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加税
作者:听风煮雨夜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最新章节     
    第191章加税
    先丢广州,再丢荆州,国族前后折损数万,大清的颜面是真的要丢尽了!
    乾隆现在对此,真的是相当的恼火。
    冷硬阴郁的面容下,隐藏着熊熊燃烧的怒火。
    此时的乾隆甚至有一种冲动,想要要御驾亲征,亲自南下去平定明贼之乱!
    幸而,他的理智很快重回高地!
    几名军机大臣闻言相互对视一眼,交流着意见,最终还是军机领班于敏忠站了出来,开口说道。
    “启禀皇上,阿桂从岳州送回来了请罪的奏书……”
    乾隆闻言,冷哼一声道。
    “请罪?他阿桂带着我大清最精锐的兵马,却是打输了长沙之战,以至于长沙沦陷于明贼之手,南方战局败坏,乃有荆州被围之事,他确实是该请罪!”
    “但不是向朕请罪,而是向大清,向列祖列宗请罪!”
    自从长沙之战后,乾隆便开始对阿桂横竖看不顺眼了起来。
    顺当了一辈子的清高宗乾隆,无法接受失败!
    尤其是这种战略上的重大失败!
    长沙丢失的后果,实在是太严重了。
    举个例子:荆州的困局,就是清军丢掉战略主动权的后果。
    一旁的和闻言,忍不住心中叫苦。
    皇上现在以为阿桂是在为长沙之败请罪,但事实是阿桂是在为了放弃荆州而请罪……
    如此的话,皇上必然会有心理落差。
    到时候,阿桂怕是要难过了!
    但是,皇上如果现在拿下了阿桂,那南方战局又该交由谁去主持呢?
    要知道,大清的另一员名将兆惠,都已经死了十来年了。
    怕是烂的只剩一把骨头了!
    总不能是把他从坟头里拽出来,让他再去领兵吧?
    一把骨头领兵,那多吓人啊!
    而舒赫德在军事上就是个半桶水,你让他去对付对付一般的贼寇还行。
    可要是和明贼的精锐对上,表现怕是还不如阿桂呢!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的阿桂对大清来说,可要比一座荆州城重要的多了。
    于敏忠闻言,也是表情一滞。
    但还是壮着胆子,开口说道。
    “启禀皇上,阿桂大将军这次请罪,不是为了长沙之败。”
    “而是因为荆州之事……”
    乾隆闻言,下意识的蹙起了眉头。
    “荆州之事?什么意思?”
    于敏忠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
    “阿桂大将军上奏言说,请求放弃荆州,以保岳州不失,以保全我大清在南方的最后一只机动兵力。”
    “以求南方战局可以维持!”
    乾隆闻言,脸皮一阵抽搐,光亮的脑门上青筋暴起。
    一双眼睛里蕴含着越发炽盛的怒火。
    乾隆怒极反笑道。
    “呵呵,呵呵呵!”
    “好啊,好啊,这个阿桂这当真是没有辜负朕对他的信任啊!”
    “这个阿桂,真不愧是我满洲第一名将,思虑的可真周全啊!”
    “哈哈哈哈!”
    听着乾隆那让人心里发的笑声,几名军机大臣都是忍不住低垂着头颅,什么都不敢说。
    生怕引火烧身!
    乾隆胸膛剧烈的起伏着。
    “但是,他既然思虑的这么周全,怎么就没有考虑考虑荆州的国族呢?”
    “那可是万余国族啊!”
    “要是荆州的国族也和广州的国族一样沦于明贼之手,那天下又不知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了!”
    几名军机大臣见此,知道不说话是不行了。
    纷纷下跪叩首,齐声说道。
    “请皇上暂息雷霆之怒!”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啊,阿桂这么做也是有苦心的,还请皇上看在阿桂一心为国的份上,再给他一个机会吧!”
    “……”
    几人十分默契,都没用南方战事还得阿桂主持,阿桂不可或缺的话来劝乾隆。
    因为他们都对乾隆的脾性有所了解。
    他们若是想杀阿桂,这么说肯定没错。
    但他们如果想救阿桂,那就绝对不能这么说。
    否则的话,乾隆可能本来不想杀阿桂的,也会下令杀了他。
    乾隆顺了一辈子,性格缺陷便是相当的自大。
    在他的认知中,这个世界上除去他本人之外,没有人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有,那这个人最好去死!
