。”
    “嘿,老乌龟,汝眼瞎乎?你指着你爷爷作甚?”
    冯胜哈哈大笑。
    论骂人,京师没人是老冯的对手。
    年轻的时候,冯胜和哥哥冯国用就是山贼,山贼最多的就是骂街,山贼之间打斗,比如打的一方闭门不出,就要叫骂对方开门,骂的对方实在是忍不了了,开门迎战。而冯胜就是那时候练出来的,一口骂人的口技简直是无与伦比。
    加上中气十足,他骂人简直是骂的人没有还手之力。
    这时候,李文忠也站了出来,道:“法就是法,犯了国法,即便是我们这些公侯子弟照样伏诛!洪武六年,红衣一案,公侯子弟照样斩首!难道轮到了圣人门生,就可以置之不理?”
    “法何在?天理何在?”
    盛原辅怒道:“一人之责只追个人,既然是孔希言犯事,自然只该追究一人,其余人……。”
    盛原辅的反击倒也合情合理。
    私自通商这事本就是孔希言一人犯下的。
    武勋这边哑火了。
    正在文官以为事情有所转机的时候,最不愿意见到的人,出现了。
    “父皇,儿臣有一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棡开口。
    朱元璋转头看到了在一旁的朱棡。
    其余人也转头看向他。文官们的眼神瞬间犀利起来,各个咬牙切齿,各个如临大敌!
    朱棡站了出来。
    朱元璋凝眉:“有何事?有屁快放。”
    朱棡嘿嘿一笑:“儿臣以为,只追究海商一事,确实只是孔家偏房一人所犯之责!”
    文官这里心里一喜。
    嗨呀!
    晋王啊晋王!你可算是干了回人事了。
    冯胜急了,差点就要开口质问朱棡,却被李文忠及时拉住。
    你个老货,那是晋王!你开口质问他,坏规矩了。
    朱元璋也微微皱眉,对这句话有些不喜。
    但朱棡接下来继续道:“可若是按照大诰的话……,当论:‘侵吞钱粮’、‘私自开海走商’之罪,而这样的论的话,贪赃纳贿、说事过钱者,凌迟处死且流放三族!”
    此言一出,李文忠暗自喊了一声好!
    流放三族,主脉一脉,刚好就在三族之中!
    下面的文官气的脸色铁青,一个文官咬牙切齿的道:“一派胡言!!”
    话音落地,朱元璋便淡淡道:“毛骧。”
    一个身着飞鱼服的中年人从殿门口出来。
    “抓起来,扒了皮,丢进昭狱。”
    朱棡微微定神,继续道:“且……根据儿臣所知,此事还涉及到高丽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