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影响
作者:疑似风月   影帝:我的娱乐时代最新章节     
    顶流之所以叫顶流,不只有爆款的作品,还有与之配套的宣发资源。
    刘艺菲虽不像别人那样大肆炒作,但每年给各平台各媒体的“保护费”一点不少。
    轧戏风波打乱了《她》的宣传计划。
    本来刘艺菲的角色特性会一直保密到明年电影首映,给外界一个惊喜。
    但谁也没想到媒体会拿刘艺菲轧戏做文章,剧组不得不提前曝光茜茜。
    不过也还在可控范围内。
    这时候刘艺菲交的“保护费”就开始起作用了。
    各平台开始为刘艺菲“平反”,《她》剧组提前放出物料和信息,介绍《她》这部戏,以及为刘艺菲做口碑。
    此前攻击刘艺菲轧戏的专家学者一时间全部哑口。
    他们想破头也想不到《她》是这样一部戏,女主角居然全程配音不露脸。
    不过,也还有少部分人依然嘴硬,刘艺菲就算是配音演出,也不应该离组,某某敬业的演员,就算没戏也会在剧组和演员搭戏,你刘艺菲为什么不这么做!
    还有拿刘艺菲片酬事的,的可真了。
    刘艺菲即使是声音演出,拿的也是出镜的高片酬,还顺带上了张元君。
    张元君和刘艺菲两个人拿走了《她》剧组一半的预算。
    “《她》作为一部文艺片,预算十分有限,预计成本在5000万左右,但两人在片酬上没有让步,拿走了尽3000万的片酬。”
    这当然是胡袄。
    他们是不是忘了张元君还是《她》的编剧和出品方!
    演员接文艺片和商业片的片酬是不一样的,张元君出演《她》的演员片酬不过210万,加上编剧费20万,才230万,刘艺菲更是只有120万。
    120万请刘艺菲拍一部戏,去问问外面的老板这个价格怎么样。
    友情价都没这么低的!
    但是片酬属于商业机密,剧组不会回应这个。
    但是《她》的出品方之一,安乐影业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间接地回答了记者的疑问:“现在文艺片很难做,《她》从立项筹备到开机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现在外界有些传闻很可笑。
    “张元君和刘艺菲这样优秀的年轻演员还能沉下心来做一部文艺片,特别是像《她》这种在国内首开先河的科幻文艺片,这种精神是值得尊重的,现在外界一两句谣言就想抹黑我们的努力,我觉得这样的攻击是极其不负责,而且是别有用心的。”
    “但很多人他们两个饶片酬非常高,拿走了剧组一半的成本。”
    “纯属无稽之谈。《她》从导演到演员,片酬都不高,我们超过60%的预算都用在了拍摄和后期制作上,筹备的时候,剧组融资困难,元君和艺菲甚至提出过他们自己出钱来做这部戏。请大家想一想,如果两个演员拿走一半的钱,他们还会这样吗。”
    “还请大家给我们演员我们剧组一点包容和理解,谢谢。”
    风波暂息,但事情还没有结束。
    娱乐圈复杂也复杂,单纯也单纯。
    单纯到这圈里只有一件东西——利益。
    刘艺菲的确没轧戏,就算刘艺菲轧戏又怎么样?
    现如今,轧戏才是圈内常态。
    杨蜜今年播了7部电视剧,还有3部待播,这10部戏就是她去年一部接一部拍的?
    1992年,刘得华一年拍14部戏还被称为劳模呢。
    演员轧戏就活该死?
    武痴林过:“就算是真的,你也不能到处,有些事情不可以认的,认了会很难堪。”
    轧戏就是这样,这是圈内潜规则,不能拿上台。
    现在借刘艺菲把轧戏拿出来,肯定不是单纯的抹黑那么简单。
    刘艺菲本人不在意,她在京城专心排练。
    但她的团队很快找出了端倪,刘艺菲的戏约是一早定好的,递过来的剧本能推的都推了,所以不存在和别家抢角色的事。
    不是抢角色那就是商务冲突了。
    从戛纳回来后,接触刘艺菲的商务很多,不过大多数都还在协商,并没有谈妥。
    女星身上的商务来去就是那么几样,衣服、香水、珠宝、彩妆、腕表、箱包等。
    衣服已经不用了,刘艺菲是迪奥大中华区代言人。
    刘艺菲现在在谈的主要有两个代言,梵克雅宝的中国区代言,以及香奈儿coco的品牌大使。
    这两个是谈的最顺利的,基本没什么问题,接下来就是考察期。
    这时候抹黑刘艺菲她轧戏,很难不让人想到是想翘刘艺菲这两个代言。
    但难听点,现在内娱不太重视时尚这块的资源,时尚品牌也不太重视内娱,除了刘艺菲、范兵兵、巩丽等极少数女星能获得奢侈品牌的青睐,其他明星基本就是借个礼服穿一穿的水平。
    毁了刘艺菲的商务,别家也拿不走啊,图什么呢。
    但这圈里损人不利己的事也有的是人愿意干,我是得不到,但不让你拿到我也很开心。
    不过这样一弄,就不太好找出幕后黑手了。
    刘艺菲也不想在这件事上多纠缠什么,了句“事情都过去了,我们也没损失什么,算了吧”就过去了。
    团队对她这种不争不抢不脸红的性格也习惯了,拿她没有任何办法。
    一直到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刘艺菲在剧院完成《四世同堂》青春版第一次带妆全排,都没有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回应轧戏一事。
    离正式演出就还一周的时间,刘艺菲恨不得在排练厅打地铺,哪有时间管这些在她眼里“没什么要紧的”事。
    “离演出越近我越紧张,”当晚凌晨2点多,刘艺菲打电话给刚下戏的男友,“今第一次带妆彩排,我手一直在冒汗。”
    “伱都青年表演艺术家了,还紧张啊。”张元君笑道。
    “我跟你正经的。”刘艺菲的紧张并没有因为男友的玩笑而放松。
    “这不是很好吗。”张元君在那头。
    “这还好?”
    “会紧张至少明你对这部戏很重视,而且对你有一定挑战。不管是影视还是话剧,演员最怕的就是演麻了,演麻了之后表演就会程式化,你知道怎么表现悲伤,怎么表现开心,怎么表现恐惧,一招一式都固定下来了,演戏对你没刺激了,这样的演员在艺术上差不多就走到头了。”
    这个毛病在一些童星身上最明显,杨蜜、杨梓几人后面演戏都是这个毛病。
    他们从在剧组长大,对镜头太熟悉了,一颦一笑全是技巧没有感情。
    张元君接着:“你没发现你演戏也有这样的问题吗?”
    刘艺菲不服:“有吗?”
    “当然有,你也逐渐在程式化表演,不自然了。”张元君接着,“给你茜茜这个角色,也许会有所帮助,当你面前没有镜头,你需要靠声音表现人物的时候,你会发挥成什么样。把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都剥离掉,看你能演成什么样。”
    “你话怎么像个老学究。”刘艺菲笑道。
    “喂!”
    “好好好,”刘艺菲笑了,“我听你的,一定好好演。《四世同堂》呢,搞砸在我手里我这辈子在剧院都抬不起头。
    “你呢,你在剧组怎么样?”
    “还好,挺顺利的。”张元君报平安,“这么晚了不睡你干吗呢。你妈不你啊。”
    “我泡澡呢,我妈早睡了。”
    “你开个视频我看看。”
    “要死啊你。”刘艺菲笑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