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如轩斋(下)
作者:方城草鱼   重生之我是时空大盗最新章节     
    “这东西叫梁尊。”卢小芹道。
    “梁尊?梁国的尊?春秋战国有梁国吗?”李国庆问。
    “还真有。”
    代轩道:“《都城记》:‘梁伯国,嬴姓之后,与秦同祖’。《括地志》云:‘同州韩城县南二十二里少梁故城,古少梁国’。”
    “西周时期,秦仲抗击西戎有功,周宣王封秦仲少子嬴康于夏阳梁山,建立梁国,史称梁国。平王东迁后,又赐封赢康为梁伯,建立了少梁国。公元前640年,秦穆公派兵灭亡梁国。”
    “你这记忆力不错啊,古代典籍张嘴就来。”李国庆道。
    “谬赞了。”代轩谦虚道:“我就是吃历史这碗饭的,打小就背历朝历代的记载,二十四个字母还没记全,就会背历代商王名讳。”
    “我这个尊的‘梁’,不是梁国的‘梁’,而是春秋时期齐国一个叫‘梁’的宗室子弟,可以叫他姜梁或者公子梁。”
    “臆造品吧?”李国庆围着所谓的“梁尊”转了一圈,形制跟四羊方尊差不多,也是四个头,李国庆先看到的是羊头,所以才喊出来卢小芹偷国博那句话。
    但是其他三面,可就不是羊头了,有牛头和猪头还可以理解,剩下的一个居然是他么的龟……乌龟的头。
    “为什么这么说?”代轩饶有兴致地看着李国庆问。
    “说文里说‘尊,酒器也’。最早的尊是陶制,商人尚酒,青铜尊在商朝开始出现,并且在商后期盛行。”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刘一眼待得时间长了,咱老李没少学习青铜器知识,也算半个……好吧,最起码百分之一个青铜器专家了。
    “西周早期,周王朝以前车之鉴开始禁酒,在惯性之下延缓到西周中期,青铜尊开始消亡。西周末期,关中以及中原基本消失了尊的身影,周围地区还有少量的尊存在。一直到西汉时期青铜尊彻底消亡。”
    “你说得没错。”代轩轻拍了几下巴掌,道:“但是,凡事都没有绝对。西周以后青铜尊的确少了,但不代表没有。在有些场合,比方说祭祀,还是用得着青铜尊的。小芹,你来说说你这个尊的来历吧。”
    “葵丘之盟知道吧?”卢小芹道。
    “当然。”
    李国庆道:“齐桓公我小白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葵丘之盟就是小白哥当春秋五霸之首的标志。”
    “小白哥?你这个称呼……还挺特别的。”卢小芹道:“那你知道葵丘之盟发生在哪一年吗?”
    “这……”李国庆还真不知道是哪一年,他又不是历史系毕业的。
    “《春秋?僖公九年》记载:‘夏,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历史课代表代轩道:“鲁僖公九年是公元前651年。”
    “我这个尊,就是齐桓公夏季会盟结束回到齐都临淄以后,让宗室子弟姜梁监造的。等秋季会盟正式签盟约的时候,这个就是信物。”
    “等等……”李国庆打断了卢小芹的话:“夏季会盟,农历的夏季是四五六三个月,就按最早的四月,到九月也就五个月的时间。”
    “我没记错的话,葵丘应该在豫省吧?那个年代跨省打个来回可不容易,搞不好路上就得一两个月。也就是说留给姜梁铸尊的时间也就三四个月,不是说那时候铸个大点的青铜器动不动就得一两年吗?”
    “葵丘具体在哪里,尚无定论,传说有多处,能够在历史记载中有显示地点的,就有五六处。”
    代轩道:“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就是葵丘应该位于中原腹地,离临淄最多也就几百公里,来回用不了一两个月那么久。”
    “还有就是,像司母戊大方鼎那样的重达八百多公斤的大鼎,铸造起来确实耗时耗力,耗时一两年很正常。但这种不超过40公斤的中小型青铜器,根本用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不愧是掮客,代轩卖力地替卖家说话。
    “不超过40公斤?你怎么知道?”
    “额,这样的青铜器,我见过、摸过的,实在是太多了。”
    “不错。”卢小芹说道:“这个尊,高约54厘米,口部约50厘米,重约32.5公斤,器身饰以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和云雷纹。”
    “这件东西更为珍贵的是,内底铸铭文12行144字,铭文里记载了夏季会盟的具体时间,即公元前651年5月初9。”
    “铭文里还记载参加葵丘会盟的各国国君,包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以及周襄王的代表宰孔。”
    “铭文最后还记载了九月会盟要签署的盟约的主要内容,即‘毋贮粟,毋曲堤,无擅废适子,无置妾以为妻’等。铭文里的这些内容跟《史记》、《春秋》、《管子》、《孟子》等历史文献记载相符。”
    “我父亲留下的日记里对这件‘梁尊’也有介绍,他找的历史学家、文物专家判断这东西应该是九月秋季会盟签署盟约时,摆在台上当做祭天用的礼器。”
    “有点意思。”李国庆强忍住搓手的冲动,道:“代老板,麻烦你把我带来的鉴定师叫上来,让他鉴定一下。”
    “好的。”代轩又拿起了桌上的电话。
    李国庆带来的鉴定师,不用说就是刘一眼咯。
    那老东西,从国内叫来一大帮古文字学者、历史学家,对着那堆石磬研究了好几个月,还是没研究出个子丑寅卯来,还出了岔子。
    事情是这样的,其中一个古文字学家同时也是某大学的研究生导师,不但他自己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女学生。
    那学生也不是个安分的,来到这边没多久,就撕了护照潜逃,打算黑下来。摩旅之中的李大老板当然不惯她这个毛病,让珍妮花大价钱出动移民局的人把她逮了回来,然后把她驱逐出境永远禁止入境。
    那个古文字学家也不是什么好饼,调查得知那所谓的女学生其实根本不是他的研究生,而是他们学校音乐学院学美声的。
    女学生为了获得这次出国机会,没少让那个“导师”睡。
    不光收拾了那个女学生,那个古文字学家也没跑了,李大老板发动他在国内教育系统里的关系,把那个古文字学家给开除了。
    后世动不动就有女研究生举着身份证实名举报导师x侵x骚扰啥的,真的是完全无辜的吗?事发之后为什么不报警?过了几个月几年再举报,干蛋啊?
    还不是最后没得到想要的,觉得亏了,来个鱼死网破嘛。
    不多时,在楼下跟代轩店里的鉴定师进行技术交流的刘一眼跟着代轩的助理来到会客室,发挥他的“眼学”,用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鉴定完毕,说:“东周早期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