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宋国武器商
作者:玩蛇怪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最新章节     
    大宋庆历七年十一月,大宋这边已经到了年底,朝廷开始把重心从各行各业的发展转移到统计上来。
    各个部门紧锣密鼓地开始统计自己各部门的数据,统计部也入驻到了各个部门,核算各部门今年的规划是否已经达标。
    数据虽然不能代表一切,可却能直观地展现出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以及目前绝大多数百姓的生活状态。
    如今大宋严格来算,不能说是一个工业国,应该算是一个半工业半农业国。
    因为当下主要的支柱产业依旧是农业和手工制造业。
    钢铁产业虽然早就开始布局,可真正大规模发展还是最近两年,并且很多地方都处于规划与修建期。
    真正要各路各州都有一定的钢铁产业,至少还得好几年的时间才行。
    至于其它纺织业、建筑业,也处于从汴梁往其余路蔓延的状况,想要全面铺开,还需要时间。
    所以目前大宋的工业产值还谈不上高,相当于庞大的农业和手工制造业来说,依旧是微不足道的一个点。
    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现在是建设期,等到了高速发展期,比如第一批橡胶树成熟,一切走上正轨,那么工业能力将直接开始飞跃。
    而就在大宋这边蓬勃发展的时候,此时的周边各国,却是情况很不好。
    西夏想遣使上贡,俯首称臣,为大宋拒绝,连使者都不允许去汴梁,更别说和平谈判的事情。
    辽国被打得大败而归,耶律宗真终究没熬过这个冬天,在十月份病逝,耶律重元登基,现在被国内局势弄得焦头烂额。
    越南黎朝在大宋的帮助下复辟之后,由于不得民心,起义者接连不断,让越南处于严重内耗的阶段。
    青塘现在已经彻底归顺大宋,瞎毡被赐为赵姓,一家老小全都迁入汴梁成为大宋勋贵,河湟谷地如今被改为西宁州、湟州等六个州郡。
    其余回鹘、吐蕃、黑汗、蒲甘等国,要么各过各的,要么遣使大宋,向大宋称臣纳贡,甚至还有内乱不止,疲于奔命者。
    唯一还算安宁的就只有大理国了。
    大理国一直采取亲附宋朝的政策,国内政权被相国高氏一脉把持,国主处于弱势地位。
    但自从宋庆历四年,大理天明元年高氏废掉了荒淫无道的大理国主段素兴,有一段不大不小的政治风波之后。
    平日大多数时间,大理国内都趋于稳定,并且一直通过茶马古道,保持和大宋之间的政治与贸易往来。
    在这种情况下,大理国内倒是颇为兴盛,无灾无叛,百姓生活安居乐业,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色。
    这也算是大哥找得好,生活没烦恼。
    至于日本。
    日本这些年被大宋半强迫性地打开了国门,开放了石见港口,国内经济就陷入了崩溃。
    大量手工业被宋国的手工制造业给冲击,很多工匠失业,或者被宋国商人雇佣,或者迁居其它地方,整体经济形势被宋国控制。
    并且很多地方豪族和国守等掌权者处于半自立状态,每年只需要向中央缴纳贡赋,在自己地方则向来都无法无天。
    这就导致中央和地方出现各种矛盾,在前有平将门之乱,后有平忠常之乱的情况下,日本已有内乱之像。
    不过唯一的好消息是国内的底层稳定性还算不错。
    受庄园经济影响,大部分底层平民都是地方豪族和权贵的农奴,犹如魏晋南北朝一样,底层百姓被困在庄园当中,被主家控制,基本上就不存在自主起义叛乱的可能。
    并且大宋不止向日本出口工业品,还出口过剩的粮食,诸如红薯、玉米、土豆之类在大宋常用于饲料的食物,卖到日本来就能成为主食。
    也因这个情况,日本国内的底层就不太可能反抗。
    但同样的,日本地方豪族与大宋贸易,会增加他们的实力,这些拥有庄园的豪族和地方势力有人有粮有武器,自然对天皇与藤原家的统治就会形成威胁。
    其中实力最强大的就是位于陆奥国的安倍氏以及出羽国的清原氏。
