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这事儿刚好能拿来上课”
作者:武剑仙   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最新章节     
    第264章“这事儿刚好能拿来上课”
    “事实证明,师傅啥样,徒弟就会变成啥样。”
    “真言传身教?”
    “我笑了,反省大队喜+2。”
    随着网友们的讨论。
    许欣和刘晨阳的一些基本的公开信息,也出现在网友们眼中。
    有些东西甚至不太需要查。
    天才学生,超级卷王,李景霖来到上音任职的当下,两人考上了李景霖的硕士。
    一时之间,这些基本信息,便被网友们发现。
    毕竟只是网友闲聊中整出来的活儿。
    也没有刻意的去刷。
    所以,热度上来说,也就是一般,单纯图一乐。
    不过,对于平时比较关注李景霖的人来说,这可就是个不小的乐子了。
    就在今天给本科学生们上选修课的时候。
    休息中,就有学生将这热搜拿给了李景霖看。
    “啊?”
    李景霖头上出现了大大的问号。
    “真就是无聊透了?这也能搞出个话题出来?”
    “而且什么时候我就变成反省大军的领头人了?”
    李景霖瞳孔地震。
    天可怜见。
    自己从来都不是什么反省狂魔。
    对学生的教育也都秉持着“实事求是”。
    哪有那么多的反省啊。
    也就之前在网上遇到一些批评或者抹黑的时候,自己以一个公众人物最该做的方式去淡化了一些尖锐点罢了。
    再说了,人家说的也不是完全抹黑。
    完全抹黑的东西,李景霖是看都不看的。
    又不是真的分辨不出是非,自己又不是什么自卑型自我批判人格。
    咋就搞出这么个“流派”了?
    “别说,这事儿刚好能拿来上一堂课。”
    李景霖突然觉得,这完全可以给学生们顺便上个课。
    果不其然,很快,在上课时间到了以后。
    李景霖便笑呵呵的对同学们说起了刚刚的事情。
    “刚刚有同学给我看了一个话题.”
    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短暂的讲述完毕后。
    学生们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哈哈哈!”
    不过,笑归笑,有些没懂李景霖的意思。
    “其实呢,我这个人,并不是一个自我内耗的人,也并不擅长什么谦虚与反省。”
    李景霖微微一笑。
    “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只是因为,源自于我的身份,该做什么样的事,该说什么样的话。”
    “仅仅只是不去膨胀,不去卖弄,也仅此而已。”
    “网友们总结的我,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我,甚至和真正的我,并不一样。”
    “可是,为什么网上会出现对我这样的说法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这个问题,顿时让同学们陷入了沉默。
    如果说之前觉得只是好笑。
    可是,这个问题一旦问出来。
    不知为何。
    同学们均是陷入了沉默。
    是人云亦云的从众吗?显然不是的。
    这一开始的说法是如何出来的?
    “首先,我先给大家确立一个关键的定义。”
    “浏览网络信息的人,往往不会品读,更只是对文字一扫而过。”
    李景霖微微一笑。
    开始解答起同学们的疑惑。
    “在这种情况下,也便欠缺了思考。”
    “当然,我并不是说网友们不去思考,或是没有思考的能力,而是因为,在这样较为放松的娱乐化信息交互中,惰性会常理性的增加,思考的分量变少了。”
    “毕竟,网上冲浪,大家是冲着娱乐去的。”
    李景霖开始缓缓陈述。
    台下的学生们,似乎也差不多有点懂李景霖想要说什么了。
    “所以,在表达的时候,短暂的语言,更是难以描述事件的本质,难以从多个方面解释一个问题,哪怕有,也不会有人认真看的。”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倾向于自己最赞同的某一个,记住,是一个,单个观点,进行发言与论述。”
    “这便是对事物第一反应下,认知的扁平化,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贴标签!”
    同学们恍然大悟!
