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认错人了
作者:一灯阑珊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最新章节     
    舅舅不光能帮外甥抢家产,还能打外甥,武将家的家教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舅舅揍外甥——白挨。
    武俊江冲到应家,和姐姐姐夫外甥一对质,果有其事,但不觉得是大事。能进高门大户,是那女子的福气。
    一家几口都没认识到事情严重性,武俊江和应家姐夫不大亲近,场面上的说教话不入耳。
    总不好直说吴越心眼小记仇,很是厌恶这类行为,往小里说是触犯律法,往大了说耽搁全家前程命数。
    只能把嫁到应家四姐武兰菱拉到一旁,让她以后好生管教孩子。
    若父母当真愿意管教,应嘉德不可能长成今天的模样。
    武俊江论情论理都讲不通,只能放狠话,“往后别怪我不给你撑腰!”
    武兰菱话赶话,“刚升宁远将军,就敢说撑腰!”你算哪个牌位上的人。
    她嫁进来几十年,生儿育女,早站稳脚跟。哪怕是娘家人也不能随意指指点点。
    武俊江也就胜在年轻,没气成脑溢血。从应家出来,心一横,一不做二不休,提脚去六姐武兰薇家中。
    时人盛行亲上加亲,应嘉德的未婚妻,正是武兰薇的女儿。
    武俊江尽量将事情原委不添油加醋道出,“四姐夫和嘉德都有些糊涂,四姐性子也孤拐,外甥女的亲事,不然缓一缓。”
    还能退婚怎的,略显疲惫道:“以观后效?”
    武俊江回到家冷静下来,迟疑道:“我是不是做错了?”
    靳梅英对镜卸钗环,冷哼道:“做都做了,后悔作甚!”
    不曾想没几天,事情闹大了。
    盖因为外甥女的祖母遇上一个游方道士,对方不由分说拦住老夫人,一通掐算,把家中的事情说的清楚明白。
    提到外甥女,掐算应嘉德的生辰八字,说若是嫁过去,恐有血光之灾。
    老人迷信,怜惜孙女,回家就绝食,闹着要退亲。
    孝字当头,外甥女家中无法,只能期期艾艾找应家退亲。
    这借口一看就找的不用心,大家夫人出行,哪个不是前呼后拥,能随意让一个没跟脚的游方道士拦着。
    连个性命不保的说法都舍不得,丧命是血光之灾,割破手指也是血光之灾。
    两家做亲,三书六礼走到哪一步不清楚,但当姨母的,想知道外甥的生辰容易得很。
    所以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关键时候就是好用。
    武俊江前几日气冲冲从两个姐姐家出来,根本瞒不住人。
    亲舅舅出手,斩断外甥外甥女的姻缘,闻所未闻。
    范成明半点没意识到,这件事是自己开的头。盘腿坐在校场角落,和一帮心腹梳理前因后果。
    因为梁景春的关系,他对武家的家庭关系,相对了解一些。
    范成明捡起几块石子指代人物,“嫁去应家那位是四娘子,正妻生的。她和武将军,还有左屯卫梁五的母亲,三人是亲姊妹。”
    特意提武兰菱的出身,暗示武俊江是小妾生的。
    “外甥女家那位家里行六,和他们是隔房的堂姐妹。”
    姐妹一起排行,关系也不远,同一个祖父传下来的。
    段晓棠感慨,“他们家人真多!”
    前头姐妹都六个,而且和武俊江年纪差蛮多,加起来不知道能开几桌麻将。
    范成明摆摆手,“那是你没见识。”
    继续说正题,“应家爵位不高,也是有爵之家,但没落到应嘉德亲爹头上。”早年也是阔过的。
    “应家当家人是右御卫的忠武将军,应父是滕王府司马,滕王是皇上的侄子。”
    李开德总结,“都比武将军官职高。”难怪人不把他话当真。
    范成明:“武家几个老辈都是养老的虚职,下一辈中,武将军看来是发展最好的一个。”
    横向看武俊江的官职是不高,但在同龄人中,不和范成达等人对比,他升的算快的。正常发展下去,摸到三品不难。
    “外甥女家里姓窦,是右骁卫的,家世不如应家,但也不差。”
    段晓棠掰着手指头算,“南衙十六卫,武将军是不是在每卫都有亲戚?”
    范成明:“这是重点么?”
    段晓棠:“难道不是!”八卦讲究随心所欲。
    庄旭按住额头,“梁五先还说,武将军鼓动他们几个小辈,把应嘉德拖到校场上教训一番。”
    应家父母拦着,武俊江就不能真动手。但归结到小辈校场比试,证明不想真撕破脸。
    “武将军,估计没想到闹这么大。”
    原话是缓一缓,没真想拆散婚事。结果六姐家里比他想象得果决得多。
    据说武家内部分裂,单独指责某一个人的,这就三种说法。
    指责某两个人的,三个一起骂的,对应的还有夸的,劝分的劝和的……幸好武家人丁兴旺,每种说法都能找到人。
    梁景春家里母子三人,都有三种说法。
    武兰蕙认为家和万事兴,三个人都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但不该做的太绝,往后怎么当亲戚?
    梁林芳只觉得武俊江这个舅舅有点好处,没包庇外甥,知道提醒外甥女,以后要多孝敬两分。六姨母家只有四个字形容,干的漂亮。
    梁景春在家夹在母亲和妹妹中间,休沐日出来碰上未婚妻,还要他就此事发表看法。
    左右为难,只想一头扎进曲江池里淹死算了。
    李开德:“没想到长安高门的鸡毛蒜皮,和乡下没区别。”
    代入一个乡下人的看法,“亲上加亲不就是,图婆家能待女儿亲近。”
    “应家连娘家舅舅都不尊重,姨家表妹能有什么好下场。”
    婆家真要磋磨起人来,有的是手段。
    娘亲舅大,武俊江这个娘家兄弟,肯定比出嫁的姐妹地位高。都受到如此对待,何况远了一层的堂姐妹。
    范成明点头如啄米,“也是。”人不能单纯心疼女儿么,问道:“你们觉得呢?”
    段晓棠:“我公平地反对,每一桩有血缘关系的亲上加亲。”
    庄旭:“奇怪的想法。”
    段晓棠:“家乡风俗。”
    范成明思路转得快,“你们不知道吧,昨天南衙点卯的时候,连王爷都好奇。”
    “问了一句,应将军是不是右武卫武俊江的姐夫。”
    李开德不敢说吴岭糊涂,只能道:“王爷认错人了!”
    武家亲戚关系有点复杂,右御卫的应将军,是武俊江姐夫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