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张家
作者:穿尽红丝   穿成贫家小可怜,我将全村带旺了最新章节     
    单是从入门的宅院布置,就知道张家内敛低调,不管是主子还是仆人,从上至下,谦逊有礼,家风严谨。
    张夫人原姓林,太祖是进士,几辈传承下来,虽说后辈中未有超越者,可她爹林老爷也是个举人,算起来也是书香门第。
    所以当初张家上门求娶时,就被赶了出来。
    「若是个秀才就算没有聘金,这人也是许配的,倘若只是商户,纵是千两金万两银也不好使。」
    张老爷年轻气盛,又曾目睹林氏的姿容,硬是停商入学两年,直接考了个秀才,将人娶到手。
    张家主支一脉是响当当的皇商,清水张家也是世代经商,稳稳控着衡州这一地带的茶行,自己手中便有好几个茶园,直接笼了大半个市场。
    在「文财兼具」的优渥条件下,林氏的长子便在去年乡试中拔得头筹,一时间名声大噪,搁在商文两界都受人尊重,所以上回在钱家院里,齐氏都是围着她的话讲。
    宋南絮回想上回青枝同自己说的八卦边角料,几人已经行至正屋。
    “夫人,宋姑娘来了。”为首丫鬟只是朝里回了一声。
    “快请进来。”
    丫鬟携着宋南絮进了屋子。
    屋内不似齐氏房中陈设奢华富丽,厅侧摆着两张一人多高的楠木架子,上头密密麻麻摆着书籍。
    底下挨着一张美人榻,上头还撂开几本诗书。
    墙壁上只挂着几幅字画,摆了几盆植景,别的摆件多以玉木为主。
    林氏穿着一身竹青常服,挽着袖子正坐在屋内的矮几前烹茶,见宋南絮来了,笑着招呼她落座。
    宋南絮见了礼,坐到丫鬟搬来的绣墩上。
    “扰了夫人雅兴了。”
    “什么雅兴不雅兴的,你来的正好,尝尝今年新出的茶。”
    林氏笑了声,命丫鬟另取了一个干净的茶盏,用茶镊从茶瓮中取了两撮茶,沸水冲泡盖上茶盖,身侧的丫鬟立刻给宋南絮奉上。
    “多谢夫人。”
    宋南絮笑着接过,揭开盖碗。
    只见茶芽似针,芽壮多毫,条真匀齐,白毫如羽在盏内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竖与杯底。
    汤黄澄高,香气清新,浅饮一口,口齿芳香。
    “如何?”
    “我只知道好喝,虽认的这金镶玉,却也不是很懂茶道,倒是对不起夫人的好茶了。”
    林氏被她的实诚逗笑,“你都知道是金镶玉了,还说不懂茶,可不是唬我呢?”
    她少见这般伶俐的丫头,对方偏又生的粉玉似得,哪能不喜欢,那日在钱家见了就觉得有趣,今儿看了更是喜欢。
    也不知一个庄户人家怎么养出这般水灵的丫头,不是说看不起庄户人家,只是劳作之家辛苦,有点银钱的自然是供着男丁念书,也没闲钱精养女儿。
    商户虽排在末流,可到底是富贵养人,什么好的吃的用的没见过,对方能单认出这些茶就很是不一般了。
    宋南絮将茶盏放下,笑道:“我也是偶然得了这好茶喝,别人说,我便悄悄记下,今儿正巧赶上您这卖弄了,这也不枉我费劲记下了。”
    一番话,逗得屋里的主仆笑个不停。
    “换人家藏着掖着也要说懂的,偏你还敢自己掏底给大伙瞧。”林氏说着起身,亲热的拉着宋南絮坐到厅里的楠木桌前,“不是说给我送阿胶糕的,拿来我瞧瞧。”
    捧着东西的丫鬟听了,忙将两个篮子搁到桌上。
    宋南絮打开其中一个篮子,端出三个巴掌大的带盖的竹筐,“夫人也没说要多少,我昨儿制了三斤,全给带来了,您要多少就取多少。”
    “你这倒是送的巧了。”
    林氏听了笑开,招手让自己贴身婢女过来说道:“自己留一盒,其余的给老太太和二夫人各送一盒。”
    丫鬟领命去了。
    林氏又指着桌上五彩绸带绑着的篮子,“这个是?”
    宋南絮笑盈盈道:“这是同揽月斋一齐制的端阳节礼盒,旁的还没售卖,这是头一盒,我便私心提了现送给您尝尝。”
    张老爷经商常年在外,林氏没别的爱好,平日除了养花品茶看书,余下的最喜在各色吃食上下功夫。
    听到是同揽月斋一齐制的,自己还是为首的一份,对宋南絮好感倍增,不等丫鬟动手,自己先起身笑道:“既这么说了,我非得亲自打开瞧瞧。”
    宋南絮见她如此高兴,就知道自己没送错。
    自从上回从青枝哪里得了不少的信息,今儿种种,自己都是有备而来的。
    张家既是茶商,自然喜欢同道之人,为此特意将近期新上的新茶买了些,拉着赵玉同自己讲解茶道。
    三斤阿胶糕也是她特意备的。
    张家一共两房,大房掌家,上头还有一个老太太,林氏必定不会厚此薄彼,各处都会送上一份。
    “这是你画的?”
    林氏从篮子中捏起一个鸭蛋惊叹。
    这蛋上各色已经很是稀奇,偏巧上头还有又画了岁寒四有,最后一只则画了一只牛角粽,还点了眼睛口鼻,瞧着憨态可掬。
    “只有这个是我画的,其余的事家里人画的。”宋南絮捏起那只带粽子的青色鸭蛋笑道。
    只有这种简笔画自己还能画上一二,其余的全都是托赵玉画的。
    “这么好的画工,我倒是只舍得摆着看,不舍得吃了。”林氏喃喃,越看越喜欢,让丫鬟去了个瘦长的漆盘,将咸鸭蛋挨个摆好,端到窗下的长案几摆着。
    又见篮子里摆着一张花笺,字迹清隽,风骨傲人,却是书写篮子内各色丝线对应什么口味的粽子,以及腊肉、腊肠豆干的吃法,右下角依旧留着一对有脸的小粽子。
    看的林氏又惊又笑,“你还识字?”
    “我识字,可这是我家人写得。”宋南絮浅笑摇头。
    林氏心中更喜,能识字便已经强了大半女子了,看这手里的笔墨,便知这书写之人定是不俗。
    没想到她家里人也识字读书,笔力如此好。
    这样的人家怪不得能将孩子教养的如此好,林氏笑的温和,又同宋南絮说了几回话。
    看着丫鬟进来要摆饭了,宋南絮便起身告辞。
    “不如留下一起用些?”林氏舍不得放人。
    “多谢夫人好意了,只是家里人还在外头候着呢!”宋南絮笑着解释。
    林氏听还有人等着,也不好强留,“那你等我会。”说着转身进了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