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大战前夕
作者:无良神棍   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最新章节     
    文德殿。
    宋徽宗一如既往的上早朝,非常无聊的听着群臣汇报各种事宜。
    之前,他最愁的就是梁山之事。
    自从封了王伦为秦王后,梁山之事算是暂时解决了,至于三方贼寇也由王伦去平定,一下子感觉轻松了许多。
    他忽然间发现,这个决定真是太明智了,一个王位就解决了眼下的所有问题。
    这么一想,他心里舒服多了。
    “有本上奏,无本退朝。”
    梁师成大喊。
    话音刚落,一名身穿紫红长袍的年轻男子走进大殿,正是王伦。
    “ 咦?他怎么来了。”
    “对啊,他不是要出征吗?”
    众人一看竟然是他,顿时交头接耳起来。
    宋徽宗也皱起眉头,有点不悦的问道:“秦王,你不准备出征,来这里做什么?”
    王伦拱手行礼,缓缓说道:“官家一道圣旨,就让我去平定叛乱,就算不给兵,也得给点钱粮吧?我总不能光着膀子去打仗吧?”
    “最近边关不太平,实在是抽不出兵马给你,幸好秦王有十万大军,至于钱粮,自然会拨给你。”
    宋徽宗看向蔡京,吩咐道:“太师,此事便由爱卿处理。”
    “遵旨。”
    蔡京眼皮子一抖,连忙应声,心里暗骂,又是一个出力不讨好得罪人的差事。
    “如此就有劳太师了。”
    王伦拱手,说了句场面话,随即袍袖一甩,扫了眼群臣,喝道:“今日,本王丑话说在前面,我军将士在外厮杀,谁若敢在后面给本王使绊子,不管他是谁,杀无赦。”
    说话间,视线故意在蔡京、高俅等人身上略微停顿。
    众人脸色微变。
    蔡京脸色变幻,旋即干笑两声:“秦王说笑了。”
    高俅眼中闪过阴狠之色,皮笑肉不笑的也表态:“秦王放心去,谁要是敢使绊子,不用王爷出手,本官第一个不放过他。”
    “既然太师和太尉都发话了,本王放心了。”
    王伦笑了。
    宋徽宗抬手揉揉太阳穴,一看到王伦就头疼,耐着性子说道:“秦王,形势紧迫,准备好了就赶紧出征吧,寡人预祝你早日凯旋而归。”
    “只要物资到位,我即刻出征。”
    王伦拱拱手,拂袖离去。
    待他走出大殿,宋徽宗催促蔡京:“太师,马上给他调配粮草,但凡有所求,只要不很过分就尽量满足他,赶紧把这瘟神打发走,寡人看到他就头疼。”
    “老臣这就去办。”
    蔡京对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挥了下手,三人快步离去。
    高俅目光闪烁。
    尽管梁山早已易主,但他对梁山还是一丁点好感都没有,确切说是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他做梦都想剿灭梁山。
    如今非但没有除掉,反而还成了气候,这让他非常窝火。
    此次出征平叛,让他看到了机会,心中萌生一个念头,或许可以在这上面做做文章。
    外界。
    秦王出征平叛的消息,很快就传的沸沸扬扬。
    入夜。
    秦王府灯火通明,一队队士兵来回巡逻。
    议事厅中,王伦端坐在王位上,卢俊义、吴用等人分坐两边。
    “王爷,皇帝让咱们去打仗,一个兵都不给,这是想白嫖啊!”
    鲁智深眉毛一横,不满的嘟囔。
    他们刚赶到京都就听到这个消息,气的不得了。
    吴用轻摇鹅毛扇,笑道:“将军莫急,这一切都在王爷的掌控之中。”
    王伦微微一笑:“皇帝被迫封我为王,本就憋了一肚子火,又怎会给咱们一兵一卒,况且他目的就是要借刀杀人,想要坐收渔翁之利。”
    “狗皇帝净想好事。”
    秦明冷哼,旋即抱拳说道:“依末将之见,索性直接率兵灭了宋廷。”
    “打仗靠什么?人力,财力,缺一不可,虽然咱们产业众多,但想养活十万大军也有点捉襟见肘,我们的对手不仅有宋廷,还有另外三方反贼,更有外敌虎视眈眈,一旦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将一发不可收拾。”
    说到这里,王伦笑了起来:“若能扩展地盘,还有人给提供战略物资,何乐而不为。”
    鲁智深猛的拍大腿,大笑道:“洒家明白了,原来这一切都在王爷算计中,咱们这是拿着宋廷的银子去打地盘,等灭了三方势力,最后再收拾宋廷。”
    一直沉默不语的呼延灼说道:“可要是咱们打下的城池,最后被宋廷的人占下,岂不是白忙活。”
    自从降了梁山,呼延灼低调了许多。
    主要是没什么功劳,自然也没什么军权,俗话说得好,人微言轻,所以他很少发表关于自己的观点。
    尽管众人对他都很好,但多少也有点尴尬。
    吴用缓缓说道:“关于此事,我已和王爷商议,我方人才济济,不说你们这些大将,就算是那些统领也都是佼佼者,每打下一座城便安排两名统领坐镇,就声称防止敌军卷土从来,就算是皇帝也说不出什么。”
    王伦摆手,说道:“此事暂且不议,局势瞬息万变,到时见机行事,此次出征,抛开留守梁山、独龙冈及其三州之地的人马,最多只能出动两万人马,宋廷不得不防。”
    “王爷,两万人马恐怕有点少,据我所知,那三方势力,任何一方都有十几万人马,人数差距太大了。”
    卢俊义皱眉。
    王伦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而是看向秦明和鲁智深,问道:“秦将军,鲁将军,你们跟我最早,还记得咱们刚开始时多少人马吗?”
    鲁智深叹道:“当初在二龙山上,也不过四五百人而已。”
    “属下追随王爷时,三山一统,能战之人也不过数千人。”
    秦明回忆。
    当时,他只是出于感恩,又迫于形势窘迫,无处可去,无奈追随王伦,做梦都没想到能发展到如今这一步。
    真是时也命也。
    每每回想当初的决定,都不由暗自庆幸。
    “大师兄,听到了吧,就是我们这区区几百人,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十万之众,如今我们兵多将广,人才济济,武器先进,两万精兵平叛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