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 财雄势大(中)
作者:墨落皇朝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最新章节     
    第911章财雄势大
    按照女儿杜鹃时候给出的情况分析,华尔街对岛上的收割,也是有底线的。
    但多了女儿杜鹃跟钮璧坚这两根搅屎棍,收割的过程之中,只暴富了他们两个。
    岛上凄惨,是需要以十年或是几十年计的,许多企业失去的掌控权,只怕终其一生也再难夺回。
    参与收割的华尔街资本,也是惨胜的结局,如果不是钮璧坚做了退让,他们也会是惨败的结局。
    这还是老美的政商势力,在其中斡旋的结果,按照钮璧坚的想法,这批华尔街的资本,他们也一样要吃干抹净的。
    至于老美国内,钮璧坚已经成了风云人物,所谓一代新人换旧人,按照女儿杜鹃所说,不过是九牛一毛的利益输送而已。
    钱对女儿杜鹃跟钮璧坚而言,也已经成了账面上的数字。
    按女儿所说,他们两人仅是账面上花不出去也不敢花的浮盈,就有几百亿美刀之多。
    这些资金,女儿杜鹃已经挪到了港城,正准备大举进入国内市场呢。
    你这边是个什么想法?
    别说你也失去了对钮璧坚的掌控……”
    看着直腰嘎背肃然而立的贤婿李胜利,杜老爹有心让他坐下。
    万一议定的收费期限,超出了现在的预期,这个成本恐怕就要落在市场的发展上了。
    如果确如你所说,这边已经是积重难返了。
    不求回报,只要做贡献,说话的人,只怕真是看不清资本的本质。
    这笔钱,对于女儿杜鹃跟钮璧坚而言,也是可以随意放弃的资产。
    基洛夫这种战舰,都能成为自谋生路的手段,这对杜老爹而言,未免有些恐怖了。
    但却可以慢慢掌握市场的命脉,除了金融之外,无论是多么高大上的产业,最终都是要依靠基础产业的。
    “这件事我做不了主,需要回去汇报。
    杜鹃可以做贡献,让钮璧坚也做贡献,就纯属说笑了,这还不如贤婿的求诸于外呢,那起码也是自力更生的一种。
    杜鹃的情况分析,也将这笔资金进入国内的利弊说了一个通透。
    将路权放手,在清末也不是没有吃过亏。
    人心丧尽之后,是不可能再收拾起来的。
    如果以现在国内的汽车保有量而言,只怕一百年也收不回成本的。
    如果以老美、岛上的汽车保有量来收费,几年就会收回投资成本。
    很简单的一条,就如现在的北边一样,如果杜鹃的资本控制了粮食,资本才不会管你饿不饿,他们只会在意自己的盈利是多少。
    但还是觉着站着的贤婿,更能入眼,一旦坐下,这小子就是一副温吞吞模样了,很容易误导别人对他的观感。
    如今这俩,也已经完全超出了掌控,财雄势大这样的老话,在这一刻也是分外的扎心。
    有些人甚至还说了昏头的话,让杜娇阳贡献出这笔资金。
    这几百亿只是两人花不出去,也不敢花的部分浮盈,更大的一笔资金,还在老美本土肆虐呢!
    贡献了这几百亿,剩下的资金如果进来,要给个什么条件呢?
    二十年的时间,对于投资而言,风险又太大,在商言商,这类投资,按杜鹃的说法,还要估计钮璧坚那边的。
    这个时候的回报,就是投资实物产业所不及的了,因为灾荒时节,粮食无价。
    几百亿美刀,难道不能买到一些特权吗?
    这次来见贤婿李胜利,除了告诫之外,就是寻求建议来的。
    但这里面也有预期的问题,就如马上要竣工的深大高速一样。
    一旦进入国内,按照杜鹃那边的经济专家分析,二十年之内,这笔资金也会成倍数的增加。
    “合资,跟公家厂子合资。
    对杜老爹而言,这类要求,将来付出的代价可能更大。
    如今杜鹃的资本有三个投资方向,实业、基础产业、基础建设。
    这么看来,我这次行程,怕是要无功而返了。
    爸,许多地方的公家厂子,怕是十厂九亏吧?
