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不会的,我儿子平日里十分乖巧
作者:毕奇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最新章节     
    第七十九章:不会的,我儿子平日里十分乖巧!
    天色,雾蒙蒙的。
    朱棡从地牢出来的时候,只觉得光芒有些刺眼。
    “奴给殿下遮着点。”毛骧看到朱棡伸手挡住眼睛,忙拿过一把油纸伞。
    “不必了,我觉得人还是晒点光好点。”朱棡摇头。
    毛骧和蒋瓛不明白晋王殿下为何突然这么消沉。
    随后便听到晋王殿下幽幽道:“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啊。”
    离开地牢的朱棡心情很沉重。
    同时他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此案,继续查下去,或许会闹大。
    但是他并不介意闹大,闹大了,对朱元璋来说,是好事。
    九月初九,重阳节。
    这一日,百官还在上朝。
    毕竟大明的上朝规律基本上是全年无休的,除了每年三天的假期和一些尽孝的节假日以外,再无其他。
    而就是这个时间段,朱棡带着三百锦衣卫倾巢而动。
    应天府,秦淮河上,时值清晨,昨夜的灯红酒绿仿佛在这条繁华的街道上还残留着余韵,街道两侧虽然萧条,可到处能够见到一些从青楼之中走出来的寻花客。
    花魁小姐们此时也都渐渐醒来,忙不迭的清点着昨夜自己的香汗钱,生怕昨夜那个死鬼话儿说的好听,钱却给的少了。
    河边上,倒夜香,运柴火,运粮食的船只来往在河面上,络绎不绝。
    “殿下,已经查明,太仆寺少卿孙巍的小儿子,孙田何……。”
    “吏部左侍郎卫庭州的长子卫玉……。”
    “南京卫都指挥使,华云龙次子华偏……。”
    “共计十七人,都在画舫之中。”
    秦淮河的对岸,朱棡一身锦衣。
    这一身锦衣,便是锦衣卫的专属服饰。
    飞鱼服饰,绣春长刀,马蜂腰,螳螂腿,三百多人齐刷刷的站在朱棡的身后,光是看上一眼,便觉得气势十足。
    此时的毛骧还不知道在将来,这身服饰将会代表着什么。
    此时,朱棡坐在河边的木头栅栏上,听着毛骧的禀告,朱棡淡淡道:“动手。”
    一声令下,毛骧带人出击。
    三百多锦衣卫,由毛骧领一百人,蒋瓛领一百人,另外一个百户卢钊领一百人。
    秦淮河,突然闯入了一群不速之客。
    “你们谁啊,凭什么来咱们这抓人?”
    那些青楼画舫的管事大喊大叫着。
    锦衣卫的人粗暴至极,冲进画舫之中,将手中拘捕令亮出,冷声道:“奉旨办案!”
    “干什么,你们凭什么抓我,我爹是武定侯!你们敢抓我,你们就等死吧!”
    “我爹乃是皇城左都尉,你们放肆!”
    “你们哪里的官差?敢在应天府里随意抓人?”
    毛骧冷笑一声,看着这几个桀骜不驯的年轻人,淡淡道:“锦衣卫办案,只尊皇命而不尊官命!”
    “皇权特许,先斩后奏。”
    “这,就是锦衣卫。”
    毛骧冰冷的声音响起,让这些官员之子各个心头骇然。
    只尊皇命而不尊官命,意思就是这些人的地位无比的崇高,甚至可以达到直达天听的地步!
    “缉拿归案!”毛骧摆了摆手,几个大喊大叫的富家子弟全部给缉拿回校检司监牢。
    这样的情景在秦淮河许多家青楼都可以见到。
    锦衣卫,第一次办案就彰显出了獠牙。
    皇权特许,这四个字所代表的含义简直是无与伦比的。
    京城红衣案,也在这一日彻底成为了一桩不折不扣的大案!
    当锦衣卫把人抓走后,仅仅过了不到一个时辰,就有大臣到了朱元璋的面前去哭诉。
    “陛下啊,老臣就这么一个儿子啊,那锦衣卫为什么能不分青红皂白的抓人啊!”
    “陛下,老臣跟了你二十年,我家那小子您是看着长大的,从小就乖巧听话,怎么能犯国法啊。”
    “就是啊陛下,咱也冤啊,晋王说咱儿子犯了国法,这不是胡扯吗……。”
    十几个公侯大臣在朱元璋的面前咋咋呼呼的求情。
    他们七嘴八舌的说了不少,可等到看朱元璋的时候,才发现老朱居然撑着下巴在打盹。
    有人眼神示意去叫醒朱元璋。
    被指使的人脸色一白,赶忙摇头。
    这种时候,没有人敢去触朱元璋的眉头。
    于是乎,这些公侯就在这跟门神一样定着。
    而有些人这时候也开始琢磨着是不是该去求皇后娘娘。
    老朱也是装不下去了,这些家伙在御武殿站了快一个多时辰了,看着都烦。
    “一个个的咋咋呼呼的干什么?”
    老朱睁开眼睛,冷声质问道。
    公侯们赶忙站端正,一个个七嘴八舌的开始说道着。
    朱元璋听得吵吵,摆了摆手:“咱只是让老三查案,但凡有嫌疑的都要配合查案,你们的儿子也一样。”
    “放心吧,没罪不至于冤枉你们。”
    朱元璋沉声道:“可若是让老三查出来你们儿子有贪赃枉法的事情,也别怪咱老朱下手无情。”
    公侯浑身一颤,一个个的后背都冒出了冷汗。
    不少人眼神飘忽,声音都有些心虚的颤抖道:“不会的,咱儿子平日里最为守法……。”
    这话就是他们自己都不信。
    朱元璋点了点头,随后笑道:“咱这也是让老三历练历练,明年就就藩了,总不能指挥手下都不会吧?”
    公侯心里发虚,慌乱的离开御武殿之后,就开始疏通关系,打听自己儿子的下落。
    整个应天府顿时风声鹤唳。
    勋贵们走门串户,都在商量着如何营救自己的儿子,拼命想要去打探一些消息。
    可校检司的情况又岂是这么容易查探的。
    一晚上过去,也没个消息。
    这些勋贵公侯开始慌了起来。
    一个小小的红衣案怎么可能查这么久没查出个结果?
    百姓之中也对晋王殿下执掌锦衣卫议论纷纷,绝大多数人的看法,都是认为案件到最后会雷声大雨点下。
    毕竟一个小小的崔颖,根本不足以撼动那些勋贵的地位。
    可就在当晚,锦衣卫指挥使朱棡入宫觐见。
    并且将审查出来的结果呈交给陛下。
    一张两指厚的折子上,写着洋洋洒洒近百条罪证。
    其中开头跃然纸上的,便是数家勋贵子弟集会,以yin虐女子为乐,崔颖拒不相受,结果被残杀。
    其中为首的,便是华偏,章汤,顾阳三人。
    剩下的勋贵子弟,即便没有参与,却也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