    听着几名军机大臣劝说,乾隆深吸一口气,让自己恢复了冷静,然后思虑起了自己拿下阿桂的可能性。
    很快他便意识到了,现在的阿桂对于南方战事是不可或缺的。
    自己如果拿下阿桂,那代价可能就是大清的南方战事彻底崩盘。
    这是乾隆所万万不能接受的!
    乾隆这个人很自大,但却不糊涂,如果由别人说出阿桂是不可或缺的,他可能会在恼羞成怒之下杀掉阿桂。
    但如果是他自己意识到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他还是有一定的容人之量的!
    尤其是阿桂这样的满洲将才,乾隆对他还是有一定的容忍度的。
    乾隆沉思一阵,开口说道。
    “呵,呵呵!”
    “阿桂,好一个阿桂!”
    “李玉!”
    乾隆呼唤自己的贴身太监道。
    李玉闻言,缓步走到了乾隆身边,开口说道。
    “奴才在!”
    乾隆眯着眼睛,开口说道。
    “你亲自替朕走一趟湖广,告诉阿桂,江南和湖北一定不能有所闪失,否则的话,就让他提头来见。”
    乾隆话里的意思很明确,荆州的事情暂且不和阿桂计较,但阿桂一定要保住湖北和江南。
    否则的话,乾隆就要和他算总账了!
    到时候,阿桂即使不死,也得去宁古塔或者伊犁流放!
    李玉闻言,打千下跪道。
    “奴才遵旨!”
    就在这时候,一旁的李侍尧开口说道。
    “皇上,奴才认为我大清现在应该再次调兵增援湖广方向的战事。”
    “在长沙之战后,阿桂大将军手上的兵力折损严重,若朝廷不能尽快给其补充援兵,阿桂大将军怕是只有进取之心,而无进取之力了。”
    关于长沙之战的战报,李侍尧是看过的。
    在为明军的战斗力心惊的同时,李侍尧也是意识到了现在阿桂所面临的局势究竟有多么的严重。
    一战损兵数万,还都是甘陕绿营和索伦兵的精锐。
    手上的战兵更是损失殆尽,真不怪阿桂在长沙之战后,只敢在岳州守城,而不敢去荆州同明军野战。
    阿桂现在手上的这只兵力,守城或许还行,但野战是真的不足以支撑。
    就凭阿桂手上那些兵力,如果真的同明军野战,估计也只有溃败这一个下场。
    大清如果想要维持南方的战局,必须得向阿桂增兵才行!
    一说增兵,乾隆便将目光看向了他亲爱的和贵妃。
    因为,要打仗就得花钱!
    只要有钱,大清有的是兵可以往南方调。
    而和就是他乾隆的钱袋子!
    和和乾隆的目光稍有接触,旋即便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开口说道。
    “启禀皇上,户部方面现在还有存银三百四十二万两,粮食四百三十五万石,布帛一百二十七万匹……”
    和现在虽然只是一个户部侍郎,但由于皇帝的信任,是故他在户部掌握着绝对的实权。
    皇帝要用钱,不会问户部尚书梁国治,而是直接问和。
    只是,现在的情况是,即便和有聚敛搜刮之能,可随着南方战局的加剧。
    以及两广和湖南的财税重地的丢失,大清的国库还是有些入不敷出的意思。
    现在才到年中,大清的国库里便只剩下了三百多万的存银。
    哪怕是算上粮食和布帛等实物,总价值也就一千万上下。
    这个钱看着不少。
    但是,这些钱不仅要用于维持前线的军事所需之外,还要用于给官员发俸,用于给八旗发铁杆庄稼,用于维持朝廷运转,用于供给皇室日常开销,用于处理赈灾等突发情况……
    所以,这个钱真不多!
    并且要知道的是,现在大清一年的岁入也不过五六千万两白银。
    而现在才年中,便已经用掉五分之四了!
    剩下的钱别说继续从北方调兵了,哪怕是仅仅用于维持朝廷所需,也远远不足。
    乾隆闻言,脸色也是一沉,忍不住蹙眉。
    “南方贼势糜烂,而国帑用度不足,诸位卿家可有解决之策?”
