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食官女子愠怒非常
作者:流局   大唐之盛世大柱国最新章节     
    李世民携齐遂良返回太极宫,径直步入立政殿,这里是与长孙皇后的居所。
    “皇后食欲如何?”
    自从赵国太夫人与太上皇接连去世后,长孙皇后便身患重疾,药物难愈,食欲亦日渐萎靡,殿门前侍候的宦官宫女听到此言,也只能吞吞吐吐回应。
    李世民轻轻一叹,来到寝宫门前,深吸一口气,换上温和笑容,迈步走进内室。
    尽管长孙皇后已年届三十六岁,且长期卧病,但她昔日倾国倾城的绝美容颜依然无法完全遮掩。
    “二哥来了,臣妾……”正侧卧休息的皇后欲起身迎接,却被李世民柔声劝住并小心扶起。
    “今日病情可有好转?”
    “臣妾已好多了……二哥不必过于忧虑……”
    李世民看着她强作欢颜,心中更是怜惜,却又不愿触及这个话题,于是示意齐遂良将凉拌面皮呈上。
    “今日朕微服出行,偶遇一名机灵少年,带来一样新鲜事物给爱妃品尝。”
    “难得二哥时刻挂念着臣妾,有好东西总会想起臣妾……”长孙皇后虽毫无食欲,却不愿败兴,本打算勉强尝一口,谁知一闻到那独特的陈醋香气,已然口舌生津。
    “这是什么佳肴?”
    “这是凉皮,先请试尝。”
    长孙皇后原只想浅尝一口,却不自觉地越吃越多,转瞬之间,竟将整盘凉皮吃得精光。
    李世民见此情景,内心欣喜不已,询问道:“是否食欲有所恢复了?”
    长孙皇后羞涩一笑:“吃了这个,竟真的有些想吃点油腻的食物了……”
    李世民满心欢喜:“快把御膳全部端来!”
    长孙皇后含笑追问:“倒是好奇,究竟是何人创制出如此精致的小吃……”
    李世民哈哈一笑:“说起此人倒是有意思,乃是朕堂兄河间郡王李孝恭的庶出之子何乐为。”
    “河间王的庶子?”长孙皇后的探知欲望被点燃,李世民也饶有兴趣地讲述了事情经过。
    二人就这样边谈边吃,长孙皇后竟不知不觉地吃完了一大碗米饭,平日里只稍动几筷的菜肴,这次也品尝了不少,甚至还在无意间打了个饱嗝,显得有些“失礼”。
    李世民满脸喜悦,赞许道:“何乐为 这年轻人确实有些手段,正是他做的这碗凉皮,让我那观音般的妻子恢复了食欲,我要大大奖赏他!”即便是平日不轻易使用的“朕”字,此刻也被他用上,足见其内心的欢愉。
    “齐遂良,你即刻下令,将何乐为 请进宫中,以后就让他专门为皇后制作这款能提振食欲的凉皮。”李世民下达命令。
    齐遂良未曾预料李世民竟要召何乐为 入宫,于是及时谏言:“圣上,何乐为 曾提及,这凉皮不宜过量食用,恐有腹痛之虞,皇后体质虚弱,恐怕承受不住频繁食用……”
    李世民轻轻拍了拍额头,忆起此事:“我险些疏忽了,不过那小子手艺颇多,想必还能做出其他的美食。”
    长孙皇后智慧超群,被李世民赞誉为“佳偶”“良佐”,日常辅佐纠正夫君的失误,庇护魏征等忠直大臣,胸襟开阔,堪称母仪天下的典范国母。
    她立刻领会了齐遂良的深意,向李世民陈述:“夫君,既然河间王并未认何乐为 为亲子,其中必有其难言之隐。若夫君执意将其召入宫中,他的身世必将暴露无遗,届时河间王又该如何面对呢?”
    李世民听后醒悟:“皇后所虑极是,那就派他人去取他做的食物回宫吧。”
    然而长孙皇后仍坚持己见:“圣上此次是以微服出行,若让何乐为 知晓圣上的真实身份,他可能会因顾虑过多而影响厨艺发挥,此事还是交由妾身安排妥当。”
    李世民面露羞愧笑容,点头应允:“一切就按皇后之意办理。”
    长孙皇后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向身边的一位女官发出指令:“红药,这项任务就交给你了。”
    被称为红药的女官欣然接下命令,继续侍奉帝后直至深夜,才回到自己的住处。
    陆红药解下束腰带,腹部微微隆起,一天紧绷的身体逐渐松弛下来,但她脸上的神情并未随之舒展。
    她拿起桌上的茶杯饮了一口凉茶,却不料茶叶渣苦涩难忍,陆红药愈发烦躁,愤然将茶杯摔落在地。
    “不过是个见不得人的私生子,怎能得到皇后娘娘的青睐!”
    “我陆红药身为尚食局统领,多年来一直侍奉皇后娘娘,怎能容忍何乐为 这等低贱之辈抢尽风头!”
    陆红药面目扭曲,思索片刻,又看向桌上留存的那碗凉皮汤汁。
    她如同品味新酿般,轻轻啜饮一口,灵敏的舌尖开始细细品味汤汁的滋味。
    “满是葱蒜荤腥的刺激之物,皇后娘娘如何能够承受,不知这个家伙从何处习得这乡野偏方,明日定要好好对付你!”
    此时,正在店铺里忙碌准备食材的何乐为 ,突然毫无缘由地打了个喷嚏。
    显然,齐遂良与那位贵宾提及了我们店的独特佳肴,为此,我须得尽早筹备妥当……”
    何乐为稍作思索,随即携同小菲菲迈步出门。
    大唐实施严格的夜禁制度,每当夜幕降临,长安城内一百零八坊的坊门皆会紧闭,严禁百姓私自出行,然而坊内的夜间生活却依旧热闹非凡。
    何乐为与小菲菲迅速抵达常乐坊十字街头左侧的一家茶馆,那是一家颇具特色的经纪馆。
    这家经纪馆蕴含独特韵味。
    大唐物阜民丰,国家强盛,因此商贸活动尤为活跃,各大酒楼不仅接纳食客,也欣然接受各类推广者入驻。诸如那些从事温酒陪伴、增添饮酒乐趣的酒姬,不一定由酒楼直接雇用,也可来自“外包团队”;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也能走进酒楼,展示推销各自的产品。
    犹如我们在火锅店享用火锅时,其他店铺的销售人员可以进来推荐奶茶,零食商贩也可以进来推销零嘴,甚至允许携带外来食品;而那些流动演艺人员亦可前来为有需求的顾客提供娱乐服务。这已然形成了一种大唐独有的商业模式,商家不仅不排斥这些专业人士,反而十分欢迎他们,因为他们能为店铺带来旺盛的人气。
    经纪馆便是这些专业人士“下班”后的社交聚集地,他们在此交流分享信息,例如当下市场上什么商品热销,消费者喜好何种商品及服务等。
    各类商家也会光顾经纪馆,向这些专业人士推介自家产品,寻求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一旦得到这些专业人士的认可,其产品就能在短短一日间,在长安城内名声大噪,成为备受人们追捧的新宠。
    简而言之,这些专业人士堪称大唐时代的带货达人。
    何乐为正是瞄准这一目标而来。