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飞来的暗箭
作者:日月言明   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最新章节     
    三日后,西路军在高志云的带领下班师回朝。
    中路军徐达、东路军李文忠战况不利,粮草消耗殆尽,也先后班师回朝。
    明朝的第一代名将们走完了传奇的上半程,等待他们的是未知的命运。
    徐达和李文忠率先返回,朝堂之上徐达、李文忠急忙跪下,请求皇上降罪。
    “两位爱卿,起来吧,战场变幻莫测,如此险境之下,两位仍能保全主力,全身而退,已属难得。是朕低估了北元的实力,派遣的兵力不足,两位爱卿不必自责。”
    面对死伤惨重的战果,朱元璋也并没有责怪什么,反而把失利归结于自己安排不够妥当。
    恰巧,就在此时,兵部侍郎上殿,呈上刚刚从西路军的驿卒手中拿到的战报。
    高志云本可直接呈报朱元璋,不过越来越谨慎的他选择了按照规矩呈报兵部。
    “启禀皇上,云国公已率西路军返回,一月后抵达应天。云国公特派人将战报呈至兵部。”
    兵部收到战报的时候也吃惊不小,云国公竟然将战报首先呈至兵部,此举给了兵部极大的面子。
    朱元璋一个眼神,边上的太监急忙从兵部侍郎手中取走战报,恭恭敬敬地呈上。
    “念。”
    太监小心地打开战报,用他的公鸭嗓开始读起来:“吾皇安康,臣率西路军出兵兰州,帐下先锋傅友德勇猛善战,七战而七捷,击杀元军一万人,俘虏元兵一万五千人,抓获元朝文武官员五十余名,缴获大量战利品。今臣班师回朝,约十一月十五日到达应天。臣愿吾皇圣体康健,愿吾朝繁荣昌盛。”
    “好。”
    听闻此消息,朱元璋高兴不已,右手狠狠地拍着龙椅。
    而此时,徐达和李文忠的脸上露出一丝丝尴尬的表情。
    西路军大捷实在出乎两人的预料之外。
    退朝之后,朱元璋找来礼部尚书,吩咐礼部准备高志云返回后的庆功宴。
    回到后宫,见朱元璋红光满面,马皇后端来一杯参茶,问道:“皇上,今日为何如此欢喜?”
    “皇后有所不知,云国公此次出征,七战而七捷,不日将凯旋而归。”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此次出征虽未肃清北元,却让北元见识我朝之强大,短时间内再不敢骚扰我朝边境。”
    马皇后统管后宫,对朝堂之事当然也略知一二。
    “我这位大哥不只学识渊博,战场之上也能运筹帷幄。此次出征,朝堂之内名将无数,他却偏偏选了没什么战功的傅友德。没想到傅友德如此勇猛,打得元军仓皇逃窜,实在不可思议。”
    朱元璋从心底里佩服自己的这位大哥,最难得的是自己的这位大哥处处帮助自己,从没有主动要求什么回报。
    这次该奖赏什么好呢?朱元璋在内心盘算着。
    高志云的大军缓缓向前,不是不想走快,而是缴获的战利品实在太多太多,金银财宝、书画古玩两百车,牛羊更是不计其数。
    高志云的心早就飞回了赵敏身边,启程之时便派人回府报信。
    赵敏正抱着儿子在花园晒太阳,听闻高志云班师回朝的消息,高兴地抱着儿子转起圈来,一边转一边高兴地对着儿子说道:“乖儿子,你父亲要回来啦。”
    赵敏怀中的孩子咯咯地笑着,彷佛能感受母亲的喜悦之情。
    高志云策马前行,傅友德紧紧跟在后面。
    此次出征十个月,傅友德对高志云钦佩不已,运筹帷幄,举止有度,考虑周全。
    人不可能一直取胜,这样的毒鸡汤,傅友德都铭记于心。
    “傅将军,你实在该罚?”
    高志云的一句话,让傅友德瞬间懵了。
    “元帅,属下哪里有不周之处,还望指正。”
    “傅将军缴获战利品太多,以致行军缓慢,本帅不能早日回去见夫人和孩子,难道不该罚。”
    说完,高志云便哈哈大笑起来。
    傅友德也跟着笑起来,知道高志云说的是玩笑话。
    “属下甘愿受罚,属下为元帅准备了两件礼物,还望元帅笑纳。”
    傅友德挥挥手,两名侍卫奉上两个精致的礼盒。
    高志云轻轻扫视着这两名侍卫,傅友德低声道:“元帅放心,这二人乃属下心腹,绝不会走漏风声。”
    高志云身旁全部都是跟随自己征战数十年的亲信侍卫,绝对信得过。
    高志云打开第一个盒子,一枚精致的盖钮出现在面前。
    这难道是白玉镂雕龙穿牡丹盖钮?
    只见其青白玉材质,立体圆雕,长方椭圆柱形,玉钮通体深层镂通雕,留玉皮巧做花卉,枝叶茂盛,五爪双角苍龙,凤眼怒珠,细颈,发向后散披,身粗壮有力,贯穿于花草丛中;器平底,中部有四眼,可为穿绳作附它物之上起加固之用。
    高志云点点头,基本可以确定是白玉镂雕龙穿牡丹盖钮。
    接着高志云打开另外一个盒子,一只雕刻有云纹的朱红色装饰盒位于黄色的丝绸之上。
    只见此盒为梅花式,子母口,圈足有一周凹槽。盒外髹朱漆刻云纹,漆层较厚,间夹一道黑线。盖面饰如意云纹,立壁饰卷云纹。
    “元帅,此盒乃剔犀云纹梅花式盒。”
    高志云用赞赏的眼神看了看傅友德,没想到如此猛将竟然也有心思细致的一面。
    “那就多谢傅将军了。”
    高志云轻轻抚摸着梅花盒上的云纹,心想送给赵敏做首饰盒的话,赵敏肯定很高兴,毕竟府内都是大明造的物件。
    洪武五年十一月十三日,高志云率军抵达龙湾。
    兵部请示朱元璋后,快马通知高志云于十五日从南门入城。
    终于回来了,离开整整十一个月,高志云实在想念赵敏和儿子了。
    十一月十五日,应天城南门,彩旗飘飘。
    太子朱标携一众文武大臣在城门口迎接。
    高志云率三百侍卫呼啸而来。
    见到太子朱标,高志云一行即刻下马,纷纷跪拜行礼。
    “臣高志云拜见太子殿下。”
    朱标连忙上前,双手扶起高志云,恭敬说道:“云国公,此次辛苦啦。父皇正在皇宫等你,为你接风洗尘。”
    “多谢陛下圣恩。”
    “请国公入城。”
    “太子请。”
    朱标已十七岁,在宋濂的教导之下,谦逊有礼,如无意外就是下一任皇帝。
    在朱标的再三邀请之下,高志云只得和朱标携手入城。
    就在两人踏入应天城的那一刻。
    “嗖”“嗖”,两只暗箭破空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