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方淳意16
作者:三水目子   快穿:从甄嬛传开始最新章节     
    而被余莺儿悄悄拉近距离后,与余莺儿保持直线距离最近的华妃,则突然失去了讨伐余莺儿的兴致。
    “罢了!贱婢飞上了枝头,自是要尽心尽力地给自己装扮成凤凰。”
    原本站起身要命人把余莺儿那两只爪子上的护甲拔下来的华妃,此刻则冷哼一声,“且留你那对爪子,本宫倒要瞧瞧最重视规矩的皇后娘娘,能容你几时!”
    说罢她转身离开。
    离得远些的嫔妃对这样的转变,不明所以。
    皇后若有所思,同样不解以华妃的性子,居然也有悬崖勒马的一天。
    至于所谓的护甲,皇上喜欢余答应戴着便戴着吧,她何必去充当坏人。
    淳儿和富察贵人从一开始被白光晃得愣神,到缓了两息明白那是余答应的道具。
    道具不单对npc有用。
    对她们这些任务者同样有用。
    淳儿和富察贵人眼中警惕,这白光太过诡异,居然能在紧要关头化险为夷。
    而此刻余莺儿后背浸湿大片。
    脑海中犹如针扎一般。
    红色的警告在脑海深处响起。
    【注意!对好感度低于三十之人强行使用道具,惩罚翻倍!】
    【注意!对好感度低于三十之人强行使用道具,惩罚翻倍!】
    【注意!对好感度低于三十之人强行使用道具,惩罚翻倍!】
    连续响了三遍才作罢。
    白月光道具的弊端便是,每用一次她就会受到一次颅内如针扎般的痛苦。
    对好感度太低的人强行使用道具,就会遭受双倍反噬。
    余莺儿面色陡然惨白,额角冒出冷汗。
    好在皇后也乏了,很快就让嫔妃各自散去。
    待皇后话音刚落,余莺儿便在众人的目光里,步伐踉跄得夺门而出。
    她素来喜欢自诩人淡如菊,不喜争抢的人设,再次崩塌。
    甄嬛心绪复杂。
    有对眉庄的歉意,也有对华妃等人的警惕,还有对未来的迷茫。
    “走吧。”她低声吩咐浣碧,扶她朝里走。
    皇后娘娘抛来的橄榄枝她还记得。
    她没有跟剧中那样跟沈眉庄安陵容一同离开,而是隐步去了景仁宫偏殿等候。
    没了甄嬛做中间人。
    沈眉庄和安陵容各自问候两句便分开了。
    前者被华妃针对一通后,便有些心神不定,只想快些回宫歇着。
    后者则注意到夏冬春离开的方向,有意避开,便也没有提出要去咸福宫,与沈眉庄加深情谊。
    就这样原本让甄嬛受惊的“一丈红”被蝴蝶掉了。
    而“泡福”则被富察贵人利用起来。
    作为甄嬛传资深观众。
    她自然知道,福子就是皇后给善妒的华妃下套,福子的死,是皇后为了撕破华妃在皇上面前形象的一步棋。
    剧里年羹尧在前朝得势,死了个八旗出身的宫女,丝毫撼动不了华妃的贵重地位。
    “泡福”就成了废棋。
    白瞎了福子一条活生生的人命。
    不如她来加点料,助皇后一臂之力。
    富察·依娴施展出来十足的亲和力,她不着痕迹得走到曹琴默身边,绽放出温柔似水的笑容,“曹姐姐安好。”
    “富察妹妹?”
    曹琴默心里想着温宜,又在赶路去追华妃,一时没察觉到富察贵人离自己这样近。
    她浑身开启戒备状态,面上却不显。
    “我刚进宫,便瞧姐姐觉得格外亲切,这才贸然打扰,姐姐不会介意吧。”
    “怎么会,能得妹妹这样的美人儿青眼,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富察·依娴特地在事发拐角处拖延时间,她提前确定过甄嬛是在这附近遇到宫人撞见“泡福”的。
    此外,这里也是三阿哥下学途经的地方。
    她便要守株待兔。
    -碎玉轩-
    淳儿用完午膳,准备去找莞常在玩。
    却听说莞常在在沈贵人那里。
    她便只好自己去找乐子。
    另一边皇帝下早朝后刚批阅完奏折。
    苏培盛立刻很有眼头见识得上前询问,“皇上今日是要去翊坤宫用膳?”
    皇帝沉思片刻。
    “去景仁宫。”
    “嗻。”苏培盛即刻跪下领命,将头低垂,“奴才…”
    皇帝沉凝地看了他一眼,淡声道:“若有下次,朕的承乾宫就不必留你了。”
    苏培盛将头埋得更低。
    早知如此,他说什么也不会替华妃娘娘办这件差事。
    自登基后,皇上的性子一日比一日难以捉摸,分明前些日子他提了句华妃娘娘便得了赏。
    而今日却差点饭碗人头不保。
    “杵在这里干什么。”
    皇帝睨他一眼,苏培盛立刻起身去传旨。
    “摆驾景仁宫!”
    仪仗队伍被减少许多。
    除了必须的队伍跟随皇上外,其余人皆都分散去了各处。
    原本太后还担忧皇上安危,执意不肯皇上缩减队伍,但在见识过皇上铁血手腕后,便不再继续坚持。
    雍正三年间,皇帝的狠辣果决远比剧中更令人胆寒,几个手足除了果郡王外,就剩亲兄弟十四留在朝中办事。
    其余死的死残的残圈禁的圈禁,年纪小些的十八等人,都被打包或送到了边关磨练或留在京中苦读。
    像剧中胆敢在宴会上挑衅的老十,早就被圈禁在府里做个富贵闲人了。
    不只是对自己亲兄弟狠。
    在把控朝政方面更狠,直接推翻了前朝制度,从根基上将世家贵族与权势分割开来,再赏赐能捞油水却无实权的爵位做安抚。
    钱权分化,将商户地位拉高,利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是登基以来三年里,皇帝做的最多的事情。
    从刚登基总有臣子倚老卖老,掌权压势把控钱脉,到如今都只能安安分分听命办事,就为了能获得皇帝指缝里流出来的特权。
    所谓水至清则无鱼。
    对于臣子贪点小财,皇帝向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拿钱办实事即可。
    这样被皇帝暗中推动的约定成俗,让大部分官员们的生活反而更轻松了些,没了随时掉脑袋的压力,昧下差不多的钱,用起来也舒心。
    当然,总会有贪多的人。
    但很可惜,在这个皇权至上的年代,贪多必失,失去的是性命。
    皇帝登基三年,手里鲜血无数。
    苏培盛作为贴身服侍的大太监,所知最多,便也对皇上最为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