    陆奥国位于日本东北地区,为后世日本的岩手县、福岛县、宫城县一带。出羽国则位于日本北部地区,为后世日本的秋田县。
    由于这两个地方在古代都是日本流放囚犯、俘虏虾夷人的地方,因此关押着很多囚徒。
    其中对这些囚徒的管理者就叫做俘虏长。
    安倍氏和清原氏就是两国俘囚长,掌管着这些俘虏罪犯的生杀大权,因而这两个豪族是两国最强大的家族。
    此刻在大宋庆历七年十一月九日的上午,安倍氏的家主安倍赖良正在陆奥国的奥六郡自己城池府邸内,招待一名客人。
    这个客人的名字叫做清原武,正是隔壁出羽国清原氏的家主。
    历史上朝廷讨伐安倍氏,安倍氏击败了当地陆奥国的国守藤原登任,藤原家随即派出源赖义与安倍氏作战。
    安倍氏虽然初期作战不利,连安倍赖良本人都中箭身死,但两个儿子随后稳住局势,对源赖义展开反攻,差点把源赖义击败。
    最后还是源赖义派人联系了清原武,清原武派出清原家军队,帮助源赖义攻破了安倍氏,并且占领了安倍氏的领土,成为了出羽和陆奥两国大豪族。
    这就是前九年之役的过程。
    而后三年之役则是清原家族自己发生了争夺权力的内乱斗争,于是源赖义的儿子源义家在双方内斗的时候介入,一举平定了清原氏,彻底占领了陆奥国。
    因此按理来说,清原氏也在觊觎着安倍氏的领土,不太可能成为他的盟友。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
    这个例外就是安倍氏背后的宋国力量。
    准确来说应该是安倍氏背后的宋国军械卖家。
    虽然出羽国发现了阿仁矿山,其中蕴含的金银铜矿藏极大。
    可问题在于阿仁矿石并不是露天矿山,有一定开采难度,短时间内肯定是没办法大量开采。
    因此清原氏虽然很有野心,却无法从中迅速获利。
    反观陆奥国就不一样了,自奈良时代开始,陆奥国就是日本有名的金银铜矿产区。
    而且多是露天矿,容易开采。
    这里又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大量的平原区,非常容易积蓄力量割据一方。
    所以清原氏和源氏才会想夺取此地,成为家族兴盛的根基。
    在这样的背景下,宋国商人自然更愿意与出手阔绰,家里有矿的安倍氏做生意。
    唯一的问题是宋国商人主要聚集在日本西面的石见地区,走陆路去安倍氏所在的陆奥国要穿过十个国,路程达一千公里。
    走海路的话就更远,要穿过津轻海峡,从北海道与本州岛之间绕过去才行。
    因此交通非常不方便。
    直到前些年越后国西面的岛屿佐渡岛上有金矿被发现,大量宋国商人云集,就给了安倍氏一个机会。
    安倍家族随即与出羽国的清原氏和越后国的国守橘为仲达成协议。
    安倍氏的马车会带着金银铜等矿产前往出羽国和越后国的港口与宋人交易,清原氏与橘为仲将得到一定比例的税收。
    这样大家都有利可图,慢慢的也结成了盟友。
    今日安倍赖良邀请清原武过来,就是要商量自立为王,成为一方霸主的事情。
    安倍家居住在奥六郡的胆泽城,说是城池,但其实外围的城墙就是一圈土墙,城内到处都是狭小逼仄的小木屋。
    唯有安倍家有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唐朝风格的庭院。
    不高,因倭人矮小,平安时代的平均身高在1米5左右,因此庭院院落也不过才三米多的高度。
    即便如此,对于安倍赖良和清原武这两个一米五的小矮子也已经是超级大房子。
    此刻两人盘膝而坐,旁边有侍女给他们烹煮从唐朝学来的茶艺,屋外庭中的院落各种花草园林也有从唐朝学来的园艺技术修剪,美轮美奂。
    “安倍殿不愧为陆奥第一豪族之主,家中院落恢弘,颇有盛唐之风啊。”
    清原武颇有点羡慕地看着这院落。
    虽然他也是出羽国豪族,可出羽国无论是人口还是地盘亦或者钱财都不如陆奥国,他自然也没这个实力建那么大的宅子。
    “清原殿说笑了,跟阁下比起来,我还是差得很远。”
    安倍赖良亲自把茶端到了清原武面前,随后挥挥手,侍女就弓着身离开。
    等侍女走后,安倍赖良才又说道:“不知道清原殿对现在的朝廷局势怎么看?”
