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中书省丞相,胡惟庸
作者:毕奇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最新章节     
    第六十九章:中书省丞相,胡惟庸!
    此时李景隆想要掐死这个顾阳。
    不!
    光是掐死还不得劲。
    自己得踩死这蠢货。
    把你能的,你这潮种。
    “哦?那倒是巧了。”朱棡微微一笑,目光扫了一眼李景隆。
    李景隆想要解释,却被朱棡眼神制止。
    顾阳拂袖而去,朱棡朝着那个老人走去。
    “老丈,没事吧?”朱棡扶起老丈。
    老人赶忙摆手,坐在石板上的屁股也赶忙挪开:“没……这位公子,老朽无碍。”
    “没受伤吧?”李景隆也上前问道。
    老人更是拘谨。
    朱棡本想询问一些问题,可看到这老人如此慌乱,也就无奈的摆了摆手,给了李景隆一个眼神。
    经过此事,几人继续上山。
    路上,徐妙云轻声道:“多谢公子。”
    朱棡回神,问道徐妙云:“道谢做什么?觉得我给谢素说话?”
    徐妙云点了点头。
    “没什么可谢的,都是一家人。”朱棡神色如常道。
    话音落地,徐妙云悄然低头,在朱棡看不见的眸子之中,一种微荡的柔情蜜意在眼中聚集。
    不可否认,刚刚朱棡冲上去的样子,让她很是感动和动心。
    沉默了一会,徐妙云自顾自的转头看了看身旁的朱棡。
    他,会是那个人吗?
    ……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中书省参知政事胡惟庸,清识雅量,工文茂学。秉忠义之规,靡禅艰险。挺松筠之操,宁移岁寒。宜承赐剑之荣。式允济川之望。可拜中书右丞,散官如前。钦哉!”
    一封圣旨由王景弘念出,声音荡漾在整个承天殿。
    朱元璋面色如铁,高坐龙椅之上,食指不断在扳指上摩擦。
    下面,太子朱标神色有些失神。
    韩国公李善长也有些意外,但也不知道究竟是装的还是真的惊讶。
    唯有胡惟庸一人,神色之中暗含浓浓的喜悦之色。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
    纵然是在官场沉浮许多年的胡惟庸也不能忍住自己春风得意的心情。
    “臣胡惟庸,叩谢天恩!”
    胡惟庸叩谢接旨,双手接过那卷金色的圣旨。
    朱标眨了眨眼睛,神色稍显有些不自然,颧骨微微耸动之下,气息有些凌乱。
    散朝之后,朱标走出承天殿,对身后的宫人道:“备轿,去诚意伯府。”
    诚意伯刘伯温。
    后世对刘伯温的评价许多,不过真正对明朝起到绝对重要性的不是刘伯温。
    刘伯温,是一个很复杂的角色,对于他的评价大多就是描述其智多近妖,清亮风雅,不为世俗所束缚。
    可实际上,刘伯温并没有这么传奇。
    “臣刘基,见过太子殿下。”
    诚意伯府,刘伯温躬身行礼。
    朱标点头:“刘夫子身子可还好?”
    “老臣无碍,只是寒风入体。”刘基比起前几日的时候要虚弱许多,身子也看着干瘦的很。
    两人坐下,刘伯温道:“老臣多谢太子殿下举荐了。”
    朱标苦笑:“此事是孤欠缺了一些考虑,不过先生不必挂怀,父皇选取胡惟庸,无非就是在北伐期间安抚淮西官员罢了。”
    刘伯温咳嗽不止,一边咳嗽一边虚弱的摆手道:“多谢殿下好意,恕臣直言,这样也并非不是一件好事。”
    “臣身体年迈,入中书省为相也不再如十年前那般果敢。”
    “况且,如今的中书省死气沉沉,如棺材一般。正好需要胡惟庸这样的年轻之人。”
    ……
    云岩寺上,几人到了山腰,便看到了红漆色的山门。
    山门正上方挂着牌匾,写着‘云岩寺’三个大字,而在山门正下方的石鼎之中,烟火鼎盛,烟气腾腾。
    饶是朱棣力气不小,身子骨精壮,此时也是额间冒汗。
    谢素下了背椅,有些心疼道:“擦擦汗吧。”
    说着,从自己的荷包之中拿出手帕递给朱棣。
    朱棣一时间竟是有些不知所措。
    那红润的脸也不知道是累的还是羞的。
    “愣着干嘛?”朱棡白了他一眼。
    这小子战场上这么机灵,怎么这时候这么傻乎乎的。
    原来永乐大帝也会因为女孩子送的手帕而脸红啊。
    朱棡坏笑着想到。
    朱棣连忙‘哦’了一声,从谢素手中接过手帕,装模作样的叉着腰道:“今天有点热哈……。”
    不过很显然,除了谢素脸儿有些晕红的低下头,没人搭理他。
    朱棡和徐妙云走在前面,朱棡问道:“谢姑娘的身子骨是天生这么弱,还是什么其他原因?”
    徐妙云似乎早已想好了这件事,回答道:“素儿从小身子骨便弱,其他地方都好,就是晒不得太阳。”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每一次只要晒了太阳便会晕倒,好在今日没有烈阳,不然她的皮肤便会变红。”
    朱棡愣了下。
    这不就是低血糖加太阳光过敏吗?只要涂防晒霜就好了啊。
    “家里人没给治?”
    徐妙云苦笑:“怎么会没有治,只是找了许多名医,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些年素儿一遇到出太阳都不能出门。”
    朱棡点了点头。
    这事自己得上上心。
    “我寻思,咱们以后去了藩地,是不是要搞个医院。”朱棡自顾自的道。
    徐妙云又听得心惊肉跳。
    这家伙,怎么说话这么不着调。
    可偏偏,自己听他说话就心跳加速……。
    “医院?那是什么?”徐妙云忍着心里的羞涩,问道。
    朱棡回过神来,笑道:“就是由朝廷出钱修个很大的院子,再请一些医生来坐诊。”
    “看病不收钱,只收药钱。遇到家境贫困的百姓,也可以免收一些药钱。”
    “寻常的一些皮外伤都免费提供包扎,这样一来,百姓们的安全便可以得到保障。”
    徐妙云听了这话,有些就惊叹于朱棡的想法。
    “可是那样应该需要很多钱吧?”徐妙云忍不住问道。
    朱棡点头:“那自然了。”
    “不过朝廷应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是。”
    “除了赋税,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加重财政收入。”
    “航海贸易,商人关税。”
    “其实最赚钱的就是航海贸易。”
    “不过现在说这些有点太早了,等以后我有机会跟你慢慢说。”朱棡笑了笑。
    徐妙云先是一怔,随后一下子想到朱棡说的那句慢慢说,整个人的脸蛋儿红润的好似云霞一般。
    不着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