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变化(求追读)
作者:树下有只猫   华娱之风起2005最新章节     
    “不要,我就要和舅舅睡!”

    卧室里,瑶瑶死死地拽着床上的被单,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陆佳双手叉腰站在床边,心里又好气又好笑,几次后憋着笑关上门。

    陆远无奈,只好哄着小家伙入睡。

    “噗!”

    正讲着卖火柴的小女孩,被窝里,非常突兀的传来一声闷响。

    陆远皱眉,捂着鼻子:“瑶瑶,哪里来的声音?”

    “舅舅,窝在拉轰。”瑶瑶咯咯笑着,亮着一口小白牙,小脸红扑扑的。

    “那叫拉风,你一个人你在里面拉吧。”

    说完,陆远反手将她闷在了被子里。

    紧接着被窝里传来一阵鬼哭狼嚎。

    许是下午玩得太疯,没几分钟小家伙便睡了过去。

    见她没了动静,陆远这才将注意力转向身前的光幕。

    【姓名:陆远】

    【荣誉值:6】

    【可抽取梦境:0】

    距离他在横店意外获得这个光幕,如今已有半年时间。

    陆远记得第一次接触光幕时,荣誉值是11。

    因为抽取了一个叫做卖鱼仔发家史的梦境,荣誉值变成了1。

    自此荣誉值再没有任何变化。

    直到今天,由1变成了6。

    其实关于荣誉值,陆远心里早就有了猜测。

    爱到春潮滚滚来宣传片的播出,证实了他的想法。

    荣誉值类似知名度。

    随着他参演的影视剧或者广告的播出,或多或少都会增长。

    至于增长的数量,幅度,暂时无法判断。

    他有时在想,如果这光幕有性别,多半会是女性。

    过于傲娇,半句解释都不愿意给。

    荣誉值的增长意味着可以抽取新的梦境。

    去年在牡丹园和朱亚闻几人吃饭时,陆远就产生了将梦境化作剧本的念头。

    卖鱼仔的发家史这个故事他早就写好了大纲,也申请了版权。

    至于故事的细节,还在慢慢补充。

    他毕竟不是专业编剧,让他背剧本没问题,写的话就是在难为他。

    陆远想着等以后真的有能力拍摄运作时,再找编剧帮着润色。

    专业的事到底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完成。

    ......

    大年初六。

    还在家招猫逗狗的陆远,接到了剧组的通知。

    大明王朝开机在即。

    匆匆收拾好行李,在父母不舍的目光下再次离开。

    第二天一大早便赶到了横店。

    按理说,他不需要来得这么早,毕竟在剧中他只是个小配角,戏份不多。

    但这部戏不同,陆远极为重视。

    从剧组的阵容上看,张梨是国内历史剧的一号导演,刘合平是金牌编剧,陈保国是飞天视帝。

    仅仅是这三人,就确保了剧的质量。

    明眼人都能看出大明王朝的潜力,这必定是一部气势磅礴的政治历史剧。

    能同时与如此多的实力派演员共事,这种机会太过难得,陆远不愿错过。

    经过去年的两部戏,他如今的片酬也涨了不少。

    拍摄越王勾践时,2000一集,少年杨家将5000一集。

    而在大明剧组,他拿的却不多。

    张梨给了他一個打包价,一万块。

    对此陆远没有任何意见,因为他听闻剧组绝大多数演员的片酬都降了些。

    毕竟张梨的名头摆在那,有的是人挤破脑袋想签约,竞争变得激烈,片酬自然也就低了。

    陆远戏份本就不多,能拿到一万他已经很满足。

    在剧组入住的酒店,陆远第一次见到了编剧刘合平。

    一手夹着烟,一手端着茶,身材消瘦,长相颇为严肃。

    操着一口浓重的湘省口音,让他整个人柔和了许多。

    对于刘合平这个人,陆远了解有限。

    只知道他写过雍正王朝,李卫当官,在历史类编剧中地位很高。

    有过交流后才发现,这人看着严肃,其实特和善。

    即使面对陆远这种名不经传的小演员,也没有任何不耐烦。

    那天陆远在翻阅嘉靖年间历史资料时,刘合平突然出现在他身后。

    抽着烟,漫不经心地问了句:“你在看什么?”

    陆远回答:“嘉靖年间的历史资料。”

    随后刘合平告诉陆远不要再看了,记下的最好也统统忘掉。

    见陆远不解,他解释道。

    “每本书的作者对历史里的人物理解是不同的,但是在剧组拍摄的时候,所有演员必须统一认识,因此不要再读剧本以外的文字。”

    陆远又问:“要是有不清楚的地方怎么办?”

    刘合平笑了笑,一脸褶子,特自信地说:“找我!”

    陆远记下了。

    剧组开机前的工作是忙碌的,每天试妆也是极其认真细致,一天就试一两个人。

    头套是反复试的,要求发际线由疏至密,自然而不呆板。

    服装的要求是所有的宦官人员以及家眷,衣服必须是滚边的,精致的,颜色和图案以及质地必须是符合那个年代。

    这一点,陆远迄今待过的古装剧组,都没有比《大明》做的更好。

    剧组的库房随时为演员开放。

    演员随时可以进去看,去选,去要求,去挑剔,只要你把东西用在戏上,道具组不会嫌麻烦。

    剧组的工作间陆远去过多次,里面贴满了试妆照片,用的是最大尺寸的印相纸,满满的四壁。

    导演张梨经常带着大家看试装效果,提意见,做调整。

    有时候仅仅是一个发式都能争吵半天。

    为了让这部剧更加符合年代,剧组众人对细节的要求堪称苛刻。

    这些都只是开机前的准备。

    ......

    “陈老师!”

    从酒店出来,远远的瞅见陈保国,陆远连忙上前打过招呼。

    他原本计划着回京后再去拜访对方,表达谢意。

    哪知剧组开机时间这么早,完全打乱了他的安排。

    陈保国看了他一眼,只是轻微的点点头,然后就离开了。

    陆远心里纳闷,怎么忽然变得有些冷漠?

    他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对,让陈保国对他产生了意见。

    可接下来的几天,他发现不仅仅是陈保国,整个剧组的演员都有些不正常。

    不论是说话,还是吃饭,或是做事,都显得过于安静。

    哪怕是熟人间碰到了,也只是点个头,微微一笑,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整个剧组的氛围显得极为压抑。

    陆远观察了许久,才发现原因所在。

    剧组所有演员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里,在打磨着心里的那个角色,尝试着入戏。

    似乎拍摄从进组的那一刻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