    正是由于信息的碎片化。
    交流内容的信息非常少。
    所以,大家更喜欢简单的“贴标签”。
    正是由于这样“贴标签”的行为才导致了大家印象中的李景霖,并不是真正的李景霖。
    虽然,李景霖和他的粉丝们。
    在这方面,更趋向于一种友好的开玩笑的形式,无伤大雅。
    但如果类似的行为一旦是负面内容呢?
    那么很显然。
    就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
    “而若是想要反驳,哪怕这两个人的观点其实很近似,但只要出现了想要反驳的想法,有一点点的思维差异,那么,在碎片化的讨论环境中,在贴标签的惯性中,论点便会无限的倾向于你想反驳的观点的反面。”
    说到这里。
    李景霖双手一摊。
    “你总不能指望着网友们之间的对话会形成论文的逻辑与格式吧?!那就不用网聊了,彼此之间你一篇论文我一篇论文好了,谁被刊登算谁对。”
    “就这效率,还不如出去打一架呢,谁赢了听谁的。”
    “哈哈哈!”
    同学们顿时传来了一阵阵的欢笑。
    也不知道为何。
    在听到李景霖的这些解释后。
    同学们似乎都有所悟。
    毕竟,谁在网上没遇到过“喷子”呢?
    “哪怕从某个角度来说,其实你也挺赞同他的想法,只是有一点细微的差别,一点不同的意见,但在网络信息这大环境,碎片内容的沟通方式之上,仍然会很容易产生完全对立。”
    “是的,哪怕是近义词,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成为反义词。”
    说到这里。
    李景霖开始诉说的更加详细。
    网络上那些令人费解的魔幻事件,在这样的条理下一看,会发现.
    也没啥,其实必然。
    “这种情况下,越是想要表达自己,在彼此产生了不同意见的情况下,也越容易去否定对方,来证明自己的正确。”
    “而如果都是坚持己见还好,可一旦存在了被说服的人,觉得自己睁开视野的人,那么,在这种所谓【睁开视野】的优越感,以及皈依者狂热的作祟下,往往会更加极端的单极化。”
    “这也便是网络二极管的诞生。”
    李景霖微微一笑。
    说出的话,顿时让学生们陷入了深思。
    此时,教室中异常的寂静。
    “我们每个人都不喜欢二极管,但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无意识之间成为二极管。”
    “为什么我们会感觉,网上的人都是弱智,难以沟通呢?”
    “有人说是网络门槛低,有人说是教育发展低,但其实这只是片面的说法。”
    说到这里。
    李景霖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词。
    【信息茧房】
    【专业壁垒】
    “这便是网络上喷子由来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许多吵架的由来,而在汹涌的互联网信息浪潮之下,各位同学们,是很容易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被其中的一些言论所引导。”
    李景霖的表情严肃了许多。
    虽然,在场的各位只是学艺术的。
    对这些知识,了解不了解是无所谓的。
    但是!
    作为未来最容易影响娱乐文化产业的在座同学。
    这些看似不是本专业的东西,反而是更加重要的。
    因为,娱乐文化,影响的,是大众的思想。
    “人们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数据推送更是如此,所以,大家很容易陷入信息茧房,难以以更多的视角看待同一件问题。”
    “而专业壁垒,则更是冲突的主要来源。”
    “在当前,所有的人,都可以尽情的对各种专业展开讨论,所以,争执,鄙视链,乃至于等大家感觉十分愚蠢的说法,都会大行其道,这并不代表网友们是弱智,而是因为专业壁垒。”
    说到这里。
    李景霖笑呵呵的说着。
    “比方说,在讨论娱乐作品是否具备价值的情况下,各位是不是会觉得,很多粉丝们的说法十分魔幻呢?”