    市场对他们造成了冲击,终究还是要让市场来抹平亏空的。
    这条国内也是断然不会允许的。
    如今女儿手里的资金,肯定该要,但怎么要,杜老爹这边却没有大概。
    可一旦卖了,结果会怎样,就是谁也说不清的了。
    只是他没曾想到,继岛上之后,北边的经济也走向了陌路。
    他不敢想,国内遇上这种情况要怎么去处理。
    对资本最不友善的一条,就是杜鹃将这笔资金投入到基础建设之中。
    投资实物产业,不仅回报是丰厚的,他们这笔花不出的账面浮盈,最终也会以合理合法的方式,回流到大洋彼岸。
    按照杜鹃那边的分析,三十年的时间,也足以让这笔资金翻上几倍了。
    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投资于基础产业,这类投资,对于资金而言,回报是远不及预期的。
    按照贤婿李胜利所说,那就是时代红利了。
    不然持续下去,每年都是一笔大钱,都是几十个大项目。
    如果将来买厂子,能卖出轧钢厂三产食品厂的价格吗?
    答案是肯定不能的,因为根本就没人卖。
    如今骄阳跟钮璧坚手里的资本,就是那个冤大头。
    按轧钢厂三产的价格跟工厂合资,之后,在哪合资,就要投入哪里的基础建设。
    至于基础产业,最好不要让外资插手,风险太大。
    当然,这是商业合作,在基础建设上,起码的保本还是要做到的。
    同时,继续推动这些合资厂薪资水平的提高。
    当八倍工资制,成了市场上默认的规则,许多事就好办了。
    只是投资之前,您跟许多人,还是要给一个正经说法的。
    没有这个说法,这笔资金也是不敢进入国内的……”
    李胜利的说法,倒是跟娄氏企业在关口附近做的一样,只是有人提出,有人反对而已。
    杜老爹无疑也是赞成这种投资方法的,只是如贤婿所说,如今真是欠缺一个正经的说法。
    王家子以谈项目之名,长期滞留在这边,虽说国内的项目一直在持续,但他的滞留,也是欠缺了一个说法。
    这次就不跟上次贤婿滑脚去港城,再从港城回来时,有个人表个态就可以的。
    这事儿涉及到的不止贤婿李胜利、女儿杜鹃、王家子这么几个人,而是涉及到了千千万万人。
    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市场走不走的下去,都是不好说的。
    风雨之前的端倪,又开始显现了。
    贤婿窝在北边就是不回去,跟国内形势,未必无关的。
    “虽说你在这边做的也是正事,但不管怎么样,国内的一些动作,还是需要持续的。
    前段时间,有个叫马胜利的,弄了一个造纸企业集团。
    想法是不错,可惜,最终还是弄了一地鸡毛。
    那个胜利,胜利不了,你这个胜利接手吧,看你能不能搞个胜利出来。
    他的目标是一百家造纸厂,你们夫妻财雄势大的,规模可以更大一些,我看只要亏损的,无论是大厂还是小厂,们都接下吧。
    这次倒是可以作为一个试点,如果做好了,自然会给你一个说法的……”
    听到杜老爹的要求,李胜利脸上也是一阵苦笑,这买卖就真是不怎么好接了。
    造纸厂的着重点首先就不在盈利身上,环保才是第一位的,别问为什么,这就涉及到第一桶金的纯洁性了,不这么做,将来的麻烦太多。
    “爸,接手造纸厂不是不可以,但有条件!”
    听到贤婿要条件,杜老爹的眉头一皱,他做这个试点,就是要拿实际结果,跟一些人辩论。
    加了条件,就缺少说服力了。
    “你明白我的意思,可为什么要额外的增加条件?
    加了条件,我还怎么给你讨说法?”
    听到杜老爹误解了,李胜利摇了摇手说道:
    “爸,我的条件,或许很多人不理解。
    但资本想要进入造纸行业,这个条件就是必要的先决条件。
    我要的条件,那就是环保。
    造纸厂的污水,污染极大。
    国外,对于造纸厂排污的要求是很高的。
    我要的条件是环保,但跟市场还是相关的。
    总不能我们做了环保措施,别人可以不做吧?