    清原武讳莫如深地道:“朝廷的局势,又岂是我们能够说的?”
    安倍赖良却笑道:“朝廷无道,索取过度,我陆奥每年贡赋繁多,人人苦不堪言啊。”
    清原武忙道:“请阁下慎言。”
    相比于安倍赖良的胆大包天,他可不敢乱说。
    毕竟现在安倍赖良并没有明着反叛,只是以各种借口或少纳贡赋,或干脆不纳而已。
    朝廷暂时也没有把他定性为反贼,因此清原武才会与他打交道。
    不然的话恐怕就得审时度势一番了。
    “没什么好害怕的。”
    安倍赖良却平静地说道:“这是事实,事实还不让人说吗?”
    清原武讪笑道:“安倍殿兵强马壮,手下都有唐人的武器铠甲,自然有与朝廷抗衡的勇气。”
    “就是不知道清原殿有没有采购唐人武器铠甲的意思。”
    安倍赖良说道。
    “哦?”
    清原武顿时来了兴趣,问道:“安倍殿愿意为我引荐唐人?”
    他们说的唐人其实就是宋国商人。
    日本上层权贵虽然不与宋国官方往来,但他们的渠道信息更广,自然知道如今中原王朝早就已经从唐朝变成宋朝。
    但日本下层百姓和中下层权贵的消息就比较闭塞,或者说哪怕是知道了现在换了王朝,也由于以前的习惯,还是把他们称呼为唐人。
    就如同日本这个国家早在唐高宗李治时期就自号为日本,在《新唐书》中有记载,可中原王朝的人却不会说他们是日本人,而依旧会习惯性把他们称呼为倭人一样。
    只有赵骏这个后世人反而因习惯问题不称呼他们为倭人,而是日本人。
    “就看清原殿有没有这个兴趣了。”
    安倍赖良说道。
    清原武顿时露出思索的表情。
    他自然明白安倍赖良的意思。
    安倍家作为陆奥大族,但却不是陆奥国的主人。
    至少在名义上,陆奥国由国守藤原登任执掌,他缺乏大义名分。
    一旦朝廷剥夺了他俘囚长的官方身份,那么安倍家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是从高高在上的俘囚长一夜之间跌落尘埃,沦为普通平民。
    二是造反起义,割据一方,真正成为陆奥国的主人。
    显然最近几年安倍家不再上缴贡赋,就说明他们要走第二条路。
    可作为一个地方豪族,相比于朝廷的实力还是太薄弱。
    哪怕安倍家拥有数千兵马,在全国豪强当中绝对是第一梯队的存在,也不可能与朝廷为敌。
    所以他就必须要有外援。
    如果能够拉他们清原家下水,以两家的实力,不敢说杀入平安京,取代藤原氏。
    割据出羽和陆奥,做一个地方诸侯王还是没什么问题。
    如果背后再有宋国撑腰,给予他们足够的武器装备的话,那说不准能做更大的事情了。
    现在的问题是,就看清原武愿不愿上他的贼船。
    清原武沉吟了许久,这才低声说道:“我想知道,唐人有多少武器甲胄?”
    “陆先生,我的朋友想知道,你们有多少甲胄。”
    安倍赖良望向后方的屏风。
    屏风后面钻出一个人影出来,笑着说道:“你们要多少就有多少。”
    清原武目光看去,就看到这是个高大的身影,穿着丝绸华服,比他还高一个半脑袋,宛若一个巨人。
    虽然这个人说着一口还算流利的日语,但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这是位唐人。
    因为清原武之前也见过几个宋国商人,那些人的普遍身高都比他高一两个脑袋,他们日本人却少有那么高大的身躯。
    “这位是?”
    清原武问道。
    “我叫陆朝,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宋国商人而已。”
    那足足有一米七二,在二人面前像个小巨人一样的陆朝低头俯瞰着他们,露出一脸和善的微笑。
    模样像是一名大人,在见两个孩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