    不少同学们点了点头。
    有时候,学艺术的人,的确是有点理解不了,为什么一些人会对艺术的理解如此片面,片面到了丧失常识的地步。
    但这“专业壁垒”一词,仅仅是看一眼,似乎就明白了很多事。
    “就好像大家讨论历史,总会有理解分歧,那是因为,更多的人是对历史感兴趣,而并非钻研者,你总不能指望着一个学理工科的人,对历史深度问题,zz问题,都如数家珍吧。”
    “所以,很多时候,看似对方无脑,实则只是专业壁垒的原因。”
    “所以,老师,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有位同学忍不住开口问了起来。
    这件事,自从李景霖“讲歪了”以后,便一直萦绕在脑海。
    我就是一个学艺术的。
    明白这些又有啥用么?
    “当然有关系。”
    李景霖微微眯眼。
    “艺术,娱乐,这些东西,是最容易引导大众思维的东西,真想做一个对社会有正面的,积极意义的艺术行业从业者,首先,你就需要修身,正身。”
    “而这一切的基础,一定是要建立在你了解这些东西的前提之下,不随波逐流,不被愈发汹涌的网络信息所冲击,不去被一些夹带东西的人所影响。”
    “也不成为这集体降智浪潮中的一员。”
    “我宁可你们什么成果,什么作品都没有,也不愿看到你们有谁会在浪潮引导下,改变自己,最终成为一个50w。”
    此言一出。
    同学们顿时沉默了起来。
    而短暂的沉默后。
    学生们自发的鼓起掌,掌声中充满了对李景霖的尊敬。
    虽然年龄相差不多。
    但李景霖完全做到了“为人师表”而应该做到的一切。
    教育,从不仅仅只是专业课。
    李景霖笑了笑。
    艺术生,由于需要接触大量的西方艺术知识与内容。
    所以,有时候,往往会被夹带的东西所蛊惑,潜意识之中便受到影响。
    毕竟,西方在包装上是有一套的,喊出来的词光鲜亮丽,如果没到一定程度的辨识度的话,被影响是很正常的现象。
    网络上,这样的人更是不少。
    别人,不好说,但起码,李景霖觉得,不要让自己的学生,受到这样的影响。
    因此,李景霖才会着重去讲述这方面的东西。
    当然,这些内容,也就只能给大学生讲讲了,虽然大学生有点不多的思想,但起码算是有。
    在这个阶段做好引导,是十分重要的。
    “老师,你的意思就是,对任何信息,我们都要独立思考,是这个意思吗?”
    有同学举手问了起来。
    “是,也不是。”
    李景霖微微一笑。
    “独立思考,不是让你们一个人闷头思考。”
    “闷头思考的结果只有两个,一个是龙场悟道,一个是逆练马哲。”
    “但事实是,绝大部分的人,用这样的独立思考,只能让自己变的偏激,逆练功法自然走火入魔啊。”
    “哈哈哈!”
    学生们顿时又笑了出来。
    还多了不少的兴奋。
    好家伙嗷。
    霖哥你隐藏的是真深。
    谁能想得到,这么一位大学教授,居然也是通辽子民呢?
    “所以呢,真正的独立思考是什么呢?是站在【独立的角度】。”
    “任何事情的成因都是立体的,我们要追求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是自己思索,思考,反而是要积极讨论的,所谓独立,是指,人要站在事物不同的,独立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李景霖的目的很单纯。
    起码,自己的学生里,未来不要出现市面上的那种文盲且自以为很懂,到处卖弄的智障艺人。
    更别出50w!
    “无论你们如何进行思考,首先要做到的一点,便是”
    “记住你们是一个华夏人。”
    啪啪啪啪!
    同学们的掌声再起。
    李景霖点点头。
    自己说的一番话,是否影响学生,自己不知道。
    会不会有学生能够记住,李景霖也不知道。
    但有些话还是得说。
    如果说,一个普通人,成为了一个50w,那么,除了恶心人,其实是干不成什么事的。
    可一旦一个娱乐产业的从业者,一个文化艺术行业的从业者,陷入信息茧房,困于专业壁垒,对任何事都十分片面,却大言不惭的发表自己所谓“客观中立”的看法
    甚至成为了一个类似于50w的人
    这样的杀伤力,往往会十分巨大。
    在李景霖看来。
    在这方面的教育,甚至要远远大于专业教育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