    这个我也不要什么理由,要么我们全盘接下,要么我们一个不接。
    即便是我们接了一部分,其他的企业,必须要向我们看齐。
    环保条件不到,我不管是百人厂、万人厂,一经发现必须直接关停。
    评估之后,没有条件上环保措施的,直接拆厂,有条件的就去整改。
    我们的环保线开工之后,一旦发现有其他造纸厂肆意排污,那环保线的价值就是案值,能杀就杀,不能杀的要强行去杀。
    没有这个条件,没有这条线,我们是不会接受任何造纸企业的,这就跟我们轻易不去触碰钢铁行业一样。
    污染太大,难以给子孙后代交待。
    如果我们的投资进入造纸行业之后,没人遵守这条线,我们的设备会就地报废,然后撤资。
    我们绝对不会给人留下任何口实的。
    爸,您要理解一下我们的艰难。
    对于私上造纸厂还没有环保措施的,不抓一个杀一个,我们就不能投资这个行业,这也是我们的底线。”
    听到贤婿的底线,杜老爹这边也是犯了难。
    事儿是好事儿,只是做的过于霸道了。
    虽说国内也有人提出环保问题,但现在真不是纠结于环保的时候。
    市场都要零落了,什么环保之类,什么长远之类,真的只能往后稍一稍了。
    “话说的太满不好,事做的太绝也不好。
    事缓则圆,你要给我时间……”
    对此,杜老爹也是无权应承的,只能先让女儿、女婿入局了。
    对杜老爹而言,环保的问题也确实需要靠后,市场的辩论,他们这边也是需要论据的。
    “爸,这不成!
    底线就是底线,没有更改的可能。
    除了接手造纸行业之外,我们还会对造纸原料的出处加以优化。
    农村的秸秆只是其一,积肥或是生物肥是其二。
    第三,我们可以在各地农村以及荒山、荒地,进行大面的植树造林。
    造纸产业,倒是跟我们正在进行的药山承包相合。
    您只要点了头,我们就可以打造出,全世界最优异的造纸产业循环。
    而代价只有两个字:‘环保’!
    做不到我提的条件,我们只能放弃对这个行业的投资。
    做到了,哪怕骄阳那边的几百亿全都投在造纸行业,我们也无怨无悔。
    环保这条线,必须是铁律……”
    听着贤婿画出的大饼,杜老爹也清楚,一旦点了头,‘环保’马上会变成一个深不见底的无底洞。
    原因很简单,无论是化工业还是钢铁业,对于环境的影响都是极大的。
    这事儿,一旦做成了,环保就会成为硬性的指标。
    将造纸行业作为论据,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想要填平这座无底洞,唯有海量的资金投入才能办到。
    为了一个造纸业,波及其他行业,究竟值不值得,还是需要细细斟酌的。
    长远来看,这自然是好事儿。
    但眼前事,很多都是悬而未决的,丢下眼前事着眼于将来事,按贤婿的说法,说句老话,就是因噎废食了。
    “如果按你所说做了,未来‘环保’这两个字,就是各行各业的铁律了。
    既然你都说铁律了,显然是需要立法来作保的。
    胜利,这样真的能解决我们眼前的危局吗?”
    对杜老爹而言,见过了岛上的崩塌,听到了北边的不济,对于国内局势的看法,他这边也有些不容乐观了。
    “爸,这不是可以等同而语的事儿。
    有些事,天打雷劈也要去做的,不然以后就要被天打雷劈了。
    双轨跟闯关,交给我们的经验,无非只有两个字‘调控’而已。
    计划,跟不上市场的发展,这也是注定的。
    有些产业必须计划,对我们而言也是肯定的。
    有些行业,必须要有市场,也是没有错的。
    如杜鹏丈人所说,我们的路跟别人的路是不一样的。
    着眼不长远,问题就会留给将来。
    将来人有没有能力解决不说,似‘环保’这类问题,一旦留下了缺憾。
    是需要几代人来恢复的。
    鬼佬的雾都、岛上的光雾、二英,都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前路。
    看到了不做规避,这事您说是对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