    对于现在的乾隆而言,最重要事情就是搞钱。
    当年的崇祯就是穷死的,他乾隆可不能重蹈覆辙。
    李侍尧闻言,开口说道。
    “启禀皇上,奴才认为我大清可以着手在临近贼区的地方加征剿饷,用于供应大军剿贼所需。”
    没钱怎么办?
    李侍尧的解决思路很简单,加税!
    但一旁的于敏忠闻言,忍不住开口反对道。
    “升斗小民生存本就艰辛困苦,朝廷若是再行加税,岂不是官逼民反吗?”
    没钱怎么办,加税!
    当初我大明也是这么想的。
    然后就加出了李自成,加出了张献忠,加出了覆灭大明朝的流贼之患。
    现在满清所面临的局面,和当初明末大明所面临的局面是颇为相似的。
    内忧,外患,财政困难都齐了。
    内忧这方面,大明有流贼,满清有各地不断的起义。
    外患这方面,大明有关外的东虏,满清有两广的明贼。
    而财政困难不必说,一样一样的!
    这时候,乾隆要是再行加税闹出了民乱,我大清的国势可就真的是奔着亡国去了。
    和也是开口说道。
    “启禀皇上,奴才也反对在临近贼区的地方进行加税!”
    和感觉李侍尧脑子有病。
    在临近贼区的地方加税,你特么确定不是在给明贼打配合吗?
    本来南方的人心就不在大清这一边,怀念前明的乱臣贼子不在少数,大清再一加税。
    这下好了,估计一些本来不想造反的顺民,被这么一逼,也要辫子一剪,反清复明,跪迎旧主了!
    在南方,反清复明这事情大家会儿干起来,是真的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的。
    不过,和的意思不是不能加税,而是不能在临近贼区的地方加税。
    但是可以在大清控制力较强的地方加税。
    乾隆闻言,蹙眉询问道。
    “和的意思是?”
    和也不犹豫,直接开口说道。
    “启禀皇上,奴才认为我大清可以在北直,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加税。”
    “也可以向士绅富商开放捐纳贼区的官位,但要求他们自己携带团练上任,协助大清收复地方……”
    和的意见很简单,加税,卖官!
    我大清之前虽然也卖官,但多少要点脸,只向有功名的读书人卖官。
    但现在和的意见是,脸这东西干脆不要了!
    官位放开了卖!
    尤其是贼占区的官位!
    反正现在都已经不是大清的了,放开了卖吧!
    而其附加条件,要求士绅豪商自带团练上任,则是个一举两得的建议。
    一是通过卖官解决朝廷军费急缺的问题。
    二则是通过团练,来补充前线大军缺少兵力的问题。
    在和看来,当前天下的局势已经相当的危险了。
    大清要重新平定天下,必须得借助士绅团练的力量了!
    乾隆闻言,面露沉思之色。
    思索一阵之后开口说道。
    “加税和捐纳官位之事可行,但团练的事情还是免了吧!”
    “朝廷现在的局势还没到需要团练来帮着平定天下的时候!”
    乾隆最终还是没有同意让底下大规模的开办团练。
    说白了,还是防汉思维作祟!
    生怕汉人会掌握太强的武力,借此来反对大清!
    而之所以两广那边在朝廷禁止的情况下还会有团练,那是因为大清对两广的控制力度是真不行,对底下的情况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毕竟,两广的士绅谁家要是没组织过几场大规模械斗,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两广的靓仔。
    而打械斗的那些人,说白了不就是团练吗?
    只是没名分而已!
    官府是真不敢管这些人!
    众人听闻此言,齐声说道。
    “皇上圣明!”
    说罢钱粮的事情,乾隆又开口询问道。
    “朝廷若要增援南方战事,诸位卿家觉得朝廷该从哪里调兵呢?”
    “甘陕?关外?还是山西,北直?”
    李侍尧闻言,站出来说道。
    “启禀皇上,奴才认为我大清或许可以下旨征召蒙古外藩兵,以及关外的八旗和更多的索伦兵入关助战。”
    “在上次调兵增援南方战事之后,甘陕那边已经是兵力空虚,还是不要轻动的好!”
    “奴才担心,若是朝廷再从甘陕调兵,恐